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第二届中国电影编剧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上海电影家学会副主席、上海电影集团艺委会副主任、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院长汪天云以“话题的剑锋和文学的后盾“为题,发表了演讲。
上海电影家学会副主席汪天云
当今时代是个多元、多极、常变、常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电影的发展令人惊叹。汪天云认为,现在的电影具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首先,现在的电影所参照是在国际语境下,世界范围内的电影。汪天云表示,中国电影必须要走出去,在这个使命的召唤下,中国电影文学编剧的使命变得更加光荣和艰巨。如今,中国的观影形式正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体验式到了情绪式,而且这种转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时代》和《同桌的你》。汪天云认为票房是电影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尺,如果电影编剧不关注票房,这个电影编剧是残缺的;同时,他也认为电影必须坚守文学的后盾底线,而且这个底线不能崩溃。
第二,汪天云认为人文素养作为一种艺术标签的传统正在过渡到工业科技奇观作为标签的一种时代。这种转变从《阿凡达》开始,让中国兴起了观影的新风潮——五年时间里,中国80%的影院从二维进入到3D时代。工业科技对电影编剧来说是一个新命题,编剧们必须要学习这个命题。
第三,电影从传统的共同经历的感受,过渡到个人隐秘的感受。汪天云表示,这个特点从《北京遇上西雅图》和《西藏的天空》两部影片上充分体现。
第四,电影纯粹的审美鉴赏性发生了转变。汪天云认为,电影作为一种礼仪,作为一种全产业链的工业化生产的产物,它必须要有礼仪化的特征。他同时认为,如今的收视习惯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和打劫,其中马云、马化腾等人的做法就是一种打劫行为。但汪天云同时承认,这种打劫行也是对中国电影业态的发展是一种促进。
第五,中国电影已从原来的理想主义的迷雾,过渡到了网络碎片的境地。汪天云表示,理想主义的破碎和现实主义碎片的重聚,是电影当中出现的一个很深刻的,一个很具体的,也是一个很系列的问题。这可以从《1942》的失利,到《泰囧》意外惊喜,再到王长田现在一直坚持课题领先、话题领先的理念等等现象去探究。汪天云表示,文学编剧的创作剑锋之处是话题,这个话题要引起共鸣,要有广泛的社会性。这个话题可能是一种形态,可能是一种情感,也可能是社会的共同感受。因此,这种碎片化的东西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汪天云认为,现在网络上的很多内容如果拍摄成电影,就不可避免的带有碎片化的痕迹,而这种痕迹将以《鬼吹灯》、《盗墓笔记》等作品为典型。这种类型的网络作品已经开始形成,其成因恐怕与年轻的编剧、导演、电影从业人员有密切的关系。
第六,中国电影从传统的民族语境向国际的人类语境转化。汪天云认为,中国电影作品最大的瓶颈就是“跨不出去”。他认为美国电影有三大特点:第一,具有出类拔萃、超脱常凡的审美,例如《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二,拥有惊人的想象力,例如《盗梦空间》等;第三,拥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例如《功夫熊猫》告诉大家,人人都能成为英雄。汪天云认为那些发牢骚说“功夫是我们的,熊猫是我们的,为什么《功夫熊猫》是美国人的”的人非常没有出息,因为这些人没有去研究其中的深意。
汪天云最后表示,文学是保护中国电影胜利前进的根本力量。他希望编剧们既要有话题的锋芒之处,也要有文学的传统的坚实后盾,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中国电影继续繁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