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涂色书《这盛世,如飞天所愿》扉页。
袁靖亚摄
图为涂色书责编为壁画线描图上色。
冯兰摄
10月,《一带一路画敦煌》系列涂色书的第三本《云想衣裳花想容》面世了,1个月不到,卖了1.5万册。
“没想到”,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几个月前,系列涂色书的第一本和第二本销售情况同样令人惊喜,分别达到4万册和1.5万册。这超出了敦煌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所有出版物的销量。
创意源于驴友的偶然想法
涂色书的创意来源于一位资深驴友陈勇。去年的敦煌游后,他被洞窟里神秘的壁画和彩塑所震撼,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能否模仿火热一时的《秘密花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敦煌壁画,通过技术合成,做成涂色书,让更多的人就算无法亲身前往,也能领略敦煌的魅力?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王旭东发了封电子邮件,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
和熙熙攘攘的故宫博物院相比,坐落于西北的敦煌研究院虽然同样名气不小,但显然没有常年络绎不绝的游人。对于将主要精力放在做好研究上的敦煌研究院来说,做涂色书是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新鲜事。
怎样才能开发好这件文创产品呢?敦煌研究院选择敞开大门:采用方案竞选的方式,挑选最合适的出版社进行合作,研究院只承担“作者”身份,提供资料授权,创意、生产、发行等则统统交给出版社负责。
“飞天和菩萨是敦煌的核心标志,前两本涂色书里一定要凸显;然后是壁画里的建筑和服饰元素,图案的设计感强也适合涂色。敦煌洞窟和经卷里还有很多动物、花草图案也栩栩如生,以后可能会专门出分册,孩子们会更喜欢。”系列涂色书的责任编辑袁靖亚说。
历经半年的打磨,今年6月,系列涂色书的第一本《这盛世,如飞天所愿》诞生了。每本售价48元,里面不仅有可以上色的敦煌壁画线描稿,也有对壁画的介绍,出版一个月内竟然紧急加印了4次,网友和读者的反馈都很好。
“事实证明,不是大家不愿意亲近敦煌文化,而是我们的创意要求新求变,跟上现在的需求。”王旭东说。
丰厚的资源不利用是种浪费
在涂色书之前,与敦煌研究院相关的文化产品多是些旅游纪念品,这对有着丰厚资源的敦煌研究院来说是种浪费。
“大部分都是旅游纪念品和生活小产品,把图像简单贴到器物上,一些图新鲜的游客进商店随便扫几眼买几个;做展览带一些到现场售卖,可因为材质、品质和设计创新性都不够好,只能流于普通旅游纪念品的水准,对传播敦煌文化的意义并不大。”敦煌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海涛说。
这些产品由院里承担一部分设计,承包给外面的公司加工一部分,还有的从其他渠道进货。简单的外包加工和贴牌生产,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研究院难以抽出力量去把控,一度在莫高窟还出现过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旅游纪念品。“一些企业没有经过研究院的允许,打着敦煌文化的旗号,擅自盗用我们的元素,生产粗制滥造的东西,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更是对敦煌文化品牌和形象的损害。”王旭东说。
虽然有游客,但是愿意掏腰包买这些纪念品的并不多。特别是2014年,敦煌规划了新的游客参观路线,由原先自主参观到院里统一提供摆渡车,围绕陈列中心游览,很多游客着急赶车下山,这些可有可无的纪念品就更卖不动了。
“没有创意、贴一个形象、高仿等简单的产品不再被认可,大家的要求变高了。”陈海涛说。
相比之下,涂色书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创产品,更承载和展示了敦煌文化,带着千年敦煌走出了荒漠。
将寻找更多优质的合作伙伴
对于敦煌研究院来说,开发像涂色书这样的文创产品只是个开端。
今年4月,敦煌研究院正式成立文化创意研究中心,负责文创产品和活动的开发与销售。王旭东说:“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做多少产品,而是想建设一个高水准的、拥有品牌价值的平台,把优质的品牌资源、合作伙伴和敦煌的文化资源连接在一起。”
中心成立一个月后,5月中旬,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开发文创产品不仅名正言顺,而且有了保障。
敦煌研究院构建了文创产品和创意体验这两大块内容:从开凿于北魏中期的莫高窟第254窟中挑选了一幅保存完好、艺术与学术价值突出的《降魔成道图》的故事制作成原创动画,并上传到网络,点击量已破百万;开展“如是敦煌”文创课程,来自澳洲的艺术家与学员们从莫高窟中汲取灵感,以柔软的澳洲羊毛为原材料设计纺织品,在动态中体验敦煌文化;举办公众演讲和展示活动……
“现在文创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来做,如果有更便捷的渠道、更丰富的对外合作模式,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创意人才,从而实现互利共赢。”陈海涛说。
下一步,敦煌研究院不仅想围绕敦煌动画IP打造完整产业链,还希望与外界有更多的合作,包括进驻电商、与专业设计师团队研发文创产品等等。
敦煌研究院还将与台湾相关机构进行洽谈,商议在台湾常设敦煌文化艺术的文创体验中心,如果一切顺利,届时,在台湾就能同步买到敦煌研究院的文创产品。
将来,越来越丰富的文创产品将成为敦煌和敦煌研究院的窗口,让厚重的敦煌文化穿越千年,走进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