这几年,跟随送文化下乡的大部队走了不少乡村,每到一处,当地老百姓都会说“像过年一样热闹”。
送来文化,大伙确实高兴;但送完之后呢?他们还会“像过年一样热闹”吗?有群众直接说,热闹了一阵子,走后又是原样子。从大家里三层外三层看演出、抢书籍的场景看,农民朋友需要文化滋养,同时也说明农村文化资源非常匮乏。
很多地区在谈到如何服务基层、送文化下乡时,张口就是举办了几次大型活动,节日期间文体活动精彩纷呈等,好像只有在节日里送文化才能“影响大”。殊不知,现在农村缺少的恰恰是自发的、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因为即便见到了省城的大腕名角儿,听到了和磁带里一样的歌声,农民朋友依然觉得隔着一层。
或许,只有主角儿是身边的庄稼汉子,吼着自己熟悉的乡音,农民朋友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激情。
当“送”文化变成“种”文化后,这种愿望有可能变成现实。“种”文化,简单的理解是,农民像种庄稼一样,把文化的“种子”,植入田间地头,普遍、经常性地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体育活动,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种”文化,仅凭农民朋友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专业部门长期地、不间断地引导、培训、指导,需要社会各界的扶助,这个过程可能坎坷、漫长,但只要打理好土壤,结出的果子是雅是俗,老百姓自个乐了就行。
时下,甘肃正在举全省之力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向基层“送”文化需要,在基层“种”文化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