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汉代彩绘木鸠杖与《王杖》简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gansuci 时间/2016-04-13 15:52:0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在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鸠杖和《王杖》简却是我国古代敬老爱老养老方面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历史实物资料。

彩绘木鸠杖

《王杖》简

时代:汉代

出土地点:武威市

珍藏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敬老养老制度早在西汉时期即已形成较完备的制度。以鸠杖为代表的汉代敬老养老标志虽然在全国许多地方均有出土,但在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鸠杖和《王杖》简却是我国古代敬老爱老养老方面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历史实物资料。

甘肃省博物馆的这支彩绘木鸠杖是现在出土所见的所有汉代木鸠杖中,彩绘保存最完整的一支。该杖为松木质,杖长196.5厘米,鸠高9.7厘米,鸠长21.2厘米。鸠身以白粉作地,用红、黑二色绘出羽毛。杖杆粗细均匀,鸠鸟横卧杖端,口含食粒,双眼炯炯有神,注视前方。鸠颈后有黑色羽圈多个,翅膀和尾部羽毛舒展略长,线条均匀流畅,绘制精细大方。鸠底部刻挖有圆卯眼以套杖。木鸠雕工精致、造型优美、彩绘逼真、楚楚动人,被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杖是王权的象征,后来特指君王赐给高龄老人的“王杖”。因端首装有木刻斑鸠鸟(也有玉制、金属制等),因此也称作“鸠杖”。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到了汉代更是以拥有皇帝所赐鸠杖为荣。传说鸠为不噎之鸟,刻鸠纹于杖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噎。《后汉书·礼仪志中》中载:“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这种做法,显然延续着周代“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传统。敬老尊贤,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形成的社会心理、道德风尚和舆论环境,是生生不息延续的大传统。在中国农业伦理社会,老人中的贤者,是知识、经验、权威和智慧的化身。因而,敬老尊贤,是上至帝王、下至民众普遍践行的道德规范。

1959年秋,在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磨嘴子第18号墓中,出土木简10枚,其内容记载了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幼伯受王杖事,并录建始二年(前31年)九月“年七十受王杖”的诏书和和平元年(前28年)殴击王杖主当弃市的令。由于简上无编号,出土时次序已乱,史学界称其为“王杖十简”。出土时悬挂于一鸠杖之上。简长23.2-23.3厘米,宽1厘米。松木削制、两道编绳、先书后编、墨书隶体、字迹清晰。

简中记载了年七十以上的老人,人人尊敬,特别是孤寡老人和身体残疾而无人赡养的老人,动员全社会给予关注。还规定了授予王杖的老人,可以随便出入官府;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在市场上做买卖,可以不收税;触犯刑律,如不是首犯,可以不起诉。据史料记载,两汉时期是十分重视尊老养老、抚恤鳏寡孤独残疾之人制度的,并且不断对这些制度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仅在西汉,就曾有过三次大的变革,即惠帝时期的免除老幼刑罚;宣帝时期的高年赐王杖,成帝时期的放宽受王杖的年龄限制。

《王杖》简内容丰富、字迹清晰、次第分明,既有尊老养老、高年赐杖的明确命令,也有抚恤鳏寡孤独废疾之人的具体法规,反映了统治者对待老年民众的宽厚、仁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更是不可多得的汉隶书法艺术品。(文:辛欣图片由甘肃省博物馆提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