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河西走廊上的魏晋壁画墓: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张子艺 时间/2015-08-09 11:09:2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广袤河西走廊的地面之下,有着一座座浩瀚的地下画廊。它是中原文化在少数民族冲击下退守一隅后与草原文化融合后的鲜明地域文化代表。

 

墓室外侧

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是指黄河以西至新疆以东的大片区域。

广袤河西走廊的地面之下,有着一座座浩瀚的地下画廊。它是中原文化在少数民族冲击下退守一隅后与草原文化融合后的鲜明地域文化代表。

但实际上,在上个世纪以前,它一直鲜为人知,被静静的黄土所覆盖。

它是甘肃独有的魏晋壁画墓,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

壁画内容再现当时的现实生活,有反映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气候等的实物资料。其中绘画方面的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全国人民熟悉的骑着马送信的中国邮政标志,就出土于此。 

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魏晋壁画墓

汉代以后,政治主权不全在华夏一族,而他族或以征服华夏族者而同化,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魏晋时期,战争越发频繁,特别是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先是大闹蝗虫,后来又发生瘟疫、战争。饥饿的人吃光了草根树叶以至于牛马毛,饿死病死的尸骨填塞河流,遮蔽田野,处处惨不忍睹。

中原望族或避祸南方,或者迁往更清净的地方,水草丰美远离战争中心的河西走廊,就成为许多大家族的选择之地,他们避祸的原则,给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河西走廊,带来了中原正统的儒学洗礼,儒学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在几百年的时间内,慢慢枝繁叶茂。

上个世纪在河西走廊地区发现的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就记录了这一特殊时期的汉文化的保留和变迁。壁画墓可以分为三个地区,敦煌地区、酒泉地区和武威地区。这正是名门望族向西迁徙后的大致分布图。

敦煌地区的西晋、十六国壁画墓的分布范围,是以敦煌为中心,包括瓜州、玉门以西在内的区域,这里有党河和疏勒河两条大河,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有水源的地方,也是一个绿草如茵的好地方,毕竟,靠着两条河的水源,勤劳的人们过得差不到哪去。他们将家族墓选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几百年的家族传承中,家族墓穴内的画面、丧葬规制向后世展示了汉代墓穴风格逐渐到晋的演变过程。

嘉峪关市附近的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漠上,散布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这处墓群就是魏晋到南北朝的三百六十多年中建造的,大漠上鼓起的一座座古墓,像大海中荡起的波涛点点。按照文物专家的划分考证,嘉峪关发现的壁画墓属于酒泉地区,还包括酒泉、高台、临泽、永昌等地区的发现,这些地域内壁画墓在面貌上基本上相同,应该是同一个文化区,相比敦煌地区的游牧文化,这是一个更加适合农业耕作的区域。

另外一个武威地区壁画墓则与酒泉、敦煌相差甚大,不仅墓葬规制上更加华丽,随葬品丰富,与魏晋时期流行薄葬的风俗不同,保存了较完整的汉代墓葬习惯。

听歌旅游喝酒吃烤肉 魏晋贵族的美好生活

魏晋壁画墓的重要价值中,是这么说的:填补了中国魏晋时期绘画艺术遗存的空白。当然除此之外,以绘画为主的壁画墓,对于研究者来说,可以从这些画面上看到当时身逢乱世的士人们避难在此相对安稳幸福的生活。有些壁画墓中绘制了庞大的官员出行队伍和军队在没有战争时开荒种地养活自己的情形,从这些画面来分析判断,这位墓主人应当是当地拥有部队的大族。

活跃在河西走廊上的贵族们在闲暇时候,不仅会声势浩大地出门看风景,像电视剧里的皇族一样去打猎,还会邀约三五知己,坐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吃着茶几上摆放的小茶点,捻着胡须听乐工演奏音乐或者舞姬翩翩起舞,这小日子过的,真是令人羡慕啊。没错儿,这就是壁画砖上绘制着的美好场景,这些具有浓郁写实风格的画作,也成为现代人了解魏晋时期河西走廊上生活的一面镜子。

当然,在河西走廊上,最具有本土特点的,除了狩猎之外,将牛羊肉穿在细细的签子上,手里蘸一大把穿满肉的签子在火炉上炙烤出来的肉串,是一直延续到当代的美食,这就是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烤肉。壁画墓里面专门有一组四格画,绘制了待宰的羔羊、串儿、烤肉的过程,这些都在甘肃省博物馆内已展出,想要看的观众们可以前往一睹究竟了。看来,无论是新疆的大串烤肉、红柳签子烤肉,还是流行在甘肃、陕西一代的小串烤肉的雏形都在于此,几千年过去了,许多过往都被泯灭,但是食物,在口唇交错间,一直流传至今。

中亚胡人壁画墓 河西走廊曾经的“国际范儿”

从上个世纪起,中国上海逐渐成为了一个相当具有国际范儿的城市,透过上海浓密的法国梧桐和法式精致的咖啡厅,人们对于法国、欧洲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如今走在上海街头,偶遇黄发蓝眼人种的几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城市,东西方文明,在此的交汇和互相影响不言而喻。

溯历史洪流而上,追溯到汉代以后,如今寂静的河西走廊上,也曾经是人声鼎沸的“国道”,中西文化交融,在这个通道上,也曾有一些绮丽的交融之美。比如说,在河西走廊上出土过的罗马首饰,比如说,眉眼迥异的胡人俑,甚至通过河西走廊前往长安的黑人,都生动了说明了此地的经济贸易发达了,来往商旅众多。

在张掖高台县出土的一座魏晋壁画墓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好奇心,按照以往的经验,壁画砖上面绘制的都是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或者是向往着的升天后的生活,但是在这座墓室内,文物研究者看到了一个浓眉大眼的中亚胡人在摊位前卖肉的场景,这个发现使考古人员意识到,也许这位墓主人的身份相对而言比较特殊,比如说,他不是中国人?随着研究发现的深入,在其他的壁画墓上再次发现了关于祖先的画像,这些画像上同样具有浓郁的胡人特点,平心而论,没有哪个中国人会在自己的墓室内供奉别人家的祖先,根据这些综合的内容判定,这座墓室内的墓主人身份呼之欲出。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把自己的墓穴建造在河西走廊的张掖,而且墓穴内的设置依据了当地的风俗,这是什么原因?

原因很简单,他已经在此定居多年,职业也许是墓室内壁画墓上的卖肉者,也许是其他。他的生活习惯或者死亡观念已经被当地民众同化,也许还娶了当地的女子为妻,因此在去世后,他的子女,以最孝敬的方式,为他建造了墓室,还邀请了画师,为自己的父亲,在墓穴内绘制了具有当地风格但有个人特点的壁画,祈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过得安稳惬意。

水草繁茂去狩猎 这里曾经是一片绿洲

在网络上流传的数量不多的魏晋壁画墓中,有一幅画上面绘制的内容与人们印象中寂寥的河西走廊大相径庭。画面上绘制着一对青年男女,女子提篮采桑,男子拿着弓箭站在另一侧,这幅画面,被视为描绘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男耕女织的安定生活。采桑养蚕织成丝绸,这是人们看到这幅画面的第一感受,那么,这幅画可以视为当年的河西走廊实际环境的写照吗?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魏晋壁画墓研究者郭永利说,大多数魏晋壁画墓都是家族墓,里面绘制的内容都差不多,而且这些内容最早是由中原带来的,这种采桑图是在中原墓室内很常见的画面,因此也许是绘制“模板”内容,并不能如实反映当地生活。

那么魏晋时期甘肃河西走廊上的环境究竟如何呢?是连片的戈壁还是丰茂的绿洲呢?郭永利说,壁画墓上有很多独具当地特色生活写照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视为当年生活的真实反映。比如说壁画墓中最常见的马群,马匹膘肥体壮,还有牧羊图,一个人赶着一群羊吃草,有些画面上绿草依稀可见,这些画面基本可以判断当地的生态情况。同时,在汉代刘彻打通西域时,史书上对于此地的记载也是水草丰美的一片好马场,可以说,在几千年前,河西走廊上的生态环境相当好。实际上就算到了近代,虽然沙漠化加剧,但是在水源地,还是一片好风光。此前,张掖籍导演李睿珺在高台拍摄改编自著名作家苏童作品的电影《家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就引起大家熟悉的南方作家苏童的惊异:“这里的地貌竟然就是我记忆里童年的南方。”电影在意大利展播后,国外观众亦惊叹于甘肃竟然有如此婉约的湿地,其实根据魏晋壁画的显示,曾经的河西走廊,可比现在秀丽多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