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天门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在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这就是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流传1800多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活化石的“乞巧节”。
6月24日晚,“2016全国网媒甘肃行”采访团来到乞巧文化起源地西和县,在西和乞巧文化传习所,近距离感受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秦人遗风。
在当下中国的少许地区,尚存在民间乞巧活动,但惟独西和、礼县一带保留较为完整的传统仪式,因此,西和乞巧节也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民间节日民俗活动之一。而西和县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乞巧节”被增补录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记载,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在农历六月三十晚上,西和县未出嫁的姑娘们要穿上盛装,整齐列队,挑上“巧娘娘”,准备在“七天八夜”的时间里,举行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的活动。因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姑娘,历代文人又称“女儿节”。
据介绍,近年来,西和县进一步挖掘乞巧民俗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乞巧文化。截至目前,陇南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期间举行了3次乞巧文化论坛。节会上,通过大型民俗文艺演出、乞巧文化动漫展播、山歌比赛等活动,全方位展现独具魅力的乞巧文化。同时,西和县还搜集整理出版了《仇池乞巧风俗录》、《西和县乞巧志》、《西和乞巧歌》等珍贵的文史资料。该县文化部门先后在20个乡镇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为乞巧文化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西和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郝爱龙表示,西和县要不断丰富乞巧文化内涵,创新乞巧文化传播方式,把乞巧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依托“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式发展,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