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作家李健吾《笔迹》:静心观世界直笔写春秋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4-07-17 21:38:4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李健吾,男,1956年出生于兰州市。现任《兰州晚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兰州晚报》做记者。曾任《兰州晚报》文教体卫部主任、《兰州日报》经济部主任。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新闻篇,包括访谈录、见闻录、新闻时评、新闻理论4个部分;下卷为艺文篇,包括诗词、对联、随笔、微博4个部分。全书38万言。文理清通,言辞简洁。

【作者简介】

李健吾,男,1956年出生于兰州市。现任《兰州晚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兰州晚报》做记者。曾任《兰州晚报》文教体卫部主任、《兰州日报》经济部主任。

曾兼任兰州市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第六届、第七届副主席;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委员;兰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副主席。

曾获得兰州市干部理论学习先进个人、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甘肃省最佳优秀青年记者、甘肃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提名奖、甘肃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兰州市领军人才。

【经典语录】

爱是什么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相知、一种付出、一种包容。

雅与俗

雅即俗,俗即雅,二者是相通的,可以转换的,无高低之分,大雅大俗,大俗大雅。

雅过头则“涩”,俗过头则“庸”。

倡导今人写诗用今韵

格律诗是古人发明的诗歌体裁,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完全可以借来为今人所用。但古时的声韵已演变为现代声韵,若仍用古之声韵来填写格律诗,反而会失去格律诗的韵律美。因此,为了保持格律诗的韵律美,建议今人使用现代声韵来填写格律诗。

请敬畏网络写作

由于人们的过度“宽容”和“迁就”,网络成了语言文字差错的“重灾区”。于是,“语言啄木鸟”——《咬文嚼字》杂志将纠错的目光投向了一些名人的博客。结果,差错连连,使人大跌眼镜,不忍卒读。

如今网络的影响,已不亚于印刷出版物,切不可太随便、太任性,特别是名人及其效应,更不可掉以轻心。否则,谬种流传,误人子弟,不仅语言的规范化、纯洁性难保,还

会带来混乱不堪、难以收拾的恶果。

报纸副刊要有文史味

报纸副刊要有文史味。好的报纸副刊,熔文学性、知识性、地域性与新闻性于一炉。

好的副刊编辑,都是广泛团结各路英豪,周围有一批一流作者,从不以我划线,根据自己的好恶拉帮结派、搞小圈子。

报纸副刊要有固定的位置和版面,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不能成为广告的牺牲品。

文人的理想与抱负

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和抱负并不是做君主、霸天下、统治人,而是遇明君、受重用、辅佐人。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所谓“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所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所谓“上致君,下泽民”(《三字经》)

媒体欢迎这样的新闻发言人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退休了,但新闻人不会忘记他。他的一些精彩言论将永远回响在人们的耳畔:“让媒体说话,天不会塌下来”“没有无法回答的问题,只缘于你没有思考和准备”“真话不说,谣言登场;大道不畅,小道必猖”。

新闻发言人未见得有这样的见地;即使有这样的见地,也未见得都能说出来;即使嘴上说得出,也未见得都能照此做下去。

书法创新要守“法”

近年来,书坛乱象丛生,歪风弥漫,信手涂抹,似是而非,以丑陋为俊美,以怪异为时尚,美其名曰“现代书法”“流行书风”“张扬个性”“开拓创新”。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生命在于个性,其发展在于创新,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个性不等于完全自我化,创新也不能违背书法自身的规律和法度,不能偏离大众的审美价值和取向。如若不然,就会误入歧途,糟蹋了书法艺术,就会步“朦胧诗”的后尘,成为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玩意儿,缺乏共鸣,少人问津,没有市场,谈何启迪人的心扉,谈何带来美的享受!

生活写真四则一、如此忠告

女儿对父亲说:“你血压高,一定要按时吃药,不然瘫在床上了,我可不管你!”

二、这般交换

媳妇对丈夫说:“你妈若不给我们带孩子,她老了以后我们也不照顾她。”

三、亲幼疏老

婆婆带孙子去诊所给自己量血压,儿媳妇过来接孩子,又是逗又是亲的,而后抱着儿子转身就走了,就是不问问婆婆的血压高不高。

四、心酸的对话

央视记者采访一贫困农村的小学生:“怎么把鞋子提在手里,光着脚丫子跑?”答曰:“脚破了还能长上,鞋破了就得花钱买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