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大云寺景区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城北新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在泾州敕建了泾州大兴国寺,建舍利塔、地宫,用石函供奉佛祖舍利。公元690年,唐武则天敕令各州修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兴建泾州大云寺,于公元694年把原塔基下的14枚佛祖骨舍利用鎏金铜匣、金棺银椁、琉璃瓶盛装后重新放入地宫,并建塔供奉。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大云寺毁于洪水。
泾川曾三次出土佛舍利,依次为1964年发现隋代大兴国寺、唐代大云寺供养佛祖舍利;1969年发现的北周宝宁寺供养佛舍利;2013年发现的宋代龙兴寺瘞埋诸佛舍利两千余粒并佛牙佛骨。特别是1964年出土的五重套函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称泾州大云寺地宫和舍利石函中的金棺银椁,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引入佛教,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是佛教汉化的标志,在佛教考古学上具有断代意义。
专家认为:泾川佛教文化“历史久、长廊长、文化价值高”,泾川是佛教东渐的桥头堡,与敦煌佛教文化遗产形成“西有敦煌、东有泾川”的发展格局,尤其是三次出土佛舍利,“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被誉为“华夏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供养中心”,是仅次于敦煌的佛教艺术宝库。
为了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旅游产业开发步伐,县上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资、分期实施、分步推进”的思路,2007年8月在古泾州大云寺原址开工建设大云寺,先后建成了中心区藏经楼、舍利塔、卧佛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钟楼、鼓楼、东西碑亭及接待、管理、服务三个中心和前区广场、影壁等主体工程,配套实施了内部装修、中心区安防及给排水、输配电、绿化亮化等附属工程。2013年农历5月12日,借助佛舍利千年一现的重大历史机遇,成功举办了大云寺佛舍利安奉法会,大云寺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