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范文:文化兰州建设之我见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范文 时间/2013-08-12 10:08:1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文化永远存在于人的生活之中,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受益者。要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梦想,首先要建好家园,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最先享受到成果,以便树立起良好的文化自尊与自信。

摄影 张建平

国务院正式批准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来说,不仅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全国人民对两千多万甘肃人民的信赖。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如何从浩繁的历史文化中解读文明传承创新的文化基因,使其成为我们家园的精神灵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仅考验我们的热情,更多地考验我们的智慧与耐力。完成这一使命,需要我们潜下心来,挖掘整理历史遗存,理清文化思路,怀着对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责任心来完成。当我们开始行动的时候,我认为有必要对我们的文化脉络加以理清与进一步的认知。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发祥地。因为历史的原因,甘肃的历史文化在华夏文明组成部分中的文化表征很明显。有以农耕文明为核心内涵的黄河文化,有以多民族共融而共生的民俗文化,有以丝绸之路为发端而催生的以佛教为主体的丝绸之路文化。这三种文化历经千年的包容融通,已经成为华夏民族的骨骼主体,令我们常常引以为荣。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文化像血液一样流通在我们的肌体之内,渗透到细胞之中,可当我们需要解读时却显得形影发散,难以捉摸。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任何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是当代人用当代的文化理念去重塑和评判历史。甘肃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许多人欢欣鼓舞,提出了许多创意新颖的方案与振奋人心的口号,并以产业化的思维模式,进行文化区域性的划分与策划。对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历史对我们的考验,不可能单凭一腔热情与鼓舞人心的口号就能完成,也不可能几台戏与几场文化盛会就能诠释其意。我们在评判和重塑历史文化的时候,要严防我们的作为成为后人评判的谬误。为此,我认为,以下几个文化理念需要理清。

华夏文明史被认同为五千年,是学者们根据文化认同的标准考证的,不是随意性的定论。如今有人说甘肃有“八千年”的文明史,理论根据是大地湾出土的几件文物。看起是文化自尊,其实是文化虚无主义在个体身上的反映。人类对文明史的认同,是以人类有了社会分工,有了法律,有了阶级,有了社会体系的形成,换言之,有了初步的“国家形态”为起始点的。在此以前的任何文明都是文明的萌芽,进入不到文明史的序列。华夏文明五千年,是史学家根据考古推断,大约从黄帝时代开始。那时中原大地上有三大部落,东边的黄帝,西边的炎帝,南边的蚩尤。黄帝跟炎帝部落发生战争,炎帝战败后与黄帝结成联盟,又打败了蚩尤,形成了一统。长江以北称之为华,长江以南称之为夏。我们为什么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因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如果把文明萌芽算作文明史,那么,北京猿人距今180万年,云南元谋猿人距今170多万年,他们也能制造一些简单工具,也留下了一些文明符号,我们的文明史到底应该从何谈起?

我看过许多份关于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创意方案,不仅有详尽的论证,同时还在甘肃地图上用虚线标出了文化区域。应该说创意前卫,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令人振奋。细细品读,绝大多数流于“型式设计”的思维模式,用于鼓舞人心不失为范本,用于操作则缺乏抓手。

以我拙见,关于文化的传承创新,有两种思维模式可供选择。一种为“型式设计”,也就是先设计框架。我看到的论文方案多属此类。另一种为“内容设计”,内容决定形式。就如同盖博物馆,前者只考虑盖什么样的、多大的面积,如何从外观上展示创意。至于盖成后里面有没有那么多的文物充实,或者能不能放置手头的文物,外观与内容是否充实统一,不去过多的考虑。后者则是先理清手头的文物,哪些需要放置?哪些不需要放置?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内涵?然后根据文化属性来确定盖什么风格、多大面积的博物馆。我个人倾向于选择后者。先认真挖掘文化资源,摸清家底,然后再确定开发建设的模式。不然,我们很可能会沉湎在“历史悠久”,“文物大省”的高谈阔论中而坐失机遇。

具体一下我们的话题。还是从我们生活的城市兰州说起吧。兰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母亲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无可厚非,兰州的历史是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是浑厚的。但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大多在书籍与传说中,而且体量式微。承载文化的实物留存,绝大多数已被历史尘封,而且文化内涵薄弱,缺乏张力,承载乏力。这是我们面临的不利因素。凡事有弊必有利,就看我们如何找准切入点。一张白纸,好写最好的文章,好画最美的图画。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百里黄河风情线历经多年建设,绿树成荫,鲜花簇拥,已成为兰州大众文化的标志,也成了兰州人的骄傲。但单凭与江南可以媲美的美化绿化就能提升城市的“精气神”么?西湖山水甲天下!难道仅仅因为山水美吗?不!是文化之美!祖国大地上像西湖那样的山水何其多!难道仅仅是“长在深闺人未识”吗?不!是文化乏力。西湖有白居易主政修建的白堤,有苏轼主政修建的苏堤,有雷峰塔的传说,有岳飞和于谦的墓。“为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得重西湖。”西湖用它的山水,凝结了人文,书写了历史,成就了民族感情。当历史把机遇赐给百里黄河风情线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坐失良机。关于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建设,我有如下之拙见。

建议提升百里黄河风情线的文化品位,形成明显的文化标志,使其成为整个城市的“精气神”。目前百里黄河风情线从东到西已经有霍去病西征雕塑,水车博览园,黄河母亲雕塑,龙源公园,生命之源雕塑,人文始祖园等。应该说这些文化景观为兰州增色不少。但部分景观文化背景过于抽象,甚至空洞无物,与兰州的历史人文脱节,是大历史状态下的大的文化意境,与兰州的人文情感有“脱节”之嫌。通俗一点说,不接“地气”,不足以,也不可能形成兰州的“精气神”。

建议继霍去病西征的雕塑之后,在金城关遗址上方、碑林下方的山头上,建一尊“大禹治水”的雕塑。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站在身后的大山上,把华夏分为九州,九州台因此而得名。之所以选在那里,一则文化上接地气,二则从南北滨河路东西方向看都很醒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由此可以画龙点睛,全方位提升白塔山、碑林、金城关文化博览园的文化品位。

建议在七里河区与西固区之间的临河地段,建一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发建设兰州时工人阶级的雕塑。请不要忘记,那个年代,全国各地支援大西北建设,热血青年自告奋勇,那是一种永远不会泯灭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兰州也因此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重地,为共和国培养了无数人才。共和国不应忘记,兰州人更不应忘记。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就是他们的子孙。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在雕塑周围立石,铭刻下当年迁兰工商厂矿的名字和工人的名字,从哪里来,谁带的头……那段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似乎不是历史,但它毕竟会成为历史。铭记历史,我们不应该“灯下黑”。

建议把百里风情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在建设完善以上能带来精气神的大文化景观的同时,在其他地段,星罗棋布地安置小品小景。我在文化局工作期间,曾参与或主持编写过《兰州历史文化丛书》、《甘肃名人志》、《青城史话》等书籍。如果能把书中的部分史话凝练成实物载体,以艺术的手法再现,定能形成地方文化特色。兰州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故事,诸如太平鼓、傩面舞、灯符舞,等等,很容易凝练成精美的艺术形体。把这些文化以艺术手法再现在风情线上,与标志性的雕塑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便能全方位地展示兰州的文化多样性,更能全方位地提升城市的精、气、神。

“天下美景楼台收”。建议在排洪沟入黄河处,在不影响行洪的条件下,恢复兰州历史上有名字的楼台书院。兰州的排洪沟大多为干涸的河沟,垃圾积聚,污水横流,多沦为“不雅”之地。在此建楼台书院,一则收山水美景,二则激发市民爱心,提升生活素质,净化环境。

文化永远存在于人的生活之中,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受益者。要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梦想,首先要建好家园,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最先享受到成果,以便树立起良好的文化自尊与自信。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