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第十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25日在秦安举行总结会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刘培文 时间/2016-07-27 10:01:2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由甘肃省委网信办、西北师范大学指导,中国甘肃网、上海交通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承办

第十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总结会现场

由甘肃省委网信办、西北师范大学指导,中国甘肃网、上海交通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承办,以“寻访华夏文明脉络助力敦煌文博盛会”为主题的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于7月18日正式启动,至7月26日结束。7月25日下午,在秦安县举行了此次文化考察活动的总结会。

此次考察专家团队阵容强大,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朱鸿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天恩、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迎新、《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作家冯玉雷等,中国甘肃网总编辑张振宇也作为考察团成员一并出征。

天水麦积区柴家坪遗址拍到的渭河

渭河流域位于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融汇了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坡文化等古老文化,农氏。本次文化考察活动18日在渭源启动后、又赴陇西、彰县、武山、甘谷、天水市麦积区、翻越陇山至陕西陇县,再穿越关山,从张家川返回甘肃秦安县,以陇右地区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存为核心,沿渭河寻访了与玉帛之路深切关联的华夏文明缘起,挖掘了渭河道悠久的史前文化脉络,从而为渭河流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对策。

25日中午,考察团顺利抵达秦安县,在走访了大地湾遗址和秦安县博物馆后,在秦安县政府举行了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总结会,专家团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分享了这次文化考察活动的收获。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叶舒宪说,这次的考察与第九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相比,又推进了一步,可以说,最早进入中原的玉器将被改写了,不是和田玉,真正西玉东输打前战的是甘肃的地方玉——鸳鸯玉。在研究“一带一路”古代交通方面,我们也有了掌握,后期,我们还会做很多资料的搜集,想方设法的考证,拿出报告。

对于考察团成员而言,陕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天恩的加入,对团队的学术层次有了大的提高,张天恩老师在抵达陇县后离队,但是发来书面总结,总结中写到:此次考察成果丰硕,收获巨大,感受很多。考察所见到的许多早期遗址,重新让历史的身影再现,渭河上下游,体连一线,秦岭东西侧本是一片,山水相接,文明相关,这开阔了陕西人的视野。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 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冯玉雷说,感谢省外几位专家加入此次文化考察,专家不畏艰辛、执着虔诚的考察态度感动人心,今后还要引进更多专家、学者加入,为挖掘甘肃文化尽力。

中国甘肃网总编辑 张振宇

中国甘肃网总编辑张振宇总结说,本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截至25日,在网上共发表170多篇文章,微博话题超过325万,微信关注超过千万,通过两微一端的宣传,活动影响力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要将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办成网站的品牌栏目,对甘肃文化进行发掘和梳理,保证活动的足迹到哪里,就能把哪里照亮。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