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旋鼓舞
出场队列
喜舞
后继有人
靓装
旋鼓舞中的“幡”
田野间充满仪式感的舞蹈
古风意味浓厚的旋鼓舞服饰
万人空巷看旋鼓
南部山区的“点高山”
妇女舞者
祈福禳灾
旋鼓舞老者
旋鼓舞是流传在甘肃省武山县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是武山县农村特有的民间艺术。武山旋鼓舞又称“羊皮鼓舞”或“扇鼓舞”,扇鼓又称鼙鼓,其形似扇非扇,如芭蕉叶面,周以铁圈铸成,单面蒙着去毛的羊皮,鼓面直径一般为30厘米,槌柄缀着9枚看似古币的铁环,俗称“九连环”,鼓槌由藤条或羊(牛)皮编织而成。
在一片寂静和虚无中,扇鼓发出的低音,便有若惊雷,我们浮躁的心在刹那间就变得一片清明了
与扇鼓结缘还是在七年前的香格里拉,在一家原生态的酒吧,我聆听到一位尼泊尔歌者用夏尔巴语吟唱的民谣,她的声音平稳的曲调里透露着某种终极的纯净、详和的灵性光华。她演唱的时候,没有任何现代乐器的伴奏,在黑暗之中,只有一面羊皮扇鼓在轻轻迎合着……屏息,不发出一点声响,在一片寂静和虚无中,扇鼓发出的低音,便有若惊雷,我们浮躁的心在刹那间就变得一片清明了。长发披肩的鼓手用生硬的汉语和我交流,他说夏尔巴人的族源来自遥远的北方。夏尔巴人中很有威望的老人谈到他们的祖先时,经常提到自己是西夏党项羌族人的后裔……
去年8月,武山滩歌古镇,记者的手里也握着一柄扇鼓,它有一个名字,叫“旋鼓”,和香格里拉酒吧所见式样大致相同,同样是椭圆的扇面,鼓面以铁圈蒙上羊皮而成,形如团扇,只不过香格里拉的素净,像是浸润了无数岁月,绷紧的羊皮古卷,而武山的旋鼓,它在鼓皮上却绘有八卦图案,槌柄上缀着9枚看似古币的铁环,俗称“九连环”,鼓槌由藤条或羊牛皮编织而成。
如果说,在香格里拉我们聆听到的羊皮扇鼓代表的是一种原生态的音乐,而在滩歌,“旋鼓”却展示的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仪式感十足。
当时,武山学者张耀德曾介绍说,旋鼓舞流传于甘肃天水及周边地区,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古羌族人在此长期农牧生活中遗留下来的舞蹈,其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蹈、祭祀活动为载体,涵盖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作为民间世代相传的风俗活动,旋鼓舞的起源没有明确记载,“鞞扇”就是今天的扇鼓。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鼙鼓歌》中有“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林赞若惊”之言。目前关于旋鼓舞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牧羊人发明说:远古在武山一带生活着以牧羊为主的羌民族,有一牧童常年在野外牧羊,饱受恶狼叼羊之害,机智的小牧童点燃火堆,用火屈弯树枝成扇形,将羊皮蒙上后烤干,围着火堆用树枝敲打,此时火光照亮山川,咣咣之声响彻云霄,恶狼都被吓跑了。二为祭祀起源说,有学者考证认为,旋鼓舞的出现远可推至上古,近至夏代,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带有浓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称天为旋或者玄,旋鼓即天鼓,所以在旋鼓鼓面上常绘有太极图。传说伏羲是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时鼓手的行走路线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鼓手“甩莽头”的彩色发辫是人首蛇身扮相,敲鼓娱神,取悦神意,祈求保佑。三是军事起源说,历史上甘肃、青海一带的羌民族在迁徙和走向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饱受无数次的战乱之苦,人们用鼓声来传递军情信号,以防外敌。
三种说法中有两种皆涉及古羌人,我心中隐隐一动,莫非香格里拉和滩歌的扇鼓两者之间也存在什么神秘的联系。
记者问陪同的当地民间艺人代斯贤此行能否看到旋鼓舞,他微微有些踌躇,在他的联系下,我们见到了镇上一支女子家庭旋鼓队的表演,她们的一招一式虽然时有板有眼、英姿飒爽,但与我想象的那种数百精壮汉子挥动百十面旋鼓,嘭嘭敲打,跳起来、缠起来、绕起来、腾沓起来、歌吟起来的粗犷古朴的感觉是大异其趣。
代斯贤说:“传统的旋鼓那是有严格时令的,一年只能打两次,一般是春节和端午前后,而且必须严格地按照规定在村外打。打完以后,旋鼓要收到庙里存放,不得随意取出,更不能随便在村子里打……”
没有眼缘,颇为郁闷,看来只能等待时机了。
黑池殿的旋鼓表演完全具有了乡村庙会的形式,集娱乐、敬神、经济于一体
滩歌籍的文友聂中民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幼年时曾在黑池殿村观看过滩歌旋鼓:“舞者身着节日盛装,跟着鼓点节奏,舞姿优美风度翩翩,舞步富于变化。有时犹如水面浮萍,轻盈游弋;有时快若流云,犹龙若飞;有时层叠聚拢,如百花齐放;有时如乳燕翻飞,直冲云霄;有时纵横穿梭,欢奔自由。”
他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饭可以不吃,但旋鼓不可以不看。
心神而往之,而这一等,却是近一年的时间。2016年6月8日,农历端午节的这天,我们在滩歌镇黑池殿村终于见识到了武山旋鼓舞的盛大演出场面。
有回到本乡本土的聂中民做向导,这再好不过了。他说端午节,对于滩歌镇的百姓来说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这天四邻八村的旋鼓队都会按照历年的约定汇集到黑池殿村进行旋鼓表演,祈求平安健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黑池殿的旋鼓表演完全具有了乡村庙会的形式,集娱乐、敬神、经济于一体,旋鼓舞以村社为单位,一幡一队,进行“联旋”,对于我们这样的游客来说,多是一种欣赏,徜徉之中,接地气,亲近民俗文化。对于滩歌和邻近的百姓来讲,却是麦收前精神上的一种狂欢,是对接踵而来忙碌农事的一种准备,是对年景丰沛的一种祈福。
早晨7时30分,我们从县城出发,40分钟的车程,赶到黑池殿村的文化广场,我们惊讶地发现,广场上早已经是人头攒动、旗幡缤纷、披红流彩了,三山五乡的村民几乎都赶来了,上午10时左右,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皮鼓声,一年一度的端午旋鼓舞民间汇演活动拉开帷幕,秦腔、旋鼓舞、秧歌等民俗文化连轴转,震天动地的鼓声、奔放豪迈的旋律,舞者热情、淳朴、剽悍威武的情怀,让人感觉自己的心跳也变得激越起来。
我们又见到了老熟人代斯贤,他的精神完全处在一种过节的亢奋状态,记者问他旋鼓舞的“旋”有什么说头吗?他这样解释,“旋”就是敲鼓的意思,在武术里有南拳北腿的说法,在武山旋鼓舞也可细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大流派。北部川区旋鼓舞的特点是先“撺神”,有“司公子”、“跳大神”,然后鼓手们组队形围火堆而“旋”;南部山区旋鼓舞的特点是在旷野山地的“旋”,沿着崎岖山道,蛇行蜿蜒,鼓声回旋。当然武山旋鼓舞尽管各村都有,但以滩歌镇最为盛大,连滩歌的得名都与此有关,滩歌古时候不是为羌人对歌的“歌滩”吗,所以此地便有了这样牧歌气息浓厚的诗意名字:滩歌。
代斯贤说,由此我们可以推想汉羌杂居、和谐相处的北宋时期,旋鼓从以前“鸣鼓驱狼”渐渐转移到宗教祭祀中,我们完全可以推测由于当时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人们为祈福禳灾,便用旋鼓敬奉神灵,于是,旋鼓形成了祭拜天地的民俗活动。
传说中的雷神“累累如连鼓之形”,“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所以滩歌祭祀雷神黑爷时就用旋鼓。
源远流长的伏羲文化,浩荡不尽的古羌风情都成了他们着力捕捉的艺术灵感
在2012年,记者曾做过《武山“风云雷雨坛”:日影斑斓下的心灵震撼》的稿件,聚焦了宋代的祭坛——“风云雷雨坛”,我虚构了千年前的这样一场盛大祭祀仪式:“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道长烧了符篆,“五木之精”的桃木剑直指天空,像是在招引着天际间的风云雷雨汇集。百姓则把祭祀物品抬放到祭坛前,然后在县令大人的主持下有序地跪伏在地,向上苍膜拜。”而现在似乎可以添加进旋鼓舞这一环节,那急促昂扬的鼓声不正暗合雨点的节奏吗?
场上旋鼓舞的表演者灵活自如,有收有放,张弛有序,轻重和谐,快慢相衬,兼有变化多样的手脚技巧和进退有变,缓急相间,群而不乱,合而不板的列队特色,让记者想到春节时从兰州街头见到的太平鼓的表演队,同样法度谨严又不失变化多端,有异曲同工之妙。
代斯贤说,旋鼓舞又称“点高山”,是因为最初是在山间点着堆积如山的柴火,大家围着火堆敲打羊皮鼓、翩翩起舞而来,目前这一说法已经逐渐被旋鼓舞所取代,点高山只在有些老一辈的人口中还有流传。“你看现在的演出气氛,场上场下其乐融融,不同的队伍之间友好地交流表演心得,但在很早之前,还有着互相竞争、对立的一面。”
他指着场上在风中徐徐飘动的“幡”说:“幡相当于旗帜,由代表每年月份的花组成,平年12个,闰年13个。一个幡就代表一个村庄。”
在清代到解放前,旋鼓舞主要是各个村里的男青年参加,年轻人居多,老人少,小孩跟在队伍后面练习。镇上的各个庄有自己的队伍,在端午节这一天,祭祀山神(黑爷庙,主管地方水旱,保佑地方平安),给它表演(娱神)。端午的时候,大家到镇上会演,便有了“蜗牛角上较雌雄,石火光中争长短。”的意味。队伍大小代表着各自村庄的贫富,判断的标志很简单,就是从是否打幡来衡量,如人多经济好的代家沟、董家坪、漆家庄、关家庄都打幡。
在打幡进行旋鼓舞的时候,往往是两个村庄相互“旋”(敲鼓),平日里的一些矛盾,便在相互舞蹈的过程中,通过碰撞、呼喊、打乱对方的旋鼓队伍体现出来。因此发生口角,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就是“打鼓时候人们很野蛮,疯狂,是非多”。
镇上表演之后,村庄各自的旋鼓队伍回到自家村的山神庙那里,围绕着火堆再“旋”,一直到深夜,希望神灵保佑村庄平安、人畜兴旺,之后,便是热闹归于平淡,从此之后这一年中就不再旋鼓。
在代斯贤的指点下,我们对于旋鼓舞的着装也有了粗浅的理解,现在服饰要求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变得更有美感:旋鼓队的服装由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白汗褂,青裤子,扁麻鞋,到上世纪80年代的白衬衫,蓝裤子。上世纪90年代鼓手的服饰渐渐变成了仿古黄缎服,到现在,源远流长的伏羲文化,浩荡不尽的古羌风情都成了他们着力捕捉的艺术灵感。
武山旋鼓舞所体现的厚生之美、纯朴之美、雄奇之美、悲壮之美、崇高之美,为陇原赢得了空前的美名
在滩歌镇,现在还有专门制作祖传旋鼓的老匠人,其扇鼓的制作要求是一张山羊皮只能制作一面旋鼓。经过泡皮、刮毛、刨皮、制鼓圈、绷鼓面等工序,制作好的扇鼓形如团扇,晶亮轻巧。鼓圈自成一体,纹脉流畅,鼓炳绞成麻花状,上配着梅花形并列3个圆环,每个圆环上挂3只圆铁环。鼓槌也和三有关,麻绳拧成,上系红、蓝、黄三色布条。
记者又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旋鼓要用羊皮制作呢?牛皮可不可以?聂中民提供了这样的答案:武山县的地方志有这样的记载,“在昔牧畜为业,弓马是尚”,可见古时候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半农半牧。滩歌的一些老人在回忆民国时候的生活还说“那个时候羊很多。”这都说明了畜牧在这里的重要性,在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畜产品,尤其是羊的用途很广,如“地寒产羊,其所便者,衣服多宜羊裘”,又如“近边陲……地饶羊,亦能织褐”,“老者,以羊皮为冠”,当时民间祭祀所用牲畜也多以羊为主,老人说旧时祭祀的时候每个村庄杀羊,之后每户平均分羹)。以羊皮作鼓就不足为怪了。
在今年武山县洛门镇的商品交流会上,旋鼓舞艺人制作的扇鼓成了非常热销的工艺品。销售的扇鼓有两种,鼓面直径小些的售价120元,大些的售价220元。
早在2008年6月武山旋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我觉得依托文化背景的旋鼓制作工艺独立申报全国非遗项目,也不存在任何问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滩歌的武山旋鼓曾被《丝路风情》节目录制组搬上了电视荧屏。故事片《追索》在滩歌明清街取景时,其中有关于滩歌旋鼓的镜头。而今,作为改良后的滩歌旋鼓正式以“天水旋鼓”的新风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作为大西北舞蹈鼓舞的代表之作曾多次在国内各种大型开幕式上一展雄姿,它所体现的厚生之美、纯朴之美、雄奇之美、悲壮之美、崇高之美,为陇原赢得了空前的美名。之前,武山旋鼓舞的表演严格遵循传统,时仅以芒锣和摇环配合,主要根据鼓槌敲击鼓点有规律的节奏,变化出明快奔放的舞姿和各种队列造型:“蛇脱皮”、“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白马分鬃”、“狮子滚绣球”、“太子游四门”、“十字嵌梅花”、“九折十八式”等。鼓动中,有时如彩云过路,行步自如;有时如百花盛开,层层围拢;有时勇武骄健、似鹰击长空;有时纵横穿梭,欢奔如织,而到现在有时又排列出“欢庆丰收”、“万民同乐”等字样,寄托美好的寓意,现在一些公司开业、大型节会、奠基仪式都会邀请鼓队表演,增加欢乐喜庆的气氛。
现如今提到甘肃的鼓舞,武山旋鼓和兰州太平鼓不遑多让,可称双璧,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就像一坛芳醇,其香经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