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杨亮:文化精神,丝绸之路的宝贵财富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杨亮 时间/2014-07-02 06:41:4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世界上如果存在着一种陌生的文化,就意味着存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者一个新的生存世界。如果两种陌生的文化有机会互相接触,那么就会如著名学者赵汀阳所说的那样:“一种文化总会对另一种文化感到好奇,发生兴趣而进行交往

世界上如果存在着一种陌生的文化,就意味着存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者一个新的生存世界。如果两种陌生的文化有机会互相接触,那么就会如著名学者赵汀阳所说的那样:“一种文化总会对另一种文化感到好奇,发生兴趣而进行交往,而且非常可能会在交往中互相学习某些被认为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刚刚结束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文化遗产项目,涉及33处具有代表性或独特性的遗址遗迹,同时,也是我国首例跨国合作申遗的典范。这一项目的申遗成功,与其说是一次跨地域、跨疆界间的文化联姻,不如说是一种全球化背景下寻求文化共识、增进文化融通、复兴民族梦想的大合作、大交流、大碰撞。

两千多年前,西汉使者张骞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毅然出使西域。这场极为艰险的外交旅行,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一条日益繁荣的丝绸之路,却成为沟通古代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大通道。借助这条前所未有的大通道,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此迈开脚步;对另外一种文化的好奇与兴趣,使双方文化资源在无形中达到共享。通过各取所长、互通有无,“东方”与“西方”文化,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交锋、融合与发展。

今天,站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前沿,回溯两千多年前的西行壮举,我们不仅感怀丝绸之路的功勋伟绩,更难以忘记丝绸之路的文化精神。那些沉淀在丝路古道上的历史遗迹,既承载着人类的珍贵回忆,也见证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薪火相传、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无比璀璨的篇章。

诚然,文化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它的物质形态必须依附于客观实体,其商业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比如:敦煌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汉代古长城。但是,文化的精髓,却是一种镌刻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想象共同体”,它的生存或者发展,则需要嫁接在文化交往的历史链条之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遗,无疑使这一文化资源的公共性和普遍性价值获得了极大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丝绸之路已经不单单属于中国以及中西亚国家,它已经嫁接到了世界文化交流和文化互鉴的新隧道中,它的生存和发展,已褪去了原有的“自我”,成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精神,再度崛起和复兴的代名词。

文化交流,让民族国家间的友谊在积极互动中日益增进;文化沟通,让民族国家间的矛盾纠纷在寻求共识中不断化解;文化对话,让民族国家间的隔阂分歧在开诚布公中得以消除……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今天,大力弘扬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尤显弥足珍贵。以合作共赢的积极态度,去创造繁荣共进美好未来,值得中国乃至世界共同期待。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