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羊》剧照
《丢羊》首映式现场
《丢羊》在中美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
继兰州本土影视作品《丢羊》在“中美第三届国际电视节”一举荣获最佳剧情片、最佳电影原创编剧两项大奖后,7月15日,由兰州市人民政府、兰州市委宣传部牵头,兰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兰州浩发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丢羊》首映式暨专家研讨会在兰州召开。这部尚未公映就戴上光环的影视作品以短时间、低成本的运行模式在国内影视界不仅打了一个漂亮的“短平快”时间战,也打破了本土电影走向市场化的“瓶颈”。
A
首部兰州影视作品国际揽大奖
《丢羊》改编自兰州市本土作家范文先生的同名小说《丢羊》,剧本由市文联主席汪小平和青年编剧张园共同改编、撰写,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植入鲁土司衙门、永登玫瑰、太平鼓等兰州传统文化,并辅以临夏花儿等具有西北特色的音乐穿插,生动传神地展现了西北农村勤劳、质朴的普通百姓生活,以小见大,深刻反映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发展下,新农村建设给西北地区农民所带来的物质、精神生活的质的改变,为外地人了解兰州、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西北文化和西北人民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其朴实无华的叙事风格、张力十足的故事架构,在第三届中美国际电视节上大放异彩,受到了中西方评委和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最终斩获最佳剧情片和最佳电影原创剧本两项大奖。
首映式上,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建军十分欣慰:“当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始用笔和镜头记录脚下的土地,并第一次通过完全本土的方式,将它们用电影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这一刻就具有重大的意义。去年,我们推出了纪录片《金城兰州》,今天我们又推出了电影《丢羊》,它从人们最朴素的生活中挖掘故事,展现了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力量。”
而对市文联主席汪小平来说,《丢羊》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每一步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他感慨万千连说了3个“累”,“本来以为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拍不出这部片子,没想到我们竟然做到了!一是人非常累,二是心非常累,三是整个剧组都非常累,但等到上映的这一天,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B
《丢羊》引发观众共鸣
15日下午4时,备受期待的《丢羊》正式上映。影片一开始著名演员任帅扮演的六叔在兰州永登民乐的柏杨村没晃悠几下,观众很快就入戏了。对他们来说,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那感受就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的心和六叔家的羊联系到了一起,只要小车卷着尘土来到村里就有人不由自主地说一句:“又一只羊没了!”直到三只半羊被城里来的“大领导”大快朵颐,六叔家被偷的四只羊也被“小家服从大家”的形势涂抹掉时,六叔无声地流着眼泪,无数观众跟着泪奔……而看到村民在“欢迎领导前来视察”的标语前悄悄加上一个不显眼的“不”字的镜头时,放映厅内观众哄堂大笑,其实也是为村民的无奈和机智而笑。
观众刘女士说,“《丢羊》和陈建斌导演、编剧的《一个勺子》是姊妹篇,两个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反映农民朴实、憨厚的一部作品,不同的是,《丢羊》的黑色幽默部分更多,更接近现实,引起共鸣的部分更多。”
专家点评
让兰州影视真正成为兰州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的载体
首映结束后,莅临研讨会的专家们就影片的剧情、表现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展开一系列讨论,深入探索今后如何将本土文学影视化,在影视创作过程中如何借助电影元素传递和表达兰州形象,塑造兰州电影品牌,让兰州影视真正成为兰州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的载体。
原兰州制片厂党委书记、著名影评家、专家评委焦炳焜:有3点可圈可点,一是题材、框架比较好。影片刚开始就由一个破案的故事转换到羊所引发的话外音,主题得到迅速转化,使得主题有了深意;二是叙述方法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从偷羊、抓羊、喂养到吃羊,这一系列演变体现了张永宏的遭遇;三是虽然结尾很一般,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这个感悟给了我们更多的反思。主人公张永宏通过丢羊,好像迷失了自我。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舟:看完电影我想向所有为之付出劳动的人员致敬,首先这是首部在“中美电视节”上获奖的本土电影,在文化领域中软实力就是讲好自己的故事,从而走出了用过去的史料和辉煌去宣传这个城市的视野,这部电影让观众用眼睛看到了现在进行时,读懂了这个时代,值得肯定。
著名作家、兰州市公安局宣传处副处长彭海玲:看完还让人非常感动。虽然故事不复杂,但处理得一波三折能够吸引人看下去。我认为,这是一部接地气的现实主义作品,基层老百姓的愿望和需求都在这部影片里显示了出来。同时,给官员和领导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民真正的利益,能不能真正代表人民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