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让民间个人和私营企业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中迸发活力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3-08-13 16:13:0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传承的应该是老祖先的精神,创新的应该是老祖先的智慧,而不是单单搞拟古运动。要点是把握实质,解决好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近日,围绕民营企业参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热点话题,甘肃天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庆、甘肃常安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常贵、未来四方集团董事长瞿金叶、甘肃武酒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淑刚应新华网记者约请,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建议。其中的一些观点建议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微观构造和整体机能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常贵: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传承的应该是老祖先的精神,创新的应该是老祖先的智慧,而不是单单搞拟古运动。要点是把握实质,解决好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瞿金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已经有了明确的总体规划。规划明确了,具体项目可以由政府拿,也可以由企业和社会团体报。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做好宏观规划,做好公益性的基础项目,而涉及产业开发和商业运作的项目最好交给社会,交给企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不仅需要建设,还需要经年累月的经营,在具体项目的微观建设层面和经营层面,企业家的盘算和着眼点要更周全一些,更务实一些,更长远一些。

冯淑刚:武威是丝路文化、五凉文化和西夏文化的交集之地,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应该大有作为。武酒集团已经初步拿出了西夏古镇的概念设计方案。我们的想法,支撑这个古镇的基础产业单元是承续西夏酒脉的酿造工厂和仿西夏风格的陶瓷厂,按照西夏文化的风格把种植、养殖、餐饮、演艺、会所、购物、游乐等整体装进来,最终做成一个“生态基础牢固、文化要素凸显、产业协同发展、效益互补倍增”的市镇综合体。从实业的角度分析,规划建设古城古镇,如果缺乏产业支撑,则势必沦落为门庭冷落的假古城;但是产业真正做起来了,那仿古就仿得有价值,有意义,有前景。

韩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盘子很大,除了公益性质的项目,其它项目绝大多数都是要考虑投资回报和经营收益的。我个人认为,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目前还不强,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培育的过程,比较现实可行的策略是把文化项目和旅游、房地产、城镇化等主体产业结合起来,就是说把文化项目放进其它主体产业规划成熟的项目里面,既提升这些项目的概念价值和系统品质,也依托这些项目构建的实体资源来涵养文化,经营文化。

冯淑刚:武酒集团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嫁接丝路文化、西夏文化和五凉文化,不是为了赶时髦。丝路文化、西夏文化、五凉文化赋予酒独特的价值。武酒集团已经在企业内部成立了西夏文化研究所,承办了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新近推出的以西夏瓷为包装元素的坛藏系列酒也大受市场欢迎。武酒集团嫁接西夏文化的实践表明,企业可以担当文化建设的主力,而文化同样会促进企业发展,这种结合使得文化传承有了产业支撑,也使得产业升级有了文化引领,因而可以视为是一种最佳的文化建设模式和产业提升模式;在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建设中,政府如果能把武酒集团作为传承创新西夏文化和五凉文化的事业主体,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那么我们就能以建设西夏古镇为契机,通过流程再造和要素重组,把酿造主业提升到国内一流的规模和水平,使得武威发展液体经济真正有一个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并通过种植、养殖、餐饮、演艺、会所、购物、游乐等关联项目的建设,带动武威市旅游产业、服务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提升。

瞿金叶:彩陶是见证中国文明起源最重要的文化遗存,也是黄河文化的核心象征。甘肃彩陶的存量保守估计应在3万件以上,其中公立博物馆馆藏量在一万件以上,民间收藏则不少于2万件。如果能把公立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的彩陶整合在一起,做一个世界顶尖的彩陶博物馆,再围绕博物馆规划一个彩陶实景公园,那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就有了真正的灵魂,兰州旅游也就有了真正的去处。但是,现在民间收藏家的彩陶都死死攥在手里,究其原因,不是收藏家不愿意把东西拿出来,而是他们对和政府合作的前景缺乏信心:担心藏品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或者被随意处置,担心运营不善得不到应有的收益……

因此,政府要首先想清楚怎么让收藏家乐意拿出来,怎么回馈收藏家合理的利益。

常贵:要对民营企业参与华夏文明创新区建设给个积极支持的态度,政府对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上的付出要认账,要买账;其次,政府要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生态补偿等多种政策手段给予民营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因为亏本的事情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也是做不下去的。让民间力量迸发出来参与华夏文明创新区建设,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激励机制,要避免政府部门忙忙碌碌上演“招商秀”,而民间资本因为理念、机制、壁垒等种种原因形成了事实上的脱节,最终导致整体局面冷冷清清,难以为继。

冯淑刚:武威发展液体经济的优势,一方面是酒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就是酒文化优势。因此,把液体经济作为首位产业来抓和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其实是同向的;把两者统筹起来谋划,在产业资源的配置上就是最合理、最协调、最高效的,在发展机制上也是最顺畅、最有活力的。而在这个结合点上,只有企业能起到衔接、整合和推动的主体作用。但是企业自身的资源很有限,希望政府能把我们装进大盘子,希望政府能解决企业大发展的准入门槛和基本要素,呵护企业做事的热情,激励企业做事的抱负。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