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彩扎灯笼最后的传人:甘肃平凉老艺人温存林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6-02-19 11:20:0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温师傅有一套压制莲花花瓣的制灯工具,据说是从他爷爷手里传下来的,到温师傅这已经是三辈人了。

新年的花灯

温存林是平凉温记彩扎灯笼的第三代传人,从小耳濡目染习得制作彩扎灯笼的技艺。温师傅今年67岁,做了近40年彩扎灯笼活计。做灯笼使的家什儿,在他爷爷那辈就已经有了,可以想见温记彩扎灯笼的历史。每年春节前夕,温师傅早早地就开始做灯笼了,从染纸到糊纸,全是他一个人的活儿。去年,他一共做了180盏灯笼,不到一周时间就卖光了。然而,随着温师傅年事已高,与其他传统手艺人一样,彩扎灯笼技艺后继无人,正在一步步走向没落。

重回童年有一种回忆叫“猴擀面”

温师傅非常愿意介绍彩扎灯笼及其技艺。“今年做得最多的是‘猴擀面’,一共做了20盏灯,因为今年是猴年,想着大家都会喜欢!”温师傅说。一间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小客厅里,被灯笼挂得满满当当,有温师傅最得意的莲花灯,也有最难做的西瓜灯,还有温师傅创作的新品——甲甲虫灯。

在这些灯品中,记者最熟悉的是莲花灯和猴擀面灯,因为孩提时家里大人都曾买来掌过。在许多平凉人的记忆中,猴擀面灯是彩扎灯笼中的经典造型,不仅是因为它深入人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具有一定娱乐性。温师傅先将竹篾圈成圆环状,三个圆环状竹篾构造出金丝猴的身体。基本形态框架打好后,开始糊纸,再在纸上着以金色的梭状材质,成为金丝猴身上的绒毛。金丝猴的手被头顶的一根细绳控制,只要掌灯人稍微一摇晃,猴子的手就会做出“擀面”的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发笑。

关于灯笼,有句谚语:正月十五打灯笼——照舅(旧)。于是,很多小孩子在正月十五当天,都会缠着舅舅给自己买一盏灯笼。掌着灯笼游览夜景,是正月十五的传统习俗。然而,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这个传统早已不复存在。因为,没有一家用工单位会将假期延续至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所以,过正月十五的人越来越少,掌灯笼的人也越来越少,做彩扎灯笼的人更少。

一心一意买灯送蜡成为老规矩

温师傅自打从平凉市红旗印刷厂退休后,每年正月都会制作、销售自己做的彩扎灯笼。温师傅卖灯笼有个老规矩,每卖一个灯笼一定要送一把蜡烛。在他家小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册日历,在“11月1日”处有一笔浓重的勾画印记。温师傅说,他去年是从11月1日开始制作彩扎灯笼的,现在屋子里已经有大大小小的灯笼180盏。温师傅制作彩扎灯笼先难后易,先做最难扎的西瓜灯,其次是甲甲虫灯和金蝉吐宝,再其次是石榴和长寿桃灯,最后才是猴擀面灯和莲花灯及长毛兔灯。

一些灯,温师傅一丝不苟地沿用传承下来的手法制作;而另一些灯,却已变得不那么传统。以金蝉吐宝灯为例,在温师傅父亲那一代,金蝉吐宝灯的形态框架是分为身体和嘴巴两部分,最后再组合连成一体。但到了温师傅这里,金蝉吐宝灯变成了身体与嘴巴“合二为一”,但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温师傅每年制作彩扎灯笼前,都会给自己列出一份名单:莲花、猴擀面、长毛兔、长寿桃、石榴、金蝉吐宝、甲甲虫……这是猴年制作灯笼的品种,金蝉闹莲灯的寓意很好,但由于制作工序繁杂,他今年只少量做了几盏。

后继无人老手艺人的“沉默”

由于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不够,当下的年轻人变得对祖宗传下来的节日不再感兴趣,而是一味地追逐一些洋节日。传统节日日渐式微,抑或是在各种因素下显得越发没有仪式感,就像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在记者小的时候,还能见到很多人掌灯夜游的情景,孩子们都拎着精致小巧的灯笼。时下,人们在硕大的灯箱前拍照留影后纷纷散去,早已失去了古人过上元佳节时的风韵。

没有市场,掌握制灯技艺的民间手工艺人就变得很“沉默”,像温师傅这样还在坚持做彩扎灯笼的老艺人已不多。“每年多少做一些,有人要就卖,如果没人要,就算给自己过节添个景致,看见这些灯笼我也开心。”温师傅说。从这几年卖灯笼的状况不难看出,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彩扎灯笼还是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喜爱。春节期间,温师傅每天清晨出去带二十多盏灯笼,有时候早早就卖完,还得再回家拿几次。

温师傅回忆,他的父亲年轻时曾做过一条身长一米多的金鱼灯笼,用竹竿撑着,人走起来时,金鱼就像在水中游动。因为那时候,平凉人还遵循着掌灯游百病除的习俗,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遵循这个了。

温师傅有一套压制莲花花瓣的制灯工具,据说是从他爷爷手里传下来的,到温师傅这已经是三辈人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