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敦煌地接西域,壁画中西域各族的人物较多。衣冠佩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哪怕是小小的荷包既能反映出不同的民族特色,还能显示出民族间的互相交往。
荷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荷包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等;荷包的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
荷包的前身叫“荷囊”。荷者,负荷;囊者,袋也。所谓“荷囊”,就是指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袋。因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毛巾、印章及钱币等),只能贮放在这种袋里。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称“持囊”或称“挈囊”。以后渐渐觉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将它挂在腰际,并形成一种制度,俗谓“旁囊”。制作荷囊的材料,一般多用皮革,故又有“鞶囊”之称。人们所佩的鞶囊,一般悬挂于革带之下。原为西域少数民族骑士所用,南北朝以后传入中原,亦为汉族采用,并被列入服饰制度。据《隋书·礼仪志》:“鞶囊……今采梁、陈、东齐制,品级尊者,以金织成,二品以上服之。次以银织成,三品以上服之。下以綖织成,五品以上服之。分为三等。”唐代放官印、鱼符(龟符)的佩袋与状细物的佩囊分开使用,据《旧唐书·五行志》:“上元中为服令,九品已上佩刀砺等袋,纷帨为鱼形,古代衣食住行敦煌结帛作之,以鱼像鲤,强之意也。则天时此制遂绝,景云后又佩之。”刀砺袋,鱼形袋,新、旧《唐书》称之为“鱼袋”、“蹀躞七事”。七事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物。人们所佩的荷囊,并非全用皮制,也有用丝织物做成的,但仍然沿用鞶囊的名称。
男供养人-莫高窟285窟-西魏
在敦煌壁画中,绘有不少荷包的图像,如西魏第285窟北壁,一群男供养人头裹平上帻小冠,身穿红、绿、黑色胯褶,腰系蹀躞带,脚登靴。最前一人的腰带小环下悬挂一椭圆形荷囊(荷包)、短剑等物。从衣着分析,他们是鲜卑族地位不高的武官和士庶。
女剃度图-莫高窟第445窟-盛唐
古代妇女也佩带荷包,如盛唐第445窟的女剃度图中,一身胡服打扮的侍女,双膝跪地,双手托盆正接着被剃掉的头发,此侍女的左腰上就挂有一圆形荷囊,颜色为白底墨绿色边,上有简单的图案,看上去小巧玲珑。
元代绘男供养人-莫高窟第332窟
唐代,佩带荷囊的少数民族在敦煌壁画中有非常形象的描绘,如中唐第158窟的各国王子举哀图中,便能清楚地看到有两个少数民族人物的腰上挂有荷囊,而且所制作的荷囊都很有特色。如第一排中的单腿跪地、正作割鼻状者,其左腰上挂一心形荷包,看上去就像是一朵云彩;第二排中正双手将刀插胸者的左腰上挂一花腰形荷包,颜色为白底湖蓝色边。这两个荷包看上去都非常精致,做工非常考究。又如五代第409窟东壁回鹘王礼佛图,回鹘王腰带上就挂有很多东西,其中所挂的荷包造型别致,像葫芦型,但上口呈喇叭状,底部呈圆形,上大下小。颜色为白色,可能是褪色所致。造型相同的荷包也见于榆林窟同时期第39窟的甬道回鹘贵族礼佛图中。莫高窟第332窟甬道元代绘的蒙古族男供养人画像中,前面二人腰部两侧也垂挂有黑色荷包。
通过图像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佩带荷包的民族不仅有汉族,也有鲜卑族、吐蕃族、蒙古族、回鹘族等,而从佩带荷包的汉族人物同时身穿胡服这一情况来看,荷包似乎更为其他少数民族所偏爱,由此也可证荷包确系由西域少数民族骑士传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