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到上海书展开幕的消息,虽然申城的气温仍然高达36℃以上,但无数的男女老少齐聚上海展览中心,形成一道靓亮而别具人文价值的城市风景线。由此联想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笔者以为,一个城市的文明需要靠多种渠道和办法去提升,而读书永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催化剂。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书是一个标识,镌刻着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一个与书为友的人,他的思想、气质和才情自然迸发,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许多与书为友的人,他们的思想、气质和才情聚合升华,自然会为城市增添精神文明的亮色。对于读书的好处和社会效应,使用怎样的字眼或采取怎样的表达都不为过,即便是在今天非纸媒体爆发式增长的今天,书香之于人、之于一座城市,仍然醇香厚重。
读书,成年人要向年轻人做出表率,尤其是家长要为孩子做出表率。我在不同的场合遇到过这样的事,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严之又严,要求怎样复习、怎样多做习题、怎样挑灯夜战,而家长却从来不沾书的边。所以我说,从我们每一位家长做起,潜移默化地做读书的榜样,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看似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实则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大事。愿为人父母的朋友们,经常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读一阵书,给孩子挑几本书,与孩子谈谈读书,这是一个滋养孩子心灵的过程,也是一个助推城市文明的过程。
学校更是读书的场所,也是传播文明的主阵地。我看到过一些实施素质教育比较好的学校,把读书融入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环节,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既补充了学业,也享受了书香,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搞得很好。而也有一些学校,一股脑儿抓课业、抓升学,丝毫不给学生读课外书的时间。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未来成长生存的角度来讲,学校应坚持素质教育的主线,在课业安排上更加科学合理一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认真扎实,也尽可能多读一些课外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也是城市文明的创建者。
读书还需要社会大氛围的影响和渗透。这方面,政府、图书馆、出版社、媒体、作家、社区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城市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展或读书节之类的综合性平台,以放大地域文化优势,打造读书品牌活动,搭建共同阅读之所,让书香成为城市文明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