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西和县剪纸传承人卢海燕:传承古老民间技艺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6-07-26 23:59:3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在漾水河畔织女原型女修的诞生地陇南市西和县,“现代织女”西和剪纸的传承人卢海燕以乞巧文化为依托,剪纸为载体,至今仍保留着这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

卢海燕

卢海燕剪纸作品

卢海燕剪纸作品

卢海燕剪纸作品

工作室一角

剪蝴蝶

卢海燕剪纸长卷《乞巧红》

卢海燕剪纸作品

剪纸,又叫刻纸,一种镂空艺术。它发明于西汉,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漾水河畔织女原型女修的诞生地陇南市西和县,“现代织女”西和剪纸的传承人卢海燕以乞巧文化为依托,剪纸为载体,至今仍保留着这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

乞巧之乡,漾水河畔,孕育古老的传统剪纸艺术

去年8月份,记者曾被邀请参加陇南市西和县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乞巧·对话世界”第七届乞巧女儿节系列活动。

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展览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幅巨型长卷剪纸。而完成这幅剪纸长卷的是一位身着旗袍的中年女子,在独属于她的展台前,围满了中外宾客,引来了阵阵赞叹之声。

询问下,得知这位旗袍女子正是西和县剪纸传承人卢海燕。短暂的交流,结下了一面之缘,她手中灵活的剪刀和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便深深地根植于记者心中。

时隔九月有余,记者踏上西和的土地,决心在乞巧之乡,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一方水土孕育了这一项饱含中国传统艺术的民间技艺。

6月下旬的一天,记者踏上前往西和县的路途,车子一过天水,窗外的景致就开始发生变化。大西北的黄土逐渐消失,郁郁葱葱的植被盖满公路沿线,越是临近,就越是绿意盎然,森林开始成片连接。

在西和县城见到了当地的朋友王旭峰,说起乞巧,那是西和人最为自豪的。早在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就被收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去年在北京举办的乞巧女儿节活动,就是为西和乞巧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第一步。

而早已闻名世界的西和乞巧女儿节,就诞生于陇东南的这一片土地。土生土长的民俗民风历史悠久,与“七夕”文化同源同根。历时七天八夜的风俗,都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西和当地乃至邻近地方的老百姓,尤其是未出嫁的女孩子们都在这一时刻聚集在一起。

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经过一千多年历史演变留存至今,在西汉水流域盛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尤以西汉水源头的漾水河为中心,成为了现今西和县的代名词。

所有的民俗都离不开一位“巧娘娘”,也就是传说中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织女。西和是秦人的发祥地之一,发源于西秦岭北支的西汉水,其上游及其支流漾水河一带就是织女原型女修的诞生地。所以,善织“云锦天衣”的织女既是当地女性的保护神,也是她们崇拜、学习的榜样。

巧手劳作,心底善良。

既然是乞巧之乡,那么在当地就不乏巧手丽娘,纺织、刺绣、剪纸等各类女红,以及农作、酿酒、厨事等生活日常,都难不倒孝顺、勤劳、善良的乞巧女儿。

这其中,剪纸就是一个最为突出的表现,也是至今依旧保留且仍在使用的技艺。

在结束了仇池古国的采访工作之后,便由王旭峰带路,去拜见今天的主人公——西和剪纸的传承人卢海燕。

前一天的高温,已在此时被厚重的云层遮挡,阵阵小风吹过,里面偶尔还夹杂着几点雨水。

北京匆忙一面,再一次见到卢海燕,是在去往她家的一条巷子口。

剪纸技艺历史悠久,花木兰也曾用它对镜装扮

雨点带着丝丝凉意袭来,站在巷子口大老远就看见一位一身红衣的女子向这边小跑过来。

等到走近,发现这位红衣旗袍女子正是卢海燕。

一见面,她就热情地打招呼,看来几个月以前的见面相互之间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走进巷子,在巷子的尽头立着一扇院门,卢海燕热情地将记者迎了进去。

这是一座不大的小院,开着鲜花,还有一栋小楼。这里是卢海燕的家,在家里,她专门开辟出了一间房子,作为自己的剪纸工作室。

一进房门,就能看到浓郁的剪纸氛围,房屋的窗户上、冰箱上、墙上都贴着一幅幅剪纸窗花。鲜亮的中国红,在这个家里充溢着,就如同卢海燕身上的中国红旗袍。

我知道,这位乞巧女儿已经将剪纸融进了她的生命里。

剪纸,又叫刻纸,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落座于客厅,一杯清茶伴着无处不在的中国红剪纸,就将阴雨天气的凉意一扫而光。关于剪纸的记忆还停留在逢年过节的窗花之上,可是,卢海燕说,要是想真正了解西和剪纸,就先要从剪纸的历史说起,追溯它的渊源。

咂一口香茗,卢海燕开始了讲述:

中国剪纸的历史相当悠久。它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用皮革镂花,银箔镂空刻花的艺术雏形。它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而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这一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是从纸的出现开始算起。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人们不会像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唐朝诗人李商隐有一首《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这其中的“剪彩”说的就是剪纸。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与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到了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

而且,在汉、唐时,民间妇女就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

听到这里,记者突然想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诗》,这首差不多是童谣的古诗当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从战场归家,脱下戎装换女妆,这个“花黄”就是一种贴在前额两鬓的饰物。那么,这个“花黄”可否就是这金银箔剪纸?

果不其然。卢海燕证实了记者的猜想。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木兰的饰物并非现今人们所用的金银首饰,所谓“花黄”是一种起源于南北朝,在古代流行的一种女性额饰,又称额黄、约黄等,是把黄金色的纸剪成各式装饰图样,或是在额间涂上黄色。木兰对镜装扮自己的正是这种剪纸饰物。

一幅剪纸作品的完成,实际是一次对于自身的挑战

只听讲述并不过瘾,重头戏是剪。

跟随着卢海燕来到她的剪纸工作室,这个最具代表性的西和剪纸的诞生地。窗明几净,是第一印象,简单明了是第二感受,接着就是挂满墙壁的剪纸。

卢海燕说,家里张贴的剪纸都是她剪来装扮的,而工作室里的则真真正正是她的剪纸艺术作品。

题材内容各不相同的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可是这些挂出来的作品,对于卢海燕来说,只是出自她手中的一小部分。

让记者好奇的是,这位乞巧女儿与西和剪纸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说起自己与剪纸的渊源,卢海燕很是兴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和人,卢海燕出生于西和县西峪乡卢水村的一个剪纸艺术世家,她的祖辈上就开始剪纸,一代代流传下来。在她小的时候,是跟着祖母、妈妈学习剪纸的。正是因为拥有一身好手艺,在卢海燕年轻时,每年乞巧节的巧娘娘人选都是她。

除了祖辈上流传剪纸的技艺以外,西和的乞巧文化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西和儿女们也有着渗透骨血的影响与感染。祭拜巧娘娘的古老传统,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这也成为了西和剪纸存在的独特魅力。

何况女红自古就是中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西和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技艺。

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墙上的剪纸作品中,内容题材丰富多样。有最具代表、寓意吉祥的中国传统纹饰图案,古朴典雅,落落大方;取材于大自然的数目最为多样,漫游于花荫下的一双鸳鸯,立于松柏之侧的仙鹤,小鸡崽活灵活现地捉虫子,连年有余的锦鲤,多子多福的葡萄等等;还有现代艺术气息浓厚的人物肖像,这些都在卢海燕的剪刀下栩栩如生。

看似只需一把小小的剪刀就能完成的技艺,实则里面有着深厚的技法与讲究。

卢海燕说,剪纸是一门需要静下心,排除杂念的技艺。每每她创作时,都是找自己身心状态都不错的时候,这样心静、思路清晰,才能明白要剪什么,要怎么剪,何时下剪,何时收剪等。

对于一个熟练掌握剪纸技艺的手艺人来说,一幅剪纸作品的完成,实际是一次对于自身的挑战。

设计画图,除了固定的图案以外,需要一遍遍不停地设计修改,直到最后满意定稿,因而,会剪纸的手艺人也一定具有不俗的画功。当正式开剪,就要坐得住、静下心,这时候就需要有绝对的剪纸功底,最后,将剪好的图案一一按照设计好的图纸用浆糊胶水拼贴起来,才算是彻底完成。小的作品还比较容易,耗时相对较短,一两个月便可结束,但凡是内容繁杂、篇幅巨大的作品,完成时间就要以年来计算了。

这期间,耗费的工、纸便更是无法计数的。

说到开剪,卢海燕来到工作台前,开始一一讲解。一幅剪纸作品,从头到尾需要三大步骤:设计画图、剪纸、拼贴。可是虽然只有三个大的方面,需要的却是极大的时间、精力与技艺支撑。所有的步骤都一定是纯手工完成的,这就决定了剪纸作品的独特性、个性与珍稀性。

剪纸,剪刀和纸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有刻刀、钩针、画笔、染料等。说到这里,作为一个对于剪纸只略有了解的门外汉,对于刻刀的存在就比较陌生了。

原来,剪纸根据纸张的厚度和技法的不同需要用到剪刀和刻刀。正常薄厚的纸,用剪刀最多只能同时三张叠加,而用刻刀的话,就可以增加纸张的数目。但是刀毕竟不是剪,对于纸张的剪裁,就显得线条生硬而局限很大。

接下来,卢海燕走到工作台前,拿起了一张红纸,准备开剪了。

剪刀一起一落,剪出来的是一段岁月,留下来的是深厚的千年文化

因为耗时长短的关系,卢海燕准备了剪纸技艺中最常见的团花图案来剪。

首先,她将一张正方形的红纸对折,再对折,直到变成一个三角形。卢海燕拿着三角形的折纸比划几下,然后便没有停顿地开剪了。

她一边剪一边介绍着剪纸的顺序:一般是先小后大,先里后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复杂后简单,较大的空间可是留到最后,精细的地方就要剪刀与刻刀相结合。而团花是传统图案中的一种,象征着团团圆圆。

说话间,卢海燕就快速完成了一幅团花,将手中的折纸小心地打开,向记者展示。在剪的过程中,镂空掉落的小纸片,也在她的手中,变废为宝,成为了一幅拼贴出来的小花朵。

看到一张红纸在卢海燕的手中,不浪费一点一滴,最大化地变为艺术品,记者不禁对这位剪纸传承人佩服不已。同时,也对她手中的红纸有了兴趣。

我们知道,西和除了乞巧文化,还有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那就是土法造纸。西和盛产麻纸,原料采自天然野生枸树皮,经过泡、蒸、踩、砸、切、抄等七十二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直至现今都声名远扬,其品质之优、手感独特对于艺术爱好者尤其是书画爱好者来说,更是一纸难求。

虽说现今人们都有专门的红纸来进行创作,但是,早期的西和剪纸,用的就是当地的麻纸。可是麻纸保留了木浆原本的颜色,人们便用矿物颜料将麻纸染红,再由手工艺人剪成吉祥福瑞的剪纸作品。

酷爱剪纸的卢海燕,从最简单的图案开始,到现在进行创作,日积月累,一幅一幅没有停歇地剪着。小小的剪刀一起一落,就是三十多个春秋,完成了《大爱中国》、《中国神话》、《敦煌飞天》、《乞巧长卷》等大大小小百十余幅作品。

而她的作品深受已故西和县文联主席、文化界名人宁世忠先生的高度赞扬,为其剪纸命名为“乞巧红”,并为其题词“仇池妙手裁祥瑞,海燕剪纸乞巧红”。西和籍著名民俗研究家赵逵夫教授评价其为“剪纸大师,现代织女”。

记者问这位“现代织女”,这些作品中,自己最为得意的是哪一幅?她指指一旁摊开的长卷,示意这些是她的代表作,而这其中,最是她心头好的便是以家乡乞巧文化为内容的《乞巧长卷》。

卢海燕有着不凡的技艺,可她并不是专业的剪纸艺人,她在西和县医院工作。用来剪纸的时间是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凭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对家乡乞巧文化的耳濡目染,才造就了今天西和剪纸的传承人。

对于卢海燕来说,剪纸早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她希望不仅仅是剪纸这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够流传下去,生生不息,能够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热爱、从事。更希望,能够以剪纸为载体,将西和的乞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将本是人们表达朴素美好愿景的民间产物,变成一项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中国红的剪纸,就像卢海燕不离身穿着的旗袍一样,成为了西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剪刀一起一落,剪出来的是一段岁月,留下来的是深厚的千年文化。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