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张世福,是我甘谷老家的一位堂哥;他,是一位资深却有深远影响力的民间艺术家;他,自幼酷爱书法,雕刻和绘画艺术且对这种艺术的追求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于1938年8月1日,出生并成长在甘肃省甘谷县金山乡水家岔大队阳屲村;他,从1958年11月就职于兰州通用机械厂,曾任兰州通用机械厂工会副主席十余年,直到1998年8月退休后一直从事专业的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的创作。
在我的记忆里他一直在兰州土门墩住,也很少回老家。我从村里的一些长辈那里得知,他自幼就酷爱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对书刻与书法绘画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很多时,他在雕刻中竟然连饭都会忘了吃。单位上的人都在暗地里叫他为“画痴”。有些村民甚至是从内心深处鄙视这种超越常人的爱好,认为那是“疯子”的举动,是“海市蜃楼”美梦,更是“大海捞针”的事情。在他们的心里,只有早出晚归的在庄稼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才是一个很好的庄稼人,才会被人称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爱农的庄稼人。而大哥追求艺术的行为在村里很多不懂艺术的人眼里那就是扯蛋,是煞费苦心没有结果的事情。
确实,要从一个人的爱好上面找一碗饭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找的到的,它是需要常人无法拥有的意志和坚持,还有确实具有那超人的艺术天赋才能实现的!而我的大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放弃,不抛弃,坚持到底,对绘画,书法,雕刻艺术的追求也是孜孜不倦的,在他的心里,绘画,书法,雕刻艺术就是他的生命。他也经常还和单位里的同行因为某个画家的某一幅画而争的面红耳赤,尽管很多人并不认同他的看法,可是,他还是有自己的观点的,通过村里长辈人们以及他们单位上熟悉识他的人得知,不管是在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他都会年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从未间断对这种艺术的追求,他利用工作之余,不是研读绘画、书法、雕刻等方面的书籍就是自制刀具,然后购买材料,接着进行下料,再进行刻字、刻画,最后对雕刻后的作品进行抛光,他还自制了宪章大约有200余个。主要有铁、铜、东北玉、铝合金、鸳鸯玉、青天石、也刻各种木质、塑料制品等材料的玉。
他尤其是对金属板上手工刻写堪称一绝。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内美术大赛并获奖,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兰州分院理事,甘肃省书画研究委员会创作委员,甘肃省美术协会委员,兰州市美术协会理事,兰州通用机械厂书画联盟副主席,实力派美术工艺师。
其主要作品如下:一、雕刻艺术:1.5mx800cm《千字文》;3mx300cm的《雕刻八十七神仙图》;50-100cm的《墨盒》;《不绣钢马刀上刻龙》;《武术刀剑刻字》;《武术刀剑上刻龙》;二、绘画艺术:(国画·生宣)《仿五牛图》;《八十七神仙卷》;《百子图》;《飞马》;《各种菩萨》、《燃灯古佛受戒于释迦牟尼》;《临摹徐悲鸿的马》;《姚迪的马》;各种《美女》;《花草》;《牡丹》等等。三、书法艺术:临摹《王羲之的十八格》;《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草书千字文》;《岳飞临摹的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岳飞临摹的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等等。
张世福部分作品
他的确是我们整个甘谷县,不!是天水地区,兰州地区乃至甘肃省的一位影响深远的难得的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家,他的作品确实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人看来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深受广大绘画,书法,雕刻艺术爱好者的喜欢,认同。
在我们甘谷县,很多人都收藏他的作品。可他本人还是很谦虚,从不自满自足。记得就在今年春节期间,他是在甘谷老家过的年。我得知他回家的消息后,专门到他家探望过他,他对我说的那些话我一直记忆犹新。
记得他对我说:“小弟,任何一门艺术,我们都不能自满自足,更不能自我封闭,自高自大,我们需要和更多的爱好者们去共同交流、研究,探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其所长,弥己所短,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听着听着,我陷入了一片沉思中。
大哥说的对,我们对各种艺术的追求,确实应该如此,这条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而今,大哥已回兰州数月,而我也好久没有见过他了,确实也很想念他,不知他身体是否还安好?我盼望有时间我们能再相聚,一起共同探讨艺术之精髓,我更很怀念他的画,栩栩如生就像刻在我心里一样,让我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