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房先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房先平 时间/2014-07-02 06:31:3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文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媒介,是决定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方向的重要因素。文化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要求我们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本文仅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谈点体会和看法。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历史基础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科学,不仅要看相关制度反映国家治理规律的程度,而且要看这个治理体系对于所治理对象的“适应”和“对症”程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作用对象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习近平同志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同样,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也必须充分考虑、认真研究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从历史到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成为维护国家统一、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准则。因此,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治理国家的作用。

客观说,一个人不可能自己把自己拎起来,一个民族也不可能脱离开原有的民族精神把一切推倒重来;而且最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其成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文化基础的内在根据。

二、我国现代行政文化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上更大气力。

我国现代行政文化的积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收入进行,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文化虽然还留有诸多传统行政文化的残余,但从总的方面来说,现阶段行政文化的主流是积极的,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法制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并逐步深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文化是具有法制性的行政文化;竞争性。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法则,亦是市场经济的规律。相应的,我们的行政文化在如此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也必然具有竞争性;自由平等性。市场经济要求人的自由平等。虽然在我国行政管理的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平等思想、不平等竞争的观念,但总的趋势是向着平等的方向发展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这一点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开放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文化也随之向着开放性迈进,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的、兼容的文化。它为行政决策过程注入了必要的活力,对完善行政决策体制,体现行政决策的“公共性”与实现公共行政决策科学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传统文化对行政治理的消极影响:我国现代行政文化也残留了不少传统文化的弊端,致使现代行政决策迟缓,背离科学,行政体制结构不合理,行政机构冗肿,行政人员缺乏责任感,行政执行推诿,官僚主义盛行,致使整个行政效率低下等。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重形式轻效率。传统行政文化中注重形式,导致在行政治理中爱做官样文章,办事拖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影响行政效率的进步和行政目标的实现;重人治轻法治。传统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在行政活动中表现为行政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行政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成为常事;重权威而轻民主。传统社会的皇权、官权使权威观念影响极深,在现代行政治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独裁、集权,家长制,行政民主难以实现;重共性轻个性。传统文化中以办事稳健、不出风头为为政的要诀,以至于行政职员在行政活动中思想僵化、守旧、不敢开拓、创新,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追求等级不尚平等。传统社会等级森严,官本位思想严重,在行政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极强的等级性和依附性,严重影响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民主进程;

注重大一统集权缺乏必要的分权意识;注重治国经验忽视制度研究和机构设计。

三、在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该怎么做

文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媒介,是决定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方向的重要因素。文化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分析日本成功的原因,共识是它是西方市场经济在机制方面的优越性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有机结合的产物。所以,中华文明遭受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大多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在于我们缺少市场竞争的机制,一旦在市场经济的基因中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必然会唤醒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一开始就要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老路,要把五千年的文明聪明和独特的民族精神同西方的先进治理模式相结合,从而使中国的现代人本治理思想在一个较高的出发点上加速发展,并绽放出簇新灿烂的中华文明之花。

当然,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可抱残守缺,同时也不可连根拔起;既不可背负上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同时也不能走向民族虚无主义或历史虚无主义。总的来说,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加以甄别、分析,对于那些与封建制度紧密相连、在历史上起负面作用的文化应坚决抛弃;对于那些体现中华文明特质、在中国几千年文明演进中起纽带作用的文化,对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强大起血脉作用的文化,对今天在促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仍有积极作用的文化,应积极吸收并运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二是做好民族文化与现代制度的协调互动工作,即使对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古人的智慧和文明成果,也不可简单照搬照套,而应将其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结合。

(作者系兰州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副研究员)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