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平凉灵台县唐代彩粉天王俑镇墓兽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王忠学 时间/2016-08-04 10:05:48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2009年4月下旬,在梁原乡傅家沟村一农田改土工地上暴露的一座唐代砖室墓中,出土了铜、瓷、陶文物52件,其中各类彩陶俑计26件之多,有天王俑、牵夫俑、女侍俑、操碓俑、镇墓兽及马、驼、猪等。

踏羊彩绘天王俑

时代:唐代

出土地点:灵台县

珍藏单位:灵台县博物馆

2009年4月下旬,在梁原乡傅家沟村一农田改土工地上暴露的一座唐代砖室墓中,出土了铜、瓷、陶文物52件,其中各类彩陶俑计26件之多,有天王俑、牵夫俑、女侍俑、操碓俑、镇墓兽及马、驼、猪等。其中出土的唐代粉彩天王俑及镇墓兽各两尊,现藏于灵台县博物馆。

踏牛彩绘天王俑

两尊天王俑,一为踏羊天王,一为踏牛天王,均红陶质,通高108厘米,贴金彩绘。踏羊天王,头戴翻翅盔,护额高翘,盔顶竖叶形高缨。方脸怒相,竖眉瞋目,阔鼻闭口,八字须上翘,下有小髭。露颈,护颈偏低,肩覆护膊,其缘三角形向上翻翘。身着铠甲,内衬战裙,甲带纵束结扣胸前又横带至后背。胸甲左右各置一圆护。腰带扎于腹部,带上露半圆形内裳。两股披甲裳,甲下垂膝裙。左手屈臂握空拳,右手叉腰按胯。腿缚护腿,足蹬尖头靴,左腿曲膝踩踏于羊首面部,右腿微摆胯直立踩于羊尾骨处。羊跪卧于地,昂首瞪视前方,尾巴翘起,做撑力状。通体彩绘,用红、黑、白、蓝、紫色饰衣带、盔甲等花纹及面部,甲泡、盔翅及带间则贴饰金箔。踏牛天王与踏羊天王在五官、装束、彩绘方面基本相同,唯面朝右侧,胸无左右圆护,而腹部腰带处呈圆形甲护,左手半握上举,右手按于腰胯之际,左腿屈膝踩踏于牛首面部,右腿直立踩于牛尾骨以上。牛跪卧状,挺胸抬头,圆眼突目瞪视前方,尾巴却乖顺摆放于后腿部。

狮面镇墓兽

两尊镇墓兽,一为狮面,通高62厘米,一为人面,通高65.7厘米,均红陶质,兽身蹲踞姿势,通体彩绘。狮面镇墓兽,面若雄狮,向右怒视,龇牙咧嘴,面目狰狞。前额为两贯耳,额顶及颈两侧各竖一尖角,头顶及两侧有7束蛇予形又火焰状鬃毛冲起,嘴下为倒“山”形胡须,前甲各有一缕鬃毛漩涡形竖起。人面镇墓兽则为金刚面相,烈眉怒目,耸耳阔鼻,双唇紧合,逼视左前,八字须上翘,下有一撮圆髭。额顶束发呈圆锥形竖起,头顶高耸螺旋形角,两侧分列各三束蛇予状又火焰形毛发,颈两侧各竖一尖角,前甲鬃毛如蜗牛形呈两束冲起。两尊镇墓兽均挺胸收腹,前肢直立,兽爪三趾分张抓地,身躯后蹲,后肢屈膝置臀两侧。通体以红、黑、白三色绘饰五官及胸、腹、腿等身体细部须毛。

人面镇墓兽

唐代墓葬随葬品以大量陶俑为其鲜明特点,原来镇守墓门的武士俑,受佛教文化影响演变为脚踏伏兽或鬼魅的天王俑,镇墓兽往往以人面和兽面配对,头生角肩附翼,形象极尽狰狞怪异,威慑力十分张扬。天王源于佛教护法神,佛教汉化后,唐人便将镇墓武士演变成降魔伏妖、神力无限的天王形象。镇墓兽是古代人们专为死者及其亡魂设置的驱鬼辟邪、使之免遭侵扰的镇墓之物,是保证死者灵魂安宁的保护神。文献中通常将成对出现的天王俑和镇墓兽合称为“四神”或“四大天王”。由于人们赋予其独特的功用,因此在塑造时,造像体量高大,造型威猛,表情狞厉,将其性格尽量外化于形象,透露出慑魂破胆之威风来,加之精工细雕,不惜贴金重彩,更使其放射出至珍至宝的艺术光彩。灵台县博物馆藏的这四件天王俑及镇墓兽,就是具有上述特征的大唐艺术精品,唐代艺术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在这组文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灵台县博物馆:王忠学)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