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康县大水沟村: 从荒蛮小村变身中国最美村镇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依依 时间/2016-03-26 09:06:3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这句评书里的套话成为记者与故乡山水相逢的最好理由。

波光潋滟,风景如画的大水沟村

“中国最美村镇”文化遗产证书(复制品)

静谧的村道

神秘的扇鼓舞者

民间乐队

云海缭绕

悬崖兀立

大水沟村全景

大水沟村位于康县王坝乡政府以西4公里处,白望公路以北,这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茂盛、风景迤逦。它深受秦巴文化和氐羌民族特色的影响,更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聚集地。正因为此,它在去年荣膺2015中国最美村镇“文化遗产奖”,引得游人纷至沓来。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这句评书里的套话成为记者与故乡山水相逢的最好理由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这句评书里的套话成为记者与故乡山水相逢的最好理由。

去大水沟村,其实从去年11月就藏下了伏笔。

当时兰州晨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2015年10月31日,在贵阳举办的寻梦2015中国最美村镇“中国梦村镇梦”市长论坛暨“中国最美村镇颁奖典礼”上,陇南市康县阳坝镇获2015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富裕奖”,康县大水沟村获2015中国最美村镇“文化遗产奖”。阳坝早已成为风景殊胜之地,阳坝——阳坝的宣传语早已深入人心。茶叶种植园、阳坝古街、梅园沟、幽梦谷、海棠谷、龙神沟、红豆谷、托河溶洞、天鹅湖等等,本来只是曲径清流,却被布景高手聚水成湖,像颗颗绿宝石静静地躺在谷底,没有沙滩,四周印满苍苔的怪石如武侯布下的奇阵。不时有树枝伸向水面,像是要与水中的游鱼嬉戏。阳坝的青山不高也不矮,抵近观察,你会发现每一棵树都似乎在展示自己的天性,在光热水汽搭配最适宜的环境下愉快地生长。

那么,名不见经传的大水沟为什么也捧得大奖,一村一镇,从此成为康县向世人展示生态之线的双壁呢?

要知道2015中国最美村镇有来自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4万个形态各异的村镇参与评选。大水沟村在第一轮投票中,以第三名的排名入围第二轮投票。

在网上搜索了大水沟村的一些风景图片,看到在一条人字形的山沟里,所有的屋宅一概是青瓦白墙,远远看去,这座小山村在苍翠欲滴的山色中,就像一枝花絮繁多的樱桃花活泼俏丽,惹人怜爱。

看来大水沟村显然不属于那种原生态的传统的古村落,有着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遮天蔽日的古树,它给人的印象完全是簇新的,那种“新农村”意味的小山村。

早在三年前,康县就获得了“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的荣誉。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向白墙青瓦的人家,清澈的溪水在村外潺潺流过,远山重叠,层林尽染……有着这些元素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在康县已经达到200多个,占总村数的一半以上,何以大水沟村会脱颖而出?

记者注意到,阳坝荣膺的是最美村镇奖项中的“产业富裕奖”,这自然好理解,阳坝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很完备,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每一个环节都相当到位,北纬33度的纬线只一笔就将茶叶氤氲的秘密向世人和盘托出。而小小大水沟村捧得的却是“文化遗产奖”,这其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大水沟村离县城也就十一二公里,这次我选择乘长途汽车前往,默默地整理行囊,又找到了背包客的那种快乐。早晨8时从兰州出发,本以为去往康县县城,沿天定高速天水方向在皂郊拐往十天高速,在康县境内出望关,基本全程高速,下午3时之前就能到,开展工作。孰料乘坐的大巴出了天定高速天水南的路口,又拐向了国道的老路,娘娘坝、麻沿、江洛……在这些路段,师傅的行车速度便慢了下来,一路上的山峦苍翠欲滴,晦明不定,眼帘前的色块越来越浓,越来越沉,好在过了成县县城,在鸡峰山脚下,大巴驶向了高速公路的一段,车速平稳,渐渐便有些睡意。

一睁眼,还在想黑马关隧道经过了没,大巴已经在咀台镇燕子河的临河街道上逡巡了。燕子河的河堤之下看不到一点垃圾杂物,被修整成梯级的河道,隔一段就因落差形成跌水,像是挂着美丽的珠帘。这景致似乎有些眼熟。哦,大水沟村的河道不正是这样的梯级落差吗?

“中国最美村镇”的标志牌在路旁暗示,我们即将步入水墨画境之中

下午6时,铅云在大峡口的上空汇集,似乎拧一把就要掉下雨来。

响彻如歌的夜雨声中,记者和康县文联主席李永康、“康县发布”的同行焦杨红说到大水沟村的话题,大家兴味盎然。

李永康说,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甘、川、陕鸡鸣三省的交界地带。它东临陕西省略阳县,南接陕西省宁强县,西与武都区毗连,北隔西汉水与成县相望。自古就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翻阅地方史志,你就会发现秦陇文化、巴蜀文化和氐羌文化正是在康县的区域相互碰撞、交汇、融合,茶马古道正是将这三种文化贯穿在一起的纽带。康县大水沟村获2015中国最美村镇“文化遗产奖”也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焦杨红说,康县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为冷空气南下的屏障;西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南秦岭,包括叠山、岷山、摩天岭等山脉环抱,唯东面与东南地势较开阔,构成了三面环山的簸箕状地形。因而,东南面的海洋性暖湿气流沿着康县东低西高的地形长驱直人,并被南北秦岭山脉所阻挡。加之森林多、植被茂盛、海拔较高等因素影响而阴湿多雨。气温的地理分布南北高,中部低,由嘴台地区向南北递增。境内万家大梁和牛头山呈东西走向,不仅为康县北、中、南三片的天然分界线,而且还是全县气候雨量的分界线。康南、康中、康北的气候、植被、地貌有着显著的差异。

阳坝属康南,大水沟在康北。阳坝有美丽的茶树、棕榈、芭蕉、红豆杉……大水沟会有些什么呢?

次日早晨8时,我们从县城出发,租车出县城向南去往略阳方向。早春二月,山峦之上的绿似乎还是沉郁的黑褐色,并没有大面积地挥洒开来,但麦苗青青、桃粉杏白,夜雨过后,让人嗅到了深深的乡土气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想到了辛弃疾的词句。

在离县城十一二公里处,车窗左侧出现了一个相当整洁敞亮的村庄——何家庄,也是白墙青瓦,和网络上见到的大水沟村的美比起来毫不逊色。司机师傅说,从何家庄的口子进去,有个三四公里就是大水沟村了。“中国最美村镇”的标志牌也在路旁暗示,我们即将步入水墨画境之中。

人工种植的金竹、马兰花不绝于途,护送着水泥乡村路向山沟深处伸延,很快,我们看到著名画家莫建成题写的“大水沟旅游村”的门楼。两边的青山似乎也来了兴致,摆成了曲帐画屏,掠过迎面而来,当地人俗称“观音殿”的岩壁。

现在的生活环境这样美,有时静静地坐在河堤边的石凳上,感觉好像在做梦一样

大水沟村到了。

走在大水沟,白墙青瓦红檐,色彩干净明快;溪流潺潺,溪里有水车,溪流之上有小石拱桥;房基是就地取材的石头,门前的矮墙用青瓦堆花,一步一景,令人目不遐接。河边的婀娜垂柳怯于春寒,刚刚抽出鹅黄嫩绿,农家院落之前白色的樱桃花、金黄色的枣皮花却是花期正盛。

大水沟村党支部书记肖九宏说起了大水沟村的前生今世,过去一进大水沟就好像进了人家的圈房,因为没有路,只能顺着河沟踩着石头走,碰到河里山洪暴涨,路就断了,虽然离县城很近,但出行特别不方便;以前村庄面貌脏乱差,蚊蝇滋生。低矮的房屋,破旧的穿着,尤其是人穷不讲究的习惯,让大水沟人与外界格格不入,显得荒蛮。

百分之百的山地,喀斯特地貌,没有一点平原支撑,这是王坝乡大水沟村的自然写照。大水沟村的生态之变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根据村庄地理位置、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等特点,政府对河道实施水景建设,两公里河堤、一座水车、二十四座景观桥、一公里零两百米的上山步道、经过巧妙布置、细心搭配就变得充满诗情画意。

肖九宏说,现在的生活环境这样美,有时静静地坐在河堤边的石凳上,感觉好像在做梦一样。这不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吗?

一色的青瓦红檐白墙的农家屋舍会不会让游客感觉到审美疲劳?

王坝乡人大主席何星亮这样解读:康县的乡村经历了数十年的贫穷,当一种静默的生态文明经历了长久的沉默,必将面临一次宣泄。康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7·17”和“8·12”暴洪灾害大自然宣泄的同时,自身也向天地进行了一场近乎赤膊的较量。三万多户农村居民告别土木房,一万多户房屋刷新亮化。

人们愿意用这样的形式宣告:幸福安康的生活就在身边。尽管不同的观点认为,这种“火柴匣子”式的建筑过于千篇一律,与康县的青山绿水形成了强烈反差。但康县的人们一直在变革中改变,康县没有把眼光局限于本土或本省,视野所及的是四川、浙江、广东等新农村建设的高端区。

这样的改变其实已经悄然发生。眼看到清明和五一小长假就要接踵而至,河边两栋新修的乡村客栈、农家乐正在加紧施工,它们的外墙采用了明黄色的木板墙装饰,相当精美。

“霸王鞭”、羊皮扇鼓舞、唢呐演奏、唱书、土琵琶弹唱,这里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遗存

记者沿着湿滑的山路,攀登到了大水沟村的最佳观景处——观音阁。站在观音阁的外廊向村庄眺望。记者发现,在文化广场,有两位村民正在穿戴橘红色的演出服,手里拿着马鞭模样的物件正在比划,他们要做什么呢?

下得山来肖九宏满面春风地说,今天有远方的客人来,就特意向客人们展示一下大水沟村人祖辈传下来的“棒棒鞭”,它现在已经成为省级的非遗项目。

看似马鞭一样的器物,有一个霸气十足的名字“霸王鞭”,相传它是由古代永康(今康县)的一个氐羌武将所使用的武器演化而来,原为一种兵器,后来人们在各种喜庆、祭祀、集会场合表演,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音乐以康县民间小调为主,以分节歌的形式出现,优美抒情,独具风情,唱词很丰富,大多以说唱历史典故为主。由三至四人执小镲、碟子、三弦等乐器伴奏并演唱,表演者几人或几十甚至上百人共同表演,配合以独特的手法跟身法及队形,很具观赏性。

人们在各种祭祀、集会、喜庆场合使用,表达欢乐、喜庆之情,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表演套路。此后,一些民间艺人及货郎携“霸王鞭”走南闯北,四处表演,用以招徕客人,使得”霸王鞭”流传很广。现如今我国云南、山西、四川、山西等地也存在这种表演形式。但各地的“霸王鞭”舞蹈风格和音乐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康县“霸王鞭”的唱词很多,大多以说唱历史典故为主,音乐唱腔为口口相传的民间山歌。小调非常柔和,流传到今天的“霸王鞭”曲非常动听。

大水沟村受秦巴文化和氐羌特色的影响,更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聚集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舞台建设之前,传统艺术缺失保护和传承,其中一些艺术表演形式面临失传的危机。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成了当地政府的责任和行动。

李永康说,“霸王鞭”最早是氐羌武将所使用的武器的传说,这让他想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杨氏建立的仇池国。因其立国之时政治中心在仇池山而得名。历史上的仇池国主要是指杨茂搜建立的前仇池国、杨定重建的后仇池国,而杨氏后裔所建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也被史学家认为是仇池国的延续,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仇池国应该指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五个政权。按照张维的《仇池国志》记载“仇池之地当秦梁二州之交。故杨氏驰骋所及率不出秦梁州境,考晋志秦州领郡六: 陇西,安阳、天水、略阳、武都、阴平。梁州领郡八: 汉中、梓憧、广汉、新都、涪陵、巴郡、巴西、巴东”。按现在的地域来说,应是甘肃的成县、天水、清水、秦安、甘谷、徽县、康县、文县、西和、礼县的全部及陇西、漳县、武山、通渭、武都之一部分地方,也包括今陕南的略阳、宁强县之全部及汉中之大部分地方,还有四川的昭化及川北一小部分地方。“霸王鞭”来自氐羌文化传承,这完全有可能。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