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到马蹄寺之前我一直认为山西恒山脚下悬空寺是很绝妙的建筑物,但是当我站在马蹄寺的前面仰望着它时,瞬间就觉得悬空寺和它比起来简直就差远了,至少在气势上,经幡背后的马蹄寺修建在这样一个绝妙高度,很难不被它震撼到。
在这样的一个季节去马蹄寺已经没有了班车,只能从张掖市区包车前往。这一路荒草笼盖四野,了无生机,大地仿佛已经进入了冬眠期,万物沉睡在冰封之下。
马蹄寺位于祁连山脉的临松山下,抵达马蹄寺景区后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司机开始在暖气中呼呼睡去,我却走进了呼啸的寒风之中,全副武装好自己以后,便开始沿着台阶游览北山石窟景区。其实知道马蹄寺的人并不多,自从看到它的照片以后,就觉得一定要亲自去这么偏的地方走走,而现在,我来啦。
马蹄寺修建于1600多年前的北凉时期,最早是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变成了藏传佛教的寺院,从如今石窟前面的五彩经幡就可以看出来。参观前还一直以为石窟应该会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一样很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后来才发现其实石窟里面破坏的很厉害,尤其是在十年文革期间,几乎是毁灭性地给了石窟一击,着实遗憾。
上去之前先把最底层的两个窟参观一下,一是站佛殿,一是马蹄殿。站佛殿里面几乎已经没有残存的完整塑像了,只剩两侧的佛龛中还有依稀可以辨认的盘腿。主龛的位置挂了一幅唐卡,遮住了后面,倒是大殿门口竖立着一座现代化的站立佛像,与大殿的名字相呼应。
马蹄寺的镇寺之宝就在马蹄殿之中,传说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天马下凡时将一只蹄印的神迹留在了这里,所以寺院就叫做马蹄寺。如今马蹄殿中已经将马蹄印用玻璃箱保护起来了,不过作为游客,在相信传说的同时,其实难以辨别所谓马蹄神迹的真伪。
由于知名度太小,参观的游客太少,估计景区也没有太多的经费来对石窟进行维护和修缮,里面的壁画和塑像都破坏得比较严重。
如果说北山石窟是马蹄寺景区的精华,那三十三天石窟就是北山石窟的精华了。之前一直很好奇三十三天的来历,后来搜了一下资料才明白其中的含义:在佛教里面,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四方各有八个天城,加上中央帝释所居住的天城,一共三十三处,因此天界为三十三诸天所居,由此可见在三十三天石窟修建的时候,其地位之神圣。
进入三十三天窟里面以后,里面的楼道很曲折,必须要很小心的通行,有些地方还很窄,只能单人通行,好在一路都没有发生“错车”的局面。
三十三天窟的中层有好几个窟,每个窟里面的布局和造像都差不多,而且看起来更像是后来才摆放进去的。比楼下的窟更严重的是这里的墙面有很多游客的涂鸦乱画,不过回想着整个景区里面唯一的一个工作人员就是检票员,而且还是在票亭里面睡着大觉,所以这些游客自然有了机会到处写上“到此一游”的大字。
站在石窟的中层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石窟最顶层的两个天窗,绝妙之处让人叹为观止。
过了石窟的中层以后,继续往上层走去,这一路的通道更窄,感觉像是在地道里面,必须全程猫着腰才能通行。从石窟的外观上并不能看到里面的通道,走在其中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精湛的技艺,在巨大的山体之中修建出了这些感觉上充满机关的密道。
三十三天石窟的最高层就是救度佛母洞了,也就是从外观上看最高的那两个天窗,其中大的天窗里面是救度佛母洞,里面供奉着藏传佛教圣救度佛母的主尊——绿度母的塑像;旁边稍微矮一点的天窗里面算是救度佛母洞的窟中窟,有狭窄的楼道相通,里面供奉的是白度母。
从三十三天石窟下来,往景区大门走去,山脚下有一个千佛洞,虽然规模较小,但是整体风格和三十三天石窟类似,绝妙程度完全不输前者,可以说是迷你版的三十三天窟。
通往药师殿的道路简直绝了,几乎是垂直的,需要手脚并用地踩在和拉住石壁上的凹槽才能够上行,几乎已经到攀岩的难度了。
离马蹄寺的时候,太阳已经西下,拂在脸上的寒风似乎又低了几度,四周仿佛又变得更加萧瑟寂寥,于是赶紧上了车,在沉浸在暖气之中。绿度母面带的那一抹微笑依旧留在我的心中,挥抹不去,让人觉得安详,我并不算是一个信佛的人,只是怀揣着一颗再平静不过的心,去寻找那些流传了千年的灿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