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州老人李家桢贷款自费出版了9册《兰州通》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靳发勇 时间/2016-02-16 10:05:1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走在兰州的大街上,人们可能会看见这样一位老人,他背着相机,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看着街边建筑,时不时停下来拍摄两张照片。

李家桢(左一)和家人

走在兰州的大街上,人们可能会看见这样一位老人,他背着相机,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看着街边建筑,时不时停下来拍摄两张照片。他,就是16年来两次抵押房产,贷款自费出版了9册《兰州通》的老人——李家桢。

走进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时刻被一摞摞文稿和一件件表彰奖励震撼,也时刻被一串串笑声与无处不在的和谐包围,时刻被每个家人乐于奉献的精神与细致入微的孝道感动。

梦想——从退休开始起航

李家桢是静宁县人,1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后来,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人辗转来到兰州,依靠给有钱人家洗缝衣服把他们拉扯长大。上世纪70年代,李家桢招工到甘肃省林产工业公司,从此端上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他的妻子何金环,就是看到了这点优势,以当时流行的“裸婚”方式嫁给了他。由于没有工作,何金环四处打零工贴补家用。就这样,这个单职工家庭,在平淡中过着质朴的日子,其乐融融。

在1996年,这种平静被打破了。李家桢从甘肃省林产工业公司内退,每个月仅领着200元的生活费。为了生活,李家桢与妻子开始摆摊。西关十字、南关十字等繁华地方都曾留下他摆摊的身影……

然而,机会总在身边,却总驻足于有心的人。李家桢经常会遇到外地人询问兰州名胜古迹及旅游景点,交通、餐饮、就医等方面的问题。久而久之,他萌发了编写兰州通的愿望。

2002年,他的第二版《兰州通》因没有刊号,被定为非法出版物,这意味着他两年的辛苦白费了,等着书籍销售后还账的愿望破灭了。为了能够正常出版《兰州通》,他拆掉了家里的暖气片,只是因为可以节约冬天的暖气费;他两次抵押了房产,贷款办理各种出版手续,终于,《兰州通》和兰州旅游地图可以正常出版了。如今,10多年过去了,李家桢的《兰州通》已经完善到了第九版。他默默付出的事迹也被各类媒体报道了200多次。凡人善举、兰州好人、道德模范等一系列荣誉早已经让众多的百姓记住了这个平凡而高尚的老人。

幸福——在苦乐中延伸

走进李家桢家里才发现,他的日子并不与他在兰州人生活圈的名气相符。40多平米的公房,简陋的家具,从亲戚家搬来的沙发,去年才新装的暖气片。

老伴何金环今年62岁了,伴随着李家桢共同走过了44年的岁月。“我的梦想就是有一间能洗澡的卫生间。”她说。去年亲戚们看她家的日子太过寒碜,掏钱并鼓励她将家里简单收拾一下。于是她将墙壁刷了白,厨房贴了瓷砖,并狠下心花了900元买了一组暖气,利用政府“三不管”楼院整治的有利时机,终于接通了暖气。可卫生间依然没有装修。她明白,虽然李家桢为了出版《兰州通》和兰州旅游地图册,已经花费了50余万元。可为了改造厕所,花费2000元他都不愿意。

其实,对于李家桢编撰《兰州通》,何金环也经历了反对、理解和支持的各种心路历程。“人总得有梦想,总得有追求,而编撰《兰州通》就是老李的梦。”何金环说。

生活——和谐缔造的一曲赞歌

可不管再忙李家桢也不忘照顾年迈的老母亲。“老人家年轻时受的苦太多了,我们尽自己的力量让老人生活快乐一些,不然亲朋好友会唾骂!”李家桢说。从前年开始,他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了。何金环就每天专门负责老人的一日三餐,他母亲喜欢吃软、烂面食,每次都要给老人单独做饭。

这两年兰州举行马拉松长跑,李家桢推着车子让母亲到街边观看。一次,李家桢推着车子带母亲来到东方红广场,正好有许多书法家现场义卖。一位书法家看到李家桢后颇为感动,免费为老人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寿字。有一次,李家桢从兰州新区回来,给家人讲兰州新区的见闻。老人听了也很高兴。从解放初的兰州讲到如今兰州的变化,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李家桢灵机一动,决定带母亲去兰州新区看一趟。于是,在新区的二号湖、管委会大楼、牡丹园都留下了一家人幸福的笑脸。就是因为孝道与和谐,李家桢的家庭获得了甘肃省首届“四世同堂”金奖。

自从被评为“兰州好人”后,李家桢的平台更大了。如今他已经筹建了兰州好人协会,并被推举为法人会长。他的梦想就是将兰州市评选出来的“兰州好人”、道德模范等聚集起来,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弘扬正能量,扶危济困的民间团体,组织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为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