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血样年华》甘肃宁县拍摄:董志塬上的英雄壮歌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王莉 时间/2014-07-23 09:55:3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王孝锡,1903年出生于宁县太昌乡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并结识了魏野畴等共产党人。1925年,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他积极投身反对陕西军阀吴新田黑暗统治和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12月30日清晨,年仅25岁的共产党员王孝锡在兰州壮烈牺牲。

2014年5月2日,电影《血样年华》在我省宁县开机拍摄,王孝锡矢志不渝追求信仰的革命事迹被搬上银幕。目前,影片已经杀青转入后期制作中,预计国庆前上映。

剧情:王孝锡的革命故事

王孝锡,1903年出生于宁县太昌乡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并结识了魏野畴等共产党人。1925年,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他积极投身反对陕西军阀吴新田黑暗统治和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为了恢复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的工作,在冯玉祥部队工作的党组织负责人刘伯坚、邓小平推荐王孝锡以国民党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兰州开展工作。到达兰州后,王孝锡首先整顿了国民党甘肃省党部,担任青年部长,加强省党部的进步力量,并建立了中共兰州特别支部,任组织委员。他还担任了甘肃省督办公署政治部主任、甘肃政治委员会会长及第二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处处长等职。

大革命失败后,王孝锡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回到家乡宁县坚持斗争。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共彬(陕西彬县)宁(甘肃宁县)支部,王孝锡任支部书记。不久,又扩大成立了中共太昌区委,下辖宁县、长武、泾川三个支部。八七会议以后,他按照党组织的要求,以行医为掩护,深入陕甘交界十多个县的农村进行调查,分析当地农村的阶级状况、政治地位及对革命的态度,并开始秘密筹划、组织农民进行暴动,建立革命政权的斗争。

王孝锡的革命活动,使反动当局惊恐不安。1928年11月26日,王孝锡被国民党陕甘青“剿匪”总司令部逮捕。在狱中,面对一次次的酷刑审讯,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

1928年12月30日,敌人将王孝锡押往刑场。通往刑场的路上,王孝锡不断奋力高呼“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精神不死!”等口号。凶残的刽子手举起马刀向他身上乱砍,鲜血飞溅,但仍挡不住他高昂的口号声。刽子手又将毛巾塞进他嘴里……王孝锡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影片《血样年华》以几个小故事结构全篇,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王孝锡回到陇东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故事,突出了他为陇原人民的觉醒和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关专家在审读剧本后认为,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剧本,选题很有意义,通过描写以王孝锡为首的中共党员与国民党的斗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早期革命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革命者的无私和无畏,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主创:实力派演员巩峥领衔

影片《血样年华》由甘肃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庆阳分会出品,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宁县县委、宁县人民政府、甘肃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

影片出品人张弘介绍说,为了拍好本片,甘肃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筹划,8月开始剧本创作,经过多次论证修改后,剧本得到了相关部门的一致肯定,认为是一部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旋律影片,被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列为甘肃“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重点项目。

该片邀请国内实力派导演黎涛担任导演。这是他和甘肃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电影方面的第三次牵手,此前双方曾合作拍摄了戏曲电影《锁麟囊》《周仁回府》,其中《锁麟囊》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

片中一号人物王孝锡由国内当红的实力派演员巩峥饰演。巩峥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路宽广,曾在《秀秀的男人》《产科医生》《七品芝麻官》《女人要过好日子》《金陵秘事》等多部影视剧中担任主演。这次在片中领衔出演王孝锡这个信仰坚定、一脸正气、才华横溢的早期革命党人,对他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巩峥透露,王孝锡不仅是个坚定的革命者,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诠释将这个真实的故事呈现给观众。

影片执行制片人崔学富对巩峥的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不但演技好,而且为人随和,善于和剧组其他演员配合;剧中的王孝锡有多个身份,一会儿是国民党特派员,一会儿是中共地下党员,有时还扮作街头卜卦的先生,巩峥成功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王孝锡,很多戏份拍一两遍就能通过。崔学富笑言,一部戏拍下来,他和巩峥也成了好哥们。

虽然《血样年华》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男人戏,但剧中饰演王孝锡的母亲、妻子等角色的甘肃本土演员也有不俗的表现,宁县当地的群众的本色出演,也给影片增色不少。

拍摄:融入陇东元素

影片《血样年华》的拍摄历时19天,先后在王孝锡的家乡宁县、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王佐拍摄基地、怀柔中影拍摄基地和星美飞腾基地四次转场,于5月20日杀青。

作为一部反映庆阳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先烈,又在庆阳拍摄的电影,影片在镜头、音乐等方面都充满陇东元素。剧中王孝锡家的外景地,就是当地一户农家的院落,窑洞也尽可能地还原了当年的景况。

在宁县太昌拍摄时,剧组驻扎在一个小镇上,条件非常艰苦。剧中有大量的夜戏,常常早上8时开机,次日凌晨四五点钟才收工。再加上片中角色多,有名有姓的演员就达30多位,群众演员有时多达两三百人,仅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就难坏了剧组的生活制片。尽管条件不尽如人意,但片场依然一丝不苟。当地人王伟和同事在目睹了片场后,写道:“一次是下午下班后,我们步行去参观了场景布置。有一处是用茅草搭建的草棚,地面上支起几块木板,再铺点麦草,就是当年挖煤工人收工后休息的床铺;室外随便架一口大锅,几个破旧的碗筷,就是他们做饭的炊具。还有其他几处场景,当时人们居住的窑洞、桌凳、瓦罐、灯盏、粗布衣料、斗笠、木轮手推车等生活生产用具,玉米、粗粮、干辣椒等几样可吃的东西。看到这些,同事感慨地说,有时间一定要带孩子来这里看看,让他们知道祖辈们的艰辛,受点教育。”“另一次是在午饭后,当时正在拍摄主人公王孝锡临行前与乡友告别的场面,他先在街口和乡友们一一握手道别,接着转身疾步远走几步,又停了一下,忍不住回首望了乡亲们一眼,然后使劲挥手,果断回身离去。虽然没有配音和音乐的烘托,但从演员的眼神和肢体语言中,我感受到了主人公当年远行前对故乡亲人的眷恋和坚定信念,令人深受感动。”

影片《血样年华》堪称小电影大制作,由于战争戏份多,所以动作导演、武术指导、烟火师,一个都不能少。在中影基地拍摄全剧第一场戏西安火车站的场景时,动用了汽车、枪支、航拍等,在街头流动的群众演员多达百余人。规模最大的一场戏要数攻打宁县县城,剧组一大早就开始抢拍白天的戏,再连夜赶拍枪战、打斗的夜戏,苦乐尽在其中。(文中配图为《血样年华》剧照)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