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寻觅敦煌——调研敦煌石窟修复保护工作现状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5-08-31 21:30:5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2015年8月30日共同的意愿让7位来自两所高校,三个院系的同学放下他们专业间的不同走到了一起,来到丝绸重镇——敦煌开始他们为期8天的精彩之行。

采访敦煌佛学书画院高峰院长

采访文物修复专家李菱至老师

合影

敦煌研究院院史展览馆

莫高窟前合影

“敦煌石窟修复初探”支队是由清华大学人文4同学发起的调研我国灿烂文化遗产敦煌石窟修复现状的实践支队。支队以“调研敦煌石窟保护与修复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为主题。2015年8月30日共同的意愿让7位来自两所高校,三个院系的同学放下他们专业间的不同走到了一起,来到丝绸重镇——敦煌开始他们为期8天的精彩之行。

要探究石窟修复情况当然要先熟知石窟本身。敦煌石窟以莫高窟最为著名,最具有研究价值。实践第一天,支队全员花费半天时间参观了莫高窟遗址、莫高窟博物馆、莫高窟数字展厅。目睹了遗迹的精美绚丽,对石窟的内容和来历有了细致的了解。当日,支队有幸采访了参与壁画修复的一线专家李菱至老师。通过李老师的介绍和他提供的相关资料,支队成员了解到李老师所在的敦煌研究院是敦煌石窟修复的主要实行单位和敦煌研究院近些年对石窟修复所开展的具体工作。

石窟修复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更需要一腔热情,去克服文物保护的困难。敦煌石窟现在面临着旅游热的干扰、干旱气候的影响、地质灾害的防治等多方位困难。据采访,敦煌研究院均有相应完善的应对措施,同时这些年的石窟修复已经从常书鸿先生的“抢救性”阶段过渡至了“预防性”阶段,“不干涉”的修复原则更显敦煌石窟保护的科学性。

敦煌石窟有大有小不仅限于莫高窟,其它石窟虽然知名度不高但研究价值也不可小觑。因此对莫高窟保护修复有了详细的走访调查后,该支队开始了对另一个相对规模较小的石窟——西千佛洞的调研。西千佛洞修建时间早于莫高窟,因而所受破坏更为严重,保护措施落后于莫高窟,但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化遗产,需要受到更多重视。

考虑到敦煌石窟近年来越来越受大众关注,许多非官方机构的画家、佛学家也为石窟保护做着个人的努力,此次调研清华大学支队特别围绕两条线开展:一是官方保护修复,另一条是民间保护修复。官方保护调研的主要对象是敦煌研究院,而民间保护由于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等原因支队的调研不能全部涉及,因此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组织——敦煌佛学书画院进行探访。其中,书画院院长高峰老师为支队成员详细介绍了石窟壁画临摹的过程和意义,以及石窟所代表的佛学内涵。

同学们经过8天的敦煌之行对这个西北小城市有了新的看法,更是亲身受到了敦煌文化的震撼,认识到了青年学子运用所学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真谛。

总结来说,敦煌石窟修复面临着来自旅游发展压力和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多重压力,面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官方有敦煌研究院这样有组织、有实力的机构,民间有佛学书画院这样有热情、有信仰的团体。保护敦煌石窟、弘扬传统文化,他们一直在路上。而我们,也更有信心面对敦煌的未来,更多人,将会带着更加崇高的目的去往那片令人向往的土地。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