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流浪者,既不是大地,也不是城市
——从《荒原问道》里读出来的三个关键词
刚杰•索木东
大地
我们脚下的大地,她有多丰厚,就有多贫瘠。她有多温暖,她就有多冷峻。她有多慈爱,她就有多尖酸。她有多高贵,她就有多粗鄙。她有多博大,她就有多狭隘。
她不是大地,她是母性,她是我们体内流淌的血脉。
我们无数次的热爱,又无数次的摒弃。我们想逃离,但最终还是跌倒在她五味杂陈的怀中。——她,其实就是我们生之于斯、长之于斯的母性大地,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活常态和宿命。
天空
好问先生的天空,是能让自己不再躲藏和隐瞒、活回自己的真实天空。
我的天空,是一个农家子弟,逃离农村的粗鄙和传统的束缚的灵魂飞翔的天空。
我爱的黄老师的天空,是一个自由飞翔、安静地安放爱情和甜美的天空。
但是,天空里的每一丝风吹过,大地上都会产生烟尘。行走在大地上的人不能避免,行走在大地上的狼群不能避免。甚至,深埋地下的历史也不能避免。
所以,天空注定是巨大而苍白的。天空注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天空于我们,只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梦。
过分靠近天空的人,只能从大地上消失。
信仰
在如何解决大地和天空的问题时,聪明的人类,在冥冥之中灵光一现地发现了信仰。或者说是发现了哲学。因为信仰,本就是哲学的归宿。
信仰,就是给我们方向、力量和开示、智慧的支点。或者再说通俗一点,信仰,就是让我们学会心安理得的一个由头。
但是,我们在杂乱纷呈、血肉模糊的大地上找不到信仰。
但是,我们也在自由空灵、渺无边际的大空里找不到信仰。
那么,我是谁?我的信仰在哪里?就成了全人类思考的问题。
宿命的大地上,“我”的信仰分崩离析;巨大的长空里,“我”的信仰居无定所。陌生的雪域里,“我”的信仰因为文化的陌生而妥帖的靠近。那么,我只能去西方,去古老的希腊寻找。
可是,诞生过美妙深邃的哲学的希腊,还是我向往的希腊吗?深陷尘世的我,还能找回我自己吗?
这本《荒原问道》,兆寿兄从象牙塔的暧昧里,回到了苍茫的大地上,回到了破败的历史中,也回到了巨大的苍穹下。
但是,他试图和大家一起寻找结合大地和苍穹的信仰,或者哲学归宿时,我们能找到吗?——也许,我们的信仰,注定只能是一个永远的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