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走向海外并购重组的文化企业越来越多,海外并购潮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实现产业化运作的需要,解决品牌、产业链资源配置,技术发展过慢、进入对方市场等问题。跨国兼并,文化企业遇到的风险要大得多。除了对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整体评估风险、政治法律风险、资源整合风险、资金流动风险外,还有较为突出的文化兼容风险。
品牌价值和可转资产是关键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不景气,虽然一方面出现有利于文化消费的“口红”效应,却在另一方面出现大量品牌企业难以维系甚至破产倒闭。仅在电影圈,米高梅的倒闭、卢卡斯的拍卖、数字王国和R&H海外并购,都形成一片萧条景象。文化企业是“活着”的企业,对其整体评估要特别慎重,不能为“抄底”盲目替其负债买单,而应挖掘有价值的可转移资产,估算其品牌价值来做综合核算。
利用政策逐利的后果
文化企业跨国兼并应避免不必要的政治法律风险。并购方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跨国并购法律体系,对跨国并购的审批程序、外汇进入、资金融通、税收政策等“国际规则”做好准备。
有些企业往往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和政治口号来进行跨国兼并,不认真对待风险,向国家伸手要补偿,产生对国家扶持的依赖性。政府的资金是全民所有,不能为企业承担风险。
文化差异的“拦路虎”
当重组企业需要保持一定跨国空间分布和本地雇员时,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人是最复杂的问题,又是文化企业不可回避也无法找到简单解决方案的难题。并不是拥有经济实力就一定能够成功“走出去”,只有利用雄厚的资本善于发挥国际人才的作用,才能把握机遇,出奇制胜。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