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读徐兆寿老师长篇小说《荒原问道》有感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4-08-05 15:09:3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荒原问道》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玄妙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乱,很突兀,迷迷糊糊的,一直读到第7章讲夏木和彭教授被打成“右派”,才慢慢的有了连接,渐渐的才明白是以夏木和陈十三两条线展开的,直到把书全部看完又反回来再看前面6章便真正明白了。

徐老师的《荒原问道》几个月前就看完了,不知道怎样评价,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它怎样,值此消闲之时只想就内容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共鸣吧,就像鲁迅笔下的啊Q一样,这种国民的劣根性在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映射,故而我们觉得阿Q格外的亲近,在对他的种种不屑的同时也在欣赏这种行为不是吗?钟书记的三个女儿:春华、秋香、冬梅,再加上倒插门的女婿夏忠,正好是“春夏秋冬”,他幸运地收获了圆满的幸福。我觉得在这本书里,没有人比他更幸福了。 关于问道 关于问道,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已经解剖过了,书中并没有明确回答此“道”,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每个人读完这本书之后心中都会悟出各自不同的“道”吧。 记得在采访徐老师的时候他说过,他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是:“在今天这样一种荒原版般的文化存在的情况之下,我们到底怎么续接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到底应该解释什么?我们能为世界贡献什么,然后应该让西方乃至整个世界从中学习什么,来共建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也就是说中国文化面临的根本问题仍然是一个信仰问题,这个问题,作者在书中通过夏好问的口进行了解答:中国人的信仰必须是一个本土信仰和世界信仰重构的过程,但是,首先要还原中国传统精神,而这个还原也不是简单地还原,而是批判的还原。我想这里的道是对人精神上的“道”的追寻,也是对人生的“道”路的探索吧,而这两者是并不矛盾的,因为怎样的价值观决定着你走上怎样的道路。所以,在这本书中,我所能够着的“道”是小道,是由我个人的价值观所向。这两天听到电影《后会无期》里很火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都没有观过世界,何以有世界观”但是价值观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一个人本身降临在这个时空就有他存在的价值不是么? 关于语言 《荒原问道》这本书中,很多平凡人物所说出的话都赋予哲理,比如冬梅平淡的一句:“中国人都一样”道尽了中国人传统的劣根性,我们都喜欢看热闹,喜欢欣赏我们自己平常很习惯的恶习,但当这种恶习通过别人的躯体来呈现的时候我们却在嘲笑那个躯体。 我也很喜欢里面的一些比拟的句子,比如:“那尘土也可笑,竟然也那样势力,跟着那车跑”,再如:“风在寻找弱者,风饿了” 我尤其喜欢书中黑子的诗《质问》就像屈原的《天问》一样,他与古往今来的每一个圣贤探讨大地、神、宗教、道德等等。他问老子:“道是何物,道是何情,道是何理,你说是非对错都在变化中,那么,善也就是恶,恶也就是善,可为什么痛苦没有变成幸福?专制始终没有变成民主?为什么世间从来都是强权者的意志,柔弱者始终都在痛苦地呻吟”从痛苦地宣泄到纷乱的质问,这些足以表达作者的无奈,让人感受到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关于大学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羡慕八十年代的那种学习氛围,各种讲座,像“反

“我要为世人念一次佛,愿他们远离贪痴,获得安宁”,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让《荒原问道》这本书发出来的光芒吧。

《荒原问道》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玄妙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乱,很突兀,迷迷糊糊的,一直读到第7章讲夏木和彭教授被打成“右派”,才慢慢的有了连接,渐渐的才明白是以夏木和陈十三两条线展开的,直到把书全部看完又反回来再看前面6章便真正明白了。就像书中作者所说的道和佛一样,总觉着整个的谋篇布局也有种轮回的意味在里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要读懂它一开始就应该从第7章开始往后读,读完后回过头来再读前7章,是一个接龙、也是一个循环。

读《荒原问道》有感 不爱拔苗爱助长 发布于2014年8月4日 14:40 新浪博客 徐老师的《荒原问道》几个月前就看完了,不知道怎样评价,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它怎样,值此消闲之时只想就内容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要为世人念一次佛,愿他们远离贪痴,获得安宁”,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让《荒原问道》这本书发出来的光芒吧。 《荒原问道》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玄妙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乱,很突兀,迷迷糊糊的,一直读到第7章讲夏木和彭教授被打成“右派”,才慢慢的有了连接,渐渐的才明白是以夏木和陈十三两条线展开的,直到把书全部看完又反回来再看前面6章便真正明白了。就像书中作者所说的道和佛一样,总觉着整个的谋篇布局也有种轮回的意味在里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要读懂它一开始就应该从第7章开始往后读,读完后回过头来再读前7章,是一个接龙、也是一个循环。 关于主人公 在我看来,主人公夏木每一次名字的改变正是他命运的结点,夏木时期他被打成右派,夏忠时期在双子沟改造结婚生子,夏大夫时期因为婚外情被逼上绝壁参加高考,夏好问时期留校上课却因为学识和思想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情结而一直都摆脱不掉“运动员”的种种,历经磨难,九死一生,那些离奇的人生经历、情爱纠纷,不可捉摸的命运都伴随着他探讨大地与城市的命运,贯穿在他问“道”的始终。 夏木是传奇的,他钟心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的探索之中,不屑于职称评定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屑于与学术投机者为伍,这是“现实生活”的映照,这与作者长期生活在大学校园,又做过多年大学教师的生活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书中有言:“人们都崇尚博士,崇尚教授,已于学问无关了”,可以看出作者对大学生态环境的一种深刻反思。 而陈十三(陈子兴)在我看来则是夏好问的另一版,夏好问从城市走向农村,陈子兴则是迫不及待的从农村走向城市,而在西远大学的相遇即是他们两人的交叉。两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情感的纠葛,但是陈十三对他的情人黄老师(师生恋)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做到也取代不了的。 其次,我想,在小说中最幸福的一个人应该是钟书记了吧,这个一生只认识不足五百个汉字的人是村上的权威,他用中国最通俗的语言——家乡话向人们解释乡下人无法理解的唯物主义论:“世界是由东西(物质)组成的,东西是动弹的,动弹是有哈数的(规律),哈数是可以挖抓的(研究),挖抓后就可以照着做了”,当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和兴奋,因为我想起了我高中的政治老师也是这么跟我们解释唯物辩证法的。我想,一本书之所以能让人激动、兴奋并一口气读完,其主要的原因是读者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产生了某种

共鸣吧,就像鲁迅笔下的啊Q一样,这种国民的劣根性在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映射,故而我们觉得阿Q格外的亲近,在对他的种种不屑的同时也在欣赏这种行为不是吗?钟书记的三个女儿:春华、秋香、冬梅,再加上倒插门的女婿夏忠,正好是“春夏秋冬”,他幸运地收获了圆满的幸福。我觉得在这本书里,没有人比他更幸福了。 关于问道 关于问道,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已经解剖过了,书中并没有明确回答此“道”,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每个人读完这本书之后心中都会悟出各自不同的“道”吧。 记得在采访徐老师的时候他说过,他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是:“在今天这样一种荒原版般的文化存在的情况之下,我们到底怎么续接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到底应该解释什么?我们能为世界贡献什么,然后应该让西方乃至整个世界从中学习什么,来共建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也就是说中国文化面临的根本问题仍然是一个信仰问题,这个问题,作者在书中通过夏好问的口进行了解答:中国人的信仰必须是一个本土信仰和世界信仰重构的过程,但是,首先要还原中国传统精神,而这个还原也不是简单地还原,而是批判的还原。我想这里的道是对人精神上的“道”的追寻,也是对人生的“道”路的探索吧,而这两者是并不矛盾的,因为怎样的价值观决定着你走上怎样的道路。所以,在这本书中,我所能够着的“道”是小道,是由我个人的价值观所向。这两天听到电影《后会无期》里很火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都没有观过世界,何以有世界观”但是价值观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一个人本身降临在这个时空就有他存在的价值不是么? 关于语言 《荒原问道》这本书中,很多平凡人物所说出的话都赋予哲理,比如冬梅平淡的一句:“中国人都一样”道尽了中国人传统的劣根性,我们都喜欢看热闹,喜欢欣赏我们自己平常很习惯的恶习,但当这种恶习通过别人的躯体来呈现的时候我们却在嘲笑那个躯体。 我也很喜欢里面的一些比拟的句子,比如:“那尘土也可笑,竟然也那样势力,跟着那车跑”,再如:“风在寻找弱者,风饿了” 我尤其喜欢书中黑子的诗《质问》就像屈原的《天问》一样,他与古往今来的每一个圣贤探讨大地、神、宗教、道德等等。他问老子:“道是何物,道是何情,道是何理,你说是非对错都在变化中,那么,善也就是恶,恶也就是善,可为什么痛苦没有变成幸福?专制始终没有变成民主?为什么世间从来都是强权者的意志,柔弱者始终都在痛苦地呻吟”从痛苦地宣泄到纷乱的质问,这些足以表达作者的无奈,让人感受到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关于大学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羡慕八十年代的那种学习氛围,各种讲座,像“反关于主人公

在我看来,主人公夏木每一次名字的改变正是他命运的结点,夏木时期他被打成右派,夏忠时期在双子沟改造结婚生子,夏大夫时期因为婚外情被逼上绝壁参加高考,夏好问时期留校上课却因为学识和思想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情结而一直都摆脱不掉“运动员”的种种,历经磨难,九死一生,那些离奇的人生经历、情爱纠纷,不可捉摸的命运都伴随着他探讨大地与城市的命运,贯穿在他问“道”的始终。

夏木是传奇的,他钟心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的探索之中,不屑于职称评定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屑于与学术投机者为伍,这是“现实生活”的映照,这与作者长期生活在大学校园,又做过多年大学教师的生活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书中有言:“人们都崇尚博士,崇尚教授,已于学问无关了”,可以看出作者对大学生态环境的一种深刻反思。

而陈十三(陈子兴)在我看来则是夏好问的另一版,夏好问从城市走向农村,陈子兴则是迫不及待的从农村走向城市,而在西远大学的相遇即是他们两人的交叉。两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情感的纠葛,但是陈十三对他的情人黄老师(师生恋)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做到也取代不了的。

读《荒原问道》有感 不爱拔苗爱助长 发布于2014年8月4日 14:40 新浪博客 徐老师的《荒原问道》几个月前就看完了,不知道怎样评价,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它怎样,值此消闲之时只想就内容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要为世人念一次佛,愿他们远离贪痴,获得安宁”,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让《荒原问道》这本书发出来的光芒吧。 《荒原问道》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玄妙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乱,很突兀,迷迷糊糊的,一直读到第7章讲夏木和彭教授被打成“右派”,才慢慢的有了连接,渐渐的才明白是以夏木和陈十三两条线展开的,直到把书全部看完又反回来再看前面6章便真正明白了。就像书中作者所说的道和佛一样,总觉着整个的谋篇布局也有种轮回的意味在里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要读懂它一开始就应该从第7章开始往后读,读完后回过头来再读前7章,是一个接龙、也是一个循环。 关于主人公 在我看来,主人公夏木每一次名字的改变正是他命运的结点,夏木时期他被打成右派,夏忠时期在双子沟改造结婚生子,夏大夫时期因为婚外情被逼上绝壁参加高考,夏好问时期留校上课却因为学识和思想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情结而一直都摆脱不掉“运动员”的种种,历经磨难,九死一生,那些离奇的人生经历、情爱纠纷,不可捉摸的命运都伴随着他探讨大地与城市的命运,贯穿在他问“道”的始终。 夏木是传奇的,他钟心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的探索之中,不屑于职称评定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屑于与学术投机者为伍,这是“现实生活”的映照,这与作者长期生活在大学校园,又做过多年大学教师的生活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书中有言:“人们都崇尚博士,崇尚教授,已于学问无关了”,可以看出作者对大学生态环境的一种深刻反思。 而陈十三(陈子兴)在我看来则是夏好问的另一版,夏好问从城市走向农村,陈子兴则是迫不及待的从农村走向城市,而在西远大学的相遇即是他们两人的交叉。两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情感的纠葛,但是陈十三对他的情人黄老师(师生恋)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做到也取代不了的。 其次,我想,在小说中最幸福的一个人应该是钟书记了吧,这个一生只认识不足五百个汉字的人是村上的权威,他用中国最通俗的语言——家乡话向人们解释乡下人无法理解的唯物主义论:“世界是由东西(物质)组成的,东西是动弹的,动弹是有哈数的(规律),哈数是可以挖抓的(研究),挖抓后就可以照着做了”,当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和兴奋,因为我想起了我高中的政治老师也是这么跟我们解释唯物辩证法的。我想,一本书之所以能让人激动、兴奋并一口气读完,其主要的原因是读者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产生了某种

其次,我想,在小说中最幸福的一个人应该是钟书记了吧,这个一生只认识不足五百个汉字的人是村上的权威,他用中国最通俗的语言——家乡话向人们解释乡下人无法理解的唯物主义论:“世界是由东西(物质)组成的,东西是动弹的,动弹是有哈数的(规律),哈数是可以挖抓的(研究),挖抓后就可以照着做了”,当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和兴奋,因为我想起了我高中的政治老师也是这么跟我们解释唯物辩证法的。我想,一本书之所以能让人激动、兴奋并一口气读完,其主要的原因是读者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产生了某种共鸣吧,就像鲁迅笔下的啊Q一样,这种国民的劣根性在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映射,故而我们觉得阿Q格外的亲近,在对他的种种不屑的同时也在欣赏这种行为不是吗?钟书记的三个女儿:春华、秋香、冬梅,再加上倒插门的女婿夏忠,正好是“春夏秋冬”,他幸运地收获了圆满的幸福。我觉得在这本书里,没有人比他更幸福了。

读《荒原问道》有感 不爱拔苗爱助长 发布于2014年8月4日 14:40 新浪博客 徐老师的《荒原问道》几个月前就看完了,不知道怎样评价,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它怎样,值此消闲之时只想就内容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要为世人念一次佛,愿他们远离贪痴,获得安宁”,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让《荒原问道》这本书发出来的光芒吧。 《荒原问道》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玄妙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乱,很突兀,迷迷糊糊的,一直读到第7章讲夏木和彭教授被打成“右派”,才慢慢的有了连接,渐渐的才明白是以夏木和陈十三两条线展开的,直到把书全部看完又反回来再看前面6章便真正明白了。就像书中作者所说的道和佛一样,总觉着整个的谋篇布局也有种轮回的意味在里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要读懂它一开始就应该从第7章开始往后读,读完后回过头来再读前7章,是一个接龙、也是一个循环。 关于主人公 在我看来,主人公夏木每一次名字的改变正是他命运的结点,夏木时期他被打成右派,夏忠时期在双子沟改造结婚生子,夏大夫时期因为婚外情被逼上绝壁参加高考,夏好问时期留校上课却因为学识和思想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情结而一直都摆脱不掉“运动员”的种种,历经磨难,九死一生,那些离奇的人生经历、情爱纠纷,不可捉摸的命运都伴随着他探讨大地与城市的命运,贯穿在他问“道”的始终。 夏木是传奇的,他钟心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的探索之中,不屑于职称评定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屑于与学术投机者为伍,这是“现实生活”的映照,这与作者长期生活在大学校园,又做过多年大学教师的生活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书中有言:“人们都崇尚博士,崇尚教授,已于学问无关了”,可以看出作者对大学生态环境的一种深刻反思。 而陈十三(陈子兴)在我看来则是夏好问的另一版,夏好问从城市走向农村,陈子兴则是迫不及待的从农村走向城市,而在西远大学的相遇即是他们两人的交叉。两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情感的纠葛,但是陈十三对他的情人黄老师(师生恋)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做到也取代不了的。 其次,我想,在小说中最幸福的一个人应该是钟书记了吧,这个一生只认识不足五百个汉字的人是村上的权威,他用中国最通俗的语言——家乡话向人们解释乡下人无法理解的唯物主义论:“世界是由东西(物质)组成的,东西是动弹的,动弹是有哈数的(规律),哈数是可以挖抓的(研究),挖抓后就可以照着做了”,当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和兴奋,因为我想起了我高中的政治老师也是这么跟我们解释唯物辩证法的。我想,一本书之所以能让人激动、兴奋并一口气读完,其主要的原因是读者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产生了某种

关于问道

关于问道,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已经解剖过了,书中并没有明确回答此“道”,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每个人读完这本书之后心中都会悟出各自不同的“道”吧。

读《荒原问道》有感 不爱拔苗爱助长 发布于2014年8月4日 14:40 新浪博客 徐老师的《荒原问道》几个月前就看完了,不知道怎样评价,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它怎样,值此消闲之时只想就内容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要为世人念一次佛,愿他们远离贪痴,获得安宁”,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让《荒原问道》这本书发出来的光芒吧。 《荒原问道》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玄妙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乱,很突兀,迷迷糊糊的,一直读到第7章讲夏木和彭教授被打成“右派”,才慢慢的有了连接,渐渐的才明白是以夏木和陈十三两条线展开的,直到把书全部看完又反回来再看前面6章便真正明白了。就像书中作者所说的道和佛一样,总觉着整个的谋篇布局也有种轮回的意味在里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要读懂它一开始就应该从第7章开始往后读,读完后回过头来再读前7章,是一个接龙、也是一个循环。 关于主人公 在我看来,主人公夏木每一次名字的改变正是他命运的结点,夏木时期他被打成右派,夏忠时期在双子沟改造结婚生子,夏大夫时期因为婚外情被逼上绝壁参加高考,夏好问时期留校上课却因为学识和思想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情结而一直都摆脱不掉“运动员”的种种,历经磨难,九死一生,那些离奇的人生经历、情爱纠纷,不可捉摸的命运都伴随着他探讨大地与城市的命运,贯穿在他问“道”的始终。 夏木是传奇的,他钟心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的探索之中,不屑于职称评定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屑于与学术投机者为伍,这是“现实生活”的映照,这与作者长期生活在大学校园,又做过多年大学教师的生活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书中有言:“人们都崇尚博士,崇尚教授,已于学问无关了”,可以看出作者对大学生态环境的一种深刻反思。 而陈十三(陈子兴)在我看来则是夏好问的另一版,夏好问从城市走向农村,陈子兴则是迫不及待的从农村走向城市,而在西远大学的相遇即是他们两人的交叉。两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情感的纠葛,但是陈十三对他的情人黄老师(师生恋)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做到也取代不了的。 其次,我想,在小说中最幸福的一个人应该是钟书记了吧,这个一生只认识不足五百个汉字的人是村上的权威,他用中国最通俗的语言——家乡话向人们解释乡下人无法理解的唯物主义论:“世界是由东西(物质)组成的,东西是动弹的,动弹是有哈数的(规律),哈数是可以挖抓的(研究),挖抓后就可以照着做了”,当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和兴奋,因为我想起了我高中的政治老师也是这么跟我们解释唯物辩证法的。我想,一本书之所以能让人激动、兴奋并一口气读完,其主要的原因是读者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产生了某种

记得在采访徐老师的时候他说过,他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是:“在今天这样一种荒原版般的文化存在的情况之下,我们到底怎么续接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到底应该解释什么?我们能为世界贡献什么,然后应该让西方乃至整个世界从中学习什么,来共建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也就是说中国文化面临的根本问题仍然是一个信仰问题,这个问题,作者在书中通过夏好问的口进行了解答:中国人的信仰必须是一个本土信仰和世界信仰重构的过程,但是,首先要还原中国传统精神,而这个还原也不是简单地还原,而是批判的还原。我想这里的道是对人精神上的“道”的追寻,也是对人生的“道”路的探索吧,而这两者是并不矛盾的,因为怎样的价值观决定着你走上怎样的道路。所以,在这本书中,我所能够着的“道”是小道,是由我个人的价值观所向。这两天听到电影《后会无期》里很火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都没有观过世界,何以有世界观”但是价值观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一个人本身降临在这个时空就有他存在的价值不是么?

关于语言

读《荒原问道》有感 不爱拔苗爱助长 发布于2014年8月4日 14:40 新浪博客 徐老师的《荒原问道》几个月前就看完了,不知道怎样评价,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它怎样,值此消闲之时只想就内容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要为世人念一次佛,愿他们远离贪痴,获得安宁”,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让《荒原问道》这本书发出来的光芒吧。 《荒原问道》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玄妙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乱,很突兀,迷迷糊糊的,一直读到第7章讲夏木和彭教授被打成“右派”,才慢慢的有了连接,渐渐的才明白是以夏木和陈十三两条线展开的,直到把书全部看完又反回来再看前面6章便真正明白了。就像书中作者所说的道和佛一样,总觉着整个的谋篇布局也有种轮回的意味在里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要读懂它一开始就应该从第7章开始往后读,读完后回过头来再读前7章,是一个接龙、也是一个循环。 关于主人公 在我看来,主人公夏木每一次名字的改变正是他命运的结点,夏木时期他被打成右派,夏忠时期在双子沟改造结婚生子,夏大夫时期因为婚外情被逼上绝壁参加高考,夏好问时期留校上课却因为学识和思想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情结而一直都摆脱不掉“运动员”的种种,历经磨难,九死一生,那些离奇的人生经历、情爱纠纷,不可捉摸的命运都伴随着他探讨大地与城市的命运,贯穿在他问“道”的始终。 夏木是传奇的,他钟心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的探索之中,不屑于职称评定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屑于与学术投机者为伍,这是“现实生活”的映照,这与作者长期生活在大学校园,又做过多年大学教师的生活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书中有言:“人们都崇尚博士,崇尚教授,已于学问无关了”,可以看出作者对大学生态环境的一种深刻反思。 而陈十三(陈子兴)在我看来则是夏好问的另一版,夏好问从城市走向农村,陈子兴则是迫不及待的从农村走向城市,而在西远大学的相遇即是他们两人的交叉。两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情感的纠葛,但是陈十三对他的情人黄老师(师生恋)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做到也取代不了的。 其次,我想,在小说中最幸福的一个人应该是钟书记了吧,这个一生只认识不足五百个汉字的人是村上的权威,他用中国最通俗的语言——家乡话向人们解释乡下人无法理解的唯物主义论:“世界是由东西(物质)组成的,东西是动弹的,动弹是有哈数的(规律),哈数是可以挖抓的(研究),挖抓后就可以照着做了”,当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和兴奋,因为我想起了我高中的政治老师也是这么跟我们解释唯物辩证法的。我想,一本书之所以能让人激动、兴奋并一口气读完,其主要的原因是读者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产生了某种

《荒原问道》这本书中,很多平凡人物所说出的话都赋予哲理,比如冬梅平淡的一句:“中国人都一样”道尽了中国人传统的劣根性,我们都喜欢看热闹,喜欢欣赏我们自己平常很习惯的恶习,但当这种恶习通过别人的躯体来呈现的时候我们却在嘲笑那个躯体。

我也很喜欢里面的一些比拟的句子,比如:“那尘土也可笑,竟然也那样势力,跟着那车跑”,再如:“风在寻找弱者,风饿了”

我尤其喜欢书中黑子的诗《质问》就像屈原的《天问》一样,他与古往今来的每一个圣贤探讨大地、神、宗教、道德等等。他问老子:“道是何物,道是何情,道是何理,你说是非对错都在变化中,那么,善也就是恶,恶也就是善,可为什么痛苦没有变成幸福?专制始终没有变成民主?为什么世间从来都是强权者的意志,柔弱者始终都在痛苦地呻吟”从痛苦地宣泄到纷乱的质问,这些足以表达作者的无奈,让人感受到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抗与否定——马克思、尼采哲学”、“加缪于萨特——存在的意义”,学生会因为一场“海德格尔”的讲座,第二天图书馆关于海德格尔的书被借一空。 那时的讲座,在操场,草坪,空教室等等之类的地方随时进行着,学生可以自由的去选择自己想要和喜欢的课去听,自由,热情,奔放。 现在的大学,何时有过这种氛围?现在大学里的讲座,学生们请都请不动,即使去了也是低头舞弄手机,脸上各色光环闪烁,荧屏指尖舞罢了。不过这也不怪学生,现在所谓的那些大师级的人物,真正把讲座当做讲座来讲而且讲的很好的又有几个呢,大多来学校讲座都不是为了宣传自己就是为了宣传作品或者产品,能传播思想、启发学生的真正的大师有几人?杜威说过:“现代教育好像农夫要赶鹅到城里去卖,必先饱喂之以谷类,使颈下胸前的食囊高高的凸出来,然后称称其轻重,鹅愈重则其价格愈高”何尝不是呢? 有人曾调侃说:“诺贝尔在中国这么火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把其他的奖项都拿遍了,就差诺贝尔奖了”。我当时就笑了,为什么近几十年来中国少有大师?并非对教育的金钱投资不够,而是对精神的投资不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如今老师们变着法儿的评职称,哪有心思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呢,也能理解。 书中有言:“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乃有大师焉。大学之学,非学知识,乃求真理也”故大学应该限定学生人物,增加鸿博师儒之数额。 2014.7.29 轻描淡写 关于大学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羡慕八十年代的那种学习氛围,各种讲座,像“反抗与否定——马克思、尼采哲学”、“加缪于萨特——存在的意义”,学生会因为一场“海德格尔”的讲座,第二天图书馆关于海德格尔的书被借一空。

那时的讲座,在操场,草坪,空教室等等之类的地方随时进行着,学生可以自由的去选择自己想要和喜欢的课去听,自由,热情,奔放。

抗与否定——马克思、尼采哲学”、“加缪于萨特——存在的意义”,学生会因为一场“海德格尔”的讲座,第二天图书馆关于海德格尔的书被借一空。 那时的讲座,在操场,草坪,空教室等等之类的地方随时进行着,学生可以自由的去选择自己想要和喜欢的课去听,自由,热情,奔放。 现在的大学,何时有过这种氛围?现在大学里的讲座,学生们请都请不动,即使去了也是低头舞弄手机,脸上各色光环闪烁,荧屏指尖舞罢了。不过这也不怪学生,现在所谓的那些大师级的人物,真正把讲座当做讲座来讲而且讲的很好的又有几个呢,大多来学校讲座都不是为了宣传自己就是为了宣传作品或者产品,能传播思想、启发学生的真正的大师有几人?杜威说过:“现代教育好像农夫要赶鹅到城里去卖,必先饱喂之以谷类,使颈下胸前的食囊高高的凸出来,然后称称其轻重,鹅愈重则其价格愈高”何尝不是呢? 有人曾调侃说:“诺贝尔在中国这么火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把其他的奖项都拿遍了,就差诺贝尔奖了”。我当时就笑了,为什么近几十年来中国少有大师?并非对教育的金钱投资不够,而是对精神的投资不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如今老师们变着法儿的评职称,哪有心思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呢,也能理解。 书中有言:“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乃有大师焉。大学之学,非学知识,乃求真理也”故大学应该限定学生人物,增加鸿博师儒之数额。 2014.7.29 轻描淡写

现在的大学,何时有过这种氛围?现在大学里的讲座,学生们请都请不动,即使去了也是低头舞弄手机,脸上各色光环闪烁,荧屏指尖舞罢了。不过这也不怪学生,现在所谓的那些大师级的人物,真正把讲座当做讲座来讲而且讲的很好的又有几个呢,大多来学校讲座都不是为了宣传自己就是为了宣传作品或者产品,能传播思想、启发学生的真正的大师有几人?杜威说过:“现代教育好像农夫要赶鹅到城里去卖,必先饱喂之以谷类,使颈下胸前的食囊高高的凸出来,然后称称其轻重,鹅愈重则其价格愈高”何尝不是呢?

共鸣吧,就像鲁迅笔下的啊Q一样,这种国民的劣根性在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映射,故而我们觉得阿Q格外的亲近,在对他的种种不屑的同时也在欣赏这种行为不是吗?钟书记的三个女儿:春华、秋香、冬梅,再加上倒插门的女婿夏忠,正好是“春夏秋冬”,他幸运地收获了圆满的幸福。我觉得在这本书里,没有人比他更幸福了。 关于问道 关于问道,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已经解剖过了,书中并没有明确回答此“道”,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每个人读完这本书之后心中都会悟出各自不同的“道”吧。 记得在采访徐老师的时候他说过,他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是:“在今天这样一种荒原版般的文化存在的情况之下,我们到底怎么续接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到底应该解释什么?我们能为世界贡献什么,然后应该让西方乃至整个世界从中学习什么,来共建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也就是说中国文化面临的根本问题仍然是一个信仰问题,这个问题,作者在书中通过夏好问的口进行了解答:中国人的信仰必须是一个本土信仰和世界信仰重构的过程,但是,首先要还原中国传统精神,而这个还原也不是简单地还原,而是批判的还原。我想这里的道是对人精神上的“道”的追寻,也是对人生的“道”路的探索吧,而这两者是并不矛盾的,因为怎样的价值观决定着你走上怎样的道路。所以,在这本书中,我所能够着的“道”是小道,是由我个人的价值观所向。这两天听到电影《后会无期》里很火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都没有观过世界,何以有世界观”但是价值观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一个人本身降临在这个时空就有他存在的价值不是么? 关于语言 《荒原问道》这本书中,很多平凡人物所说出的话都赋予哲理,比如冬梅平淡的一句:“中国人都一样”道尽了中国人传统的劣根性,我们都喜欢看热闹,喜欢欣赏我们自己平常很习惯的恶习,但当这种恶习通过别人的躯体来呈现的时候我们却在嘲笑那个躯体。 我也很喜欢里面的一些比拟的句子,比如:“那尘土也可笑,竟然也那样势力,跟着那车跑”,再如:“风在寻找弱者,风饿了” 我尤其喜欢书中黑子的诗《质问》就像屈原的《天问》一样,他与古往今来的每一个圣贤探讨大地、神、宗教、道德等等。他问老子:“道是何物,道是何情,道是何理,你说是非对错都在变化中,那么,善也就是恶,恶也就是善,可为什么痛苦没有变成幸福?专制始终没有变成民主?为什么世间从来都是强权者的意志,柔弱者始终都在痛苦地呻吟”从痛苦地宣泄到纷乱的质问,这些足以表达作者的无奈,让人感受到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关于大学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羡慕八十年代的那种学习氛围,各种讲座,像“反

有人曾调侃说:“诺贝尔在中国这么火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把其他的奖项都拿遍了,就差诺贝尔奖了”。我当时就笑了,为什么近几十年来中国少有大师?并非对教育的金钱投资不够,而是对精神的投资不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如今老师们变着法儿的评职称,哪有心思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呢,也能理解。

读《荒原问道》有感 不爱拔苗爱助长 发布于2014年8月4日 14:40 新浪博客 徐老师的《荒原问道》几个月前就看完了,不知道怎样评价,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它怎样,值此消闲之时只想就内容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要为世人念一次佛,愿他们远离贪痴,获得安宁”,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让《荒原问道》这本书发出来的光芒吧。 《荒原问道》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玄妙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乱,很突兀,迷迷糊糊的,一直读到第7章讲夏木和彭教授被打成“右派”,才慢慢的有了连接,渐渐的才明白是以夏木和陈十三两条线展开的,直到把书全部看完又反回来再看前面6章便真正明白了。就像书中作者所说的道和佛一样,总觉着整个的谋篇布局也有种轮回的意味在里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要读懂它一开始就应该从第7章开始往后读,读完后回过头来再读前7章,是一个接龙、也是一个循环。 关于主人公 在我看来,主人公夏木每一次名字的改变正是他命运的结点,夏木时期他被打成右派,夏忠时期在双子沟改造结婚生子,夏大夫时期因为婚外情被逼上绝壁参加高考,夏好问时期留校上课却因为学识和思想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情结而一直都摆脱不掉“运动员”的种种,历经磨难,九死一生,那些离奇的人生经历、情爱纠纷,不可捉摸的命运都伴随着他探讨大地与城市的命运,贯穿在他问“道”的始终。 夏木是传奇的,他钟心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的探索之中,不屑于职称评定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屑于与学术投机者为伍,这是“现实生活”的映照,这与作者长期生活在大学校园,又做过多年大学教师的生活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书中有言:“人们都崇尚博士,崇尚教授,已于学问无关了”,可以看出作者对大学生态环境的一种深刻反思。 而陈十三(陈子兴)在我看来则是夏好问的另一版,夏好问从城市走向农村,陈子兴则是迫不及待的从农村走向城市,而在西远大学的相遇即是他们两人的交叉。两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情感的纠葛,但是陈十三对他的情人黄老师(师生恋)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做到也取代不了的。 其次,我想,在小说中最幸福的一个人应该是钟书记了吧,这个一生只认识不足五百个汉字的人是村上的权威,他用中国最通俗的语言——家乡话向人们解释乡下人无法理解的唯物主义论:“世界是由东西(物质)组成的,东西是动弹的,动弹是有哈数的(规律),哈数是可以挖抓的(研究),挖抓后就可以照着做了”,当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和兴奋,因为我想起了我高中的政治老师也是这么跟我们解释唯物辩证法的。我想,一本书之所以能让人激动、兴奋并一口气读完,其主要的原因是读者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产生了某种

书中有言:“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乃有大师焉。大学之学,非学知识,乃求真理也”故大学应该限定学生人物,增加鸿博师儒之数额。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