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岭下类型彩陶瓶
石岭下彩陶博物馆是一处刚刚开馆的民间博物馆。
该馆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距离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石岭下遗址仅仅一公里。多年来,在彩陶界享有盛名的“石岭下类型彩陶”就出自石岭下遗址。
眼下,这座博物馆只是初具规模,不过它保护、弘扬、研究石岭下类型彩陶的“野心”却非那仅仅五百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所能“安放”的。
1.开馆
2015年12月23日,王琦荣的石岭下彩陶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正式开馆。
没有张灯结彩的盛大仪式,只有王琦荣的几位好友从兰州赶了过去,算是给捧个场,并作为博物馆的第一批参观者。
博物馆就在武山县城,一栋6层高的楼被它占了3层,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王琦荣介绍馆里的藏品有500多件,主要以石岭下类型彩陶为主之外,但也有其他时间段的彩陶,而且还是一个呈现彩陶发展的完整体系。“从仰韶文化到石岭下、马家窑、马厂、半山再到齐家和沙井。”
200平方米的整个一楼是个多功能厅,除去一个会议室以及武山县文化产品展示区之外,最吸引参观者眼球的就是一处历史场景复原区域。
“整个博物馆有两个这样的复原沙盘,位于一楼的沙盘复原了五千年前人类在石岭下的居住环境。还有一个沙盘在二楼,复原的是五千年前石岭下的自然地形和地貌。”王琦荣说这两个复原沙盘都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原本找了几个农民工,可他们做了几天也做不出来,说太难了,没有办法,只有我自己动手了。”王琦荣是个搞绘画的“画匠”,不过为了建这个博物馆,少钱少力的他也是给逼急了,连泥瓦匠的活也自己上手干了。“这个活我自己动手干倒是省下了不少钱。”王琦荣为此很是自豪。
像这样为了筹建博物馆被逼出来的“技艺”,王琦荣还有一手,那就是彩陶修复。
现在即使他手中只有一块陶片,在七八天的时间里,他会让这块陶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完整的器物。在王琦荣的这个博物馆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修复品。其中一个石岭下类型彩陶罐是王琦荣偶然得到的一块陶片,他根据自己多年来对石岭下类型彩陶的研究经验断定,这是一个标准型的石岭下类型彩陶,他极想见识这个器物的“真容”。为此,他多方打听到张掖路隍庙里有彩陶修复的,跑过去一询价,上万元的报价直接就把他“吓住了”——“我一想,手里有那么多陶片,如果都靠别人修复,那不是个天文数字吗?”
后来,他就自己琢磨着上手修复,就从这一块陶片开始,他用的修复材料有石膏,也有水泥,难得的是,王琦荣可以根据一块陶片推断出器物的器形。最后,这一块陶片在他手中被修复成了一个彩陶罐。王琦荣记得博物馆开馆的那天,省文史馆研究员漆子扬教授,省文史馆研究员、著名篆刻家钱墨君几个朋友都被他的修复技艺震惊了。即使展览器物的展牌上明确注明“修复”字样,他们似乎还是不太相信。还有一个修复物是个陶盆,之前得到的残片只剩原来器物的三分之一,而且没有底。“没有底,就很难推算器物的高度,最后,我从残片的仅存的一个边角处的一点点高度,推算出整个器物的高度,然后经过制作模型等多道工序最后完全修复了。”
2.溯源
从武山县城一路向西约一公里处便是石岭下遗址。
王琦荣是武山人,他家的村子距离石岭下遗址也就几里路。他的博物馆里的那两个沙盘展示的就是遗址的风貌,当然是五千年前的。
考古资料记载,石岭下类型的遗存主要分布在渭河、葫芦河流域,以及西汉水、洮河流域,甚至到青海的东北部一带,其中心区域在今天武山一带,现被称为石岭下遗存的主要是指师赵村、西山坪、罗家沟、甘谷灰地儿、王家坪、渭水峪和静宁威戎镇及附属在石岭下遗址周边的大坪头、东汉坪、改家口、何家沟、石滩坪、付家门、咀头等遗址。
王琦荣在复原石岭下人类居所的沙盘中,在那个地窝子式的房子里特别复原了一个火坑,此外,火坑里还有几个修复的陶罐。房子的四周,王琦荣和当地的几位画家朋友们绘制出了有着蓝天、绿树、青山的大型壁画,试图与五千年前石岭下人类居住的那所房子一起营造出些许新石器时代的气息。事实上,在武山县就有两个石岭下村,当地人说起石岭下遗址时,都会加上一个周家石岭下村,这是因为住在这个村的几乎都姓周。进入周家石岭下村,一眼就看到有一条已经干了的河沟,当地人叫它甘石沟,这一条干沟将整个石岭下村分为东西两块,西边那一片大面积的平地被叫做西坪,东边的叫东崖。现在村民都住在东崖。
早几年跑遗址的时候,王琦荣就听到周家石岭下村老人说起过: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曾有考古学队来此考察,据说当时有三个人,他们在村边挖出了彩陶。后来县上立了个碑,而挖出彩陶的那块空地也就做了村子里的麦场。考古队走后,村民在村子西面山上也曾经挖出来很多碎陶片。
“现在,那块碑早不见了,挖出彩陶的空地也成了垃圾场。”王琦荣说眼下立在干石沟河床边的“石岭下遗址”这个碑是2011年省上文物部门重新立的。
后来,经过查阅资料王琦荣才知道,周家石岭下村老辈人口中的那次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考察,说的是1947年北京大学教授裴文中来甘肃考察之事。在《20世纪甘肃考古的回顾与展望》中有这样的记述: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我国的一些田野考古学家也曾到西北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也有一些重要发现。其中尤其夏鼐和裴文中的贡献最大。1945年夏鼐在临洮寺洼遗址进行发掘,命名了马家窑文化并确定其相对年代。1947年到1948年,裴文中等人考察渭河流域、西汉水流域、洮河流域、大夏河流域和河西走廊的史前遗址,在洮河流域和大夏河流域调查23处,在渭河流域调查67处,在西汉水流域调查24处,在河西走廊调查了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沙井文化遗址。通过调查这些遗址,获得了有关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的丰富材料,对进一步认识甘肃史前文化的面貌起到了促进作用。
早前,王琦荣读到一本书《安特生评传》,作者刘大有是他们天水老乡。他说在这本书中记录了一次早于裴文中他们20余年的对石岭下的文物考察。“往往说起对石岭下遗址的发掘,多认为是裴文中那一时期,实则应该是白万玉在1924年进行的那一次。”多年来关注石岭下类型大发掘时间,王琦荣个人一直坚持这一说法。“那一年夏天,安特生途经天水,因各种关系没有逗留,他去兰州后派助手白万玉来天水考察,考察了天水的武山、甘谷一带,发现了石岭下古遗址。石岭下挖掘出来的彩陶被命名为‘石岭下类型’。自此,石岭下彩陶闻名天下。据说,白万玉考察了石岭下之后,又考察了秦城区七里敦、罗玉沟、礼县的白蛇坡等地后才回的兰州。”
“这位白万玉先生就是发掘定陵的总指挥,他是我国了不起的文博专家之一。”王琦荣说他曾听老辈人讲过,白万玉在石岭下村发掘出彩陶后还修复过几件,只是现都已不知下落。“不过,现在武山县博物馆倒是有三件修复器物,不知道是不是白万玉先生修复的那几件?说起白先生,那可是彩陶修复高手,据说白天发掘出的彩陶,他晚上就可以修复好。”
《安特生评传》有一句记述:安特生曾对石岭下类型彩陶予以很高的评价。王琦荣对这一句话早已烂熟于心,只要说起石岭下类型彩陶,他会多次重复这句话。至于具体的评论是什么,王琦荣则直言“这个就不知道了”。不过,他记得省博物馆原副馆长张朋川在他的《中国彩陶谱》中对石岭下类型彩陶评价:“它是马家窑文化的祖型。”
《20世纪甘肃考古的回顾与展望》记载:19世纪中叶以来,一些国家的“考察队”、“探险队”相继以科学考察的名义进入我国西北地区进行活动。20世纪初,这种活动达到高潮,甘肃也是这些外国探险家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其中发现较多、影响较大的有安特生、斯文·赫定、伯希和、贝格曼等。1923~1924年,瑞典人安特生在甘肃境内调查了大约50处古代遗址,收集大量的陶器、石器等遗物。
3.保护
博物馆二楼是集中展示彩陶的专业展厅。此外,就是一些彩陶喷绘照片。这些照片是王琦荣搜罗流落于全国各地以及民间藏家手中的石岭下类型彩陶。
这其中有一张高60厘米左右的彩陶瓶喷绘,尺幅大之外,最重要的是彩陶瓶上的图案令人侧目。彩陶瓶上图案是鸟纹,下面是鱼纹。
“石岭下类型彩陶主要颜色是砖红色,其烧制的技术达到彩陶文化的鼎盛时期,陶质细腻、硬度高,做工精细,与仰韶文化庙地沟类型大体一致,与后来的马家窑的橙黄色有所不同,这说明与仰韶文化庙地沟类型的密切关系,石岭下类型的陶器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多以单独个体的纹饰出现,中期是在原有的基础出现变形扩张,将鱼纹和鸟纹混合与一体的现象,晚期开始出现鱼纹和鸟纹概括成几何化的现象等。这一器物属于石岭下类型中期,早期是鱼纹在上,鸟纹在下。”早在2008年,王琦荣在上海博物馆见到了这一彩陶瓶实物,这也是他第一次知道石岭下类型彩陶这个名称。“当时上海博物馆陶瓷馆举办陶器展览,对陶器按照时间的早晚进行排队展示,排在队伍首位的居然就是这个来自我们武山的彩陶瓶。”王琦荣说他连续看了好几遍器物展牌,深怕自己看错了,那个展牌上的说明文字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名称一栏是:石岭下彩陶;产地一栏:出土于甘肃武山。”那件彩陶在王琦荣眼中就是石岭下类型彩陶的代表,他怀疑那是出土于1947年前的东西。
王琦荣说,石岭下类型的器物主要有盆、剑口钵、灌壶瓶等,在纹饰方面先后有圆点型、鱼纹型、鸟纹型、弧线纹、三角纹、蛙纹等,与仰韶文化庙地沟基本相似,在绘制纹饰方面是有着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器物相比少些,其主要的原因是一直没正式的发掘,再加上缺失调查采集。在1947年裴文中考察之后,1958年、1966年官方分别对石岭下遗址进行过复查。
有时候王琦荣觉得很矛盾——对于遗址,他希望更少的人知道,以免遭盗采。另一面,他又希望知道石岭下彩陶的人越多越好,就像马家窑彩陶那样,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家乡这一块文化宝贝得到更大力度的保护了。费钱费力地建这个博物馆,他就绷着一股气,因为让他想不通的是,即使是从石岭下出来的人,倘使问“石岭下彩陶或石岭下类型”这样的问题,多都会摇头,什么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