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景泰县芦阳镇索桥古渡遗址:光阴流淌下的悠悠甘肃古镇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张小燕 时间/2016-11-17 11:00:3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从兰州出发天空便开始飘起毛毛细雨,进入高速,车辆便飞驰起来。窗外,一座座光秃秃的黄土山飞速后退,偶见的绿意总会给人以惊喜。

景泰县芦阳镇索桥古渡遗址

从兰州出发天空便开始飘起毛毛细雨,进入高速,车辆便飞驰起来。窗外,一座座光秃秃的黄土山飞速后退,偶见的绿意总会给人以惊喜。

芦阳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作为景泰县颇具知名度的古镇之一,其不仅因景电工程原县址搬迁而出名,更因其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而远近闻名。

媪围古城、索桥古渡、磨湾汉墓群、石器、汉明长城遗址……查阅芦阳镇历史,会被其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一处处恢宏的历史遗迹叙述着距今5000多个春秋悠悠岁月之歌,吟唱着羌人与汉、蒙、回民族的盛起与衰落……穿越历史时空,远古文明,近代繁荣、现代辉煌让我们不由得对芦阳镇肃然起敬。

到达芦阳镇,已是10点多。雨后的芦阳静谧、恬淡,中国山村特有的隽秀在这里显露无疑。行进于柏油小路,乡土民风扑面而来。村舍、农田、摇着尾巴的小黄狗构成了一幅绝好的水墨丹青。

作为景泰县城旧址,芦阳曾一度繁华。如今,曾经最热闹的中心广场,只是有几位老人在这里打打牌、吼吼秦腔而已。隍庙、老年活动室、大礼堂在中心广场渐次排列。芦阳镇书法协会黄龙云介绍,芦阳至今完好保留着城隍出府这一传统文化活动,每年清明节,镇上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这一天祈福,七八个壮小伙,穿戴着专门的衣帽,用华丽的大轿,抬上城隍爷的坐像出巡,前面是由八匹马组成的马路,阴阳大队随后,全城老百姓,人人手奉香火,虔诚地尾随于后,声势浩大壮观。不同的是,如今的马队只有2匹马。“生活在变,文化传统也在变。不变的是人们祈求万事顺岁的诚挚愿望。”黄龙云无限怀念地说。

紧邻城隍庙的是芦阳镇的老年活动室和大礼堂。黄龙云说。1974年开建,1976年投入使用的大礼堂,可容纳6000人,说起来也是当时芦阳镇比较气派的建筑,其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寿鹿山。很可惜,礼堂建成两年后,县城就搬迁了。

“镇上所有大的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可以说,也只有这座建筑,至今仍被较好地利用……”

游走于芦阳镇,可以发现充满那个特殊年代印记和气味的些许建筑,除原景泰县大礼堂外,粮站,面粉厂、财务所、供销社家属院等等,至今清晰可见。只是与当年不同,景泰县城的搬迁,让当年一度热闹繁忙的场所,如今变得异常落寞,有的被废弃,有的被出租或出售。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位于东城门的一座建筑,门头上的“芦阳商店”几个字赫然高悬,这里曾经是芦阳最大的国营商店,现在成为花圈铺。历史以挽歌方式祭奠过去的痕迹,不由人一阵伤感。

黄龙云说,作为一种历史见证,应乘这些地方还都在,拍些片子将其保留下来,不一定哪天这些就都消失了。

“阡陌相连,鸡鸣犬吠”,如今的芦阳镇铅华洗尽,不再如先前时那般热闹,却有种宁静和谐的美。村子里,三三两两地的老人围坐在一起,一边闲聊一边哄着孙娃。

对于县城的搬迁,黄龙云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景泰县是甘肃有名的18个干旱县之一,历史上的景泰县可谓大旱小灾不断,在许多景泰人的记忆中,所经历的最心酸的事,就是出外逃荒要饭背粮。l974年,随着景电一期工程的建成,景泰川成了一个道路畅通、渠系纵横、条田连片、林带成网的大漠绿洲,景泰县城也于l978年从芦阳镇搬迁至条山火车站新开垦的灌区,所有县城党、政机关、学校,也随之搬迁。索桥所有的人家都搬走了,没有留下一户,东风搬走了三分之二多,响水搬走了一大半,吊沟、芦阳也相继搬走了不少人。

作为中华之最的景电工程。不但将亘古荒滩变成了百里米粮川,养活了几十万农业人口,而且阻止了腾格里沙漠南侵的脚步。

虽然县城搬迁了,但芦阳镇仍然住着很多原村民,这让芦阳镇保持着旺盛生命力。芦阳镇副镇长吴滨说,如今村里人最大的经济来源,还是种庄稼、干农活,砂田西瓜、温室西甜瓜等特色农产品及羊、鸡等养殖业成为村民赖以生活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

与中国众多古镇相同,芦阳也不乏精美的古民居。遗憾的是,这样的古民居在芦阳我们只看到一院。大多都被拆除,只有位于槽沟的这院保留了下来,院落主人的祖上和康熙年间靖远人王进宝将军关系密切,地位非同一般。当然,这可以从宅子的外观看出来,八檐、虎豹头的住宅在当时也只有声名显赫的富贵人家才能建。

透过砖块堆起来的院墙,可以看到这座古老宅院的大致面貌:木质结构的大门、窗户等早已失去了原木的本色,飞檐斗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古朴而庄重。虽经过近百年的风吹雨打,但其相对较完整地保持了原貌。像这样的古民居在芦阳镇已是寥寥无几。

在一条临近街巷的人家大门口,五六位村民正唠着嗑说。76岁的樊积清老人说,县城搬走后,芦阳镇冷清了许多,很多人依旧怀念那时的芦阳,热闹、繁华,便利。

很难想象,现代工业的发展,竟然让民国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一个镇的形态出现。

芦阳镇,落寞了,但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陈砖破瓦,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辉煌与沧桑。

芦阳,古名“芦塘湖”,又有“芦阳湖”之称。芦塘,顾名思义,是有芦塘的地方。据考证,在明朝以前很久的年代,媪围河逐渐干涸,但在原来媪围河的河床上,现在县城所在地东城处一里处,流出了一股很大的泉水。在泉水的周围,聚成了一个很大的水塘,里面长满了芦苇,因此,当地人把这里叫大芦塘,塘水东流汇集很多小泉后汇成河水,芦苇、芦塘蔓延十里,径直到响水。因这里地势较窄,被当地人称之为小芦塘。又因河水流至村头石阶处大作声响,小芦塘又叫响水。

在芦阳,有“先有响水堡,后有芦塘湖”的说法。史料记载,东汉以后,凉州(既武威)一道也包括媪围,汉羌杂居,战事频繁,五凉、隋唐时期,这一代又有过一段繁荣稳定时期,安禄山反叛之后,吐蕃占领河西,到公元484年,河西收复黄河九曲(今甘青宁)重归唐。宋元时期,凉州一带再次处于战乱,北方胡人的不断侵扰,使得边塞经常处于拉锯战状态,人民流离失所,逃兵逃荒。久之,胡汉杂居,直到明朝,民族和好,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明万历27年后,朝庭在这一带开始移民屯田,始修长城;同时建立了响水、芦阳、兴泉。

“响水一带,传遍十八家兵户定居于此,响水的大户人家如卢、马、李、郝等姓都是兵家之后。徐会长介绍,各家族先辈们,有的屯戍边关,挥戈包围群众的生命财产而英勇牺牲,这可以从响水周围、大车沟、大沟、索桥等地散布着的各大族的老坟,石桌石碑残迹等证明”近年来,各家族普遍重修家谱,整理碑志,反映各族祖先的英功美名,治家训子有道,贡献家乡,铸造历史的业绩。“黄龙云说:

响水堡建立以后,真正开始了它的新生。离响水十五里黄河岸边的索桥遗址,成为历史的见证。索桥包括索桥古镇和索桥古渡。遗憾的是,由于下雨道路泥泞,古渡遗址我们不得亲眼所见,索桥古镇也因举村搬迁但其旧日遗风,在西北名族大学郝天魁教授的芦阳回忆录中得到了记述:小时候,这街面,足足有几十家商铺,下街卢家的马车点,后街王家的客店;路授权、彭灿等二十余家商店,从接口到下街再到商界,十字城内外,几乎铺面一个连着个,有卖药材的、百货的、布匹的、杂货店,足以见昔日之繁荣景象。

从历史考察,汉代已在响水的吊沟建立了县城,那时芦阳山下均为媪围河水域所占,也就是说,现在的芦阳县城既大芦塘还不可能有人家居住,而是一片水域。因此,也无所谓人们所说的大芦塘、小芦塘之分。而响水堡、芦阳堡都是明万历年间建立的。到了后来河水散去,芦阳地面突出且较宽阔,居住的人也越来越多,芦阳就成了大地方。三十年代立县时,芦阳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成了县城所在地。至1978年县城迁址的45年间,一直是景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千年岁月,风云变幻,几度兴衰、几度枯荣,历史像个旅游者,总是颠沛流离,风尘朴朴。

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不知不觉已到了下午3点,在庐阳镇副镇长吴兵的陪同下,我们驱车来到距景泰县城东南十多公里处的芦阳镇城北墩村,踏访闻名已久的汉长城。

车在陡峭的山路艰难行进,倏忽间,一大片水域在面前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由私人老板投资兴建、充分利用山沟自然地理特征修建的湿地公园,目前,已发展成为芦阳镇的又一旅游景点。

走进由石头垒砌的蒙古包,正在忙碌的郭维平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曾经的房地产开发商如今转行开始发展旅游业,这让记者多少有些不解。”房地产已不是黄金产业,但旅游是。“郭维平用地道的方言说道:芦阳生态极度贫乏,建立生态谷就是为了给家乡的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当然,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芦阳,认知芦阳。作为羌区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之地,芦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了靖远的河东文化,河西文化没有任何一个县城可以和芦阳比,河西第一城的媪围古城就在芦阳。先有媪围城,后有武威郡,芦阳婚丧嫁娶习俗基本上和武威一样。尤其是汉长城的发现,更是将芦阳的历史往前推了数千年。”

“芦阳是金砖铺起来的,任何东西都买不到。”郭维平说,这是敦煌学暨历史地理学者李并成来芦阳考察时多次说过的一句话。然而,遗憾的是,守着金砖当破瓦,芦阳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被静静地搁置。

“应该去看看,感受一下芦阳古长城的的魅力。”得知我们要去汉长城遗址,郭维平高兴地驾车随行。仍然是颠簸的山路,向窗外望去,连绵不绝的大山,犹如一条条巨龙弥漫在这片天地。10分钟后,顺利到达目的地。一口气爬到山顶,历尽千年风霜仍巍然屹立的汉长城跃如眼帘。赤红色的石头棱角分明,摸上去坚硬无比,无法想象,在冷兵器时代,这些巨大的石块先民们是如何搬上这高大山体的。置身城墙上,遥望远山近水,仿佛依旧能够感觉到这里的隆隆战鼓和金戈铁马。斜阳下的长城,透着一种苍凉的美,不屈的风骨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痕迹。

“长城原来比现在高些,但由于人为的破坏和常年的风化,很多城砖已经遗失。这样的遗迹不加以保护,将来有可能会消失。保护历史遗产就是保护文化传承,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心理归属。”黄龙云怅然地说,真不知道这里的长城还能屹立多久。

历史的遗迹,总给世人太多的感慨和神秘。

告别长城,记者一行向吊沟村进发。西周时,吊沟一带居住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的彝族,春秋、战国、至秦这里归属月氏。史料记载,在这期间,一条从陕西至泾川、平凉、到武威再到新疆的丝绸之路穿过此地。秦末汉初,原住我国北部的匈奴西进攻破月氏,将这里占为牧地,属匈奴休屠王之地。汉武帝开河西,列四郡,通西域、迁徙民众,充实边陲,发展军屯民垦,境内置媪围县,隶属于武威郡县治治所设在芦阳镇吊沟古城,为景泰立县之始。

这一切,充分说明了古时吊沟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重要,据居延汉简所记,过黄河向西北方行约十五里既媪围县,再经裴家营、大靖营、土门营最后抵达武威。可以认定,这一路线是最古老的丝绸之路,作为一个重要驿站,媪围县被称之为河西第一镇,成为丝绸之路上现存规模最大暗地汉代县城遗址,其不仅管辖和护卫黄河渡口,也成为保障丝绸之路安全畅通的一个军事要冲。

在吊沟村的半山上,可以看到媪围城圆弧形的城墙残迹和当时古人住的窑洞。文字记载,当年的媪围河水很大,常年奔流不息,丛山峻林、千溪汇集,从寿鹿等山顺势流下历经百丽,注入黄河。媪围河上下千亩良田,草木丰盛,村舍掩映,一派田园风光。而媪围县城内则终年物资互达,文化交流,商贾往来、官吏出入。

而今,登临吊沟梁上寻古,极目四野、群山蜿蜒,山下,是大片的耕地。历经数千年岁月沧桑,古城仅存的几段残垣断壁,破败而又落寞,孤寂而又清冷,那依稀可见的古城轮廓似乎描绘着她曾经的繁华与富庶。“山上是远古先民们居住的地方,山下则是放牧的。”黄龙云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古城还留存东南、西南两城墙的角墩,后来由于一些村民盖房子,将这里的土取走了,角墩也就消失了。在古城脚下还发现过一个很深的洞,虽有牧羊人在洞口避雨,但由于洞很深,谁也没进去过,为确保安全,目前洞门已经被封了。

媪围古城址的发现,揭开了景泰县两千年前的繁盛的秘密。从黄河渡口到武威郡这条400里长的地区,成为汉朝反击匈奴的前沿战地,风风丝路夜,萧萧班马鸣。登斯古城,仿佛时空倒流又回到了那个人喧马嚣的茶马古道。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芦阳的地理位置,可占国际性和历史性。因为芦阳境内在汉代出了一个媪围县,从长安出发,过黄河到媪围再到新疆、出西域,两千年前的辉煌,给芦塘增添了历史的光彩。虽然至今还没有人对当时的情况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但我们可以用历史的折射和透视将他们联系起来。

北路作为丝绸之路最早路线。从长安出发,过咸阳,沿泾河西北上,经郴州,平凉,穿六盘山,至靖远哈四度。站媪围,再驱武威,通西域,这是一条最平坦的路。史载,汉武帝元朔3年,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张骞正是沿着此路,经媪围去开创西域伟业的。军事和商贸的需要,显示出媪围县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贡献。芦塘城的人家,有的是古来的芦阳原籍,有的是屯戍边疆,落户耕田在此,有的是从商从外地迁来。千百年来,祖辈在这快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创造出一代又一代的文明,出现过戚维礼、岳登龙等文臣武将,封疆大吏,也出现过百工名匠,还出现过地方管吏、学士名医,书法家等,当然,作为社会的主题,还是成千上万的劳动者。

对于郭维平而言,能够对城市建设发展及地域文化的传承有所贡献,比造一幢好房子更重要。也正是这种情愫,让郭维平彻底退出房地产业转型搞旅游。截至目前,投资高达3000万元的景泰西部民俗文化生态谷(水沟湿地)似明珠镶嵌于瀚海中,在茫茫一片沙海的包围中,溪水纵横流淌,浸淫山谷,游船、画舫、竹筏,形成了西部生态园独特的景观。

作为土生土长的芦阳人,郭维平对这片土地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五千年古老的文化圈,留下的是了不朽的文化足迹和人文景观。芦阳的历史,芦阳曾经的辉煌,芦阳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那么弥足珍贵,那么的令人流连忘返。

翻开生态谷历史的扉页,往前追寻,二千多年前这里就是古媪围县的治下,从生态谷周围出土的汉墓、石器和新发现的岩画,都见证了生态谷的民俗文化积淀的深厚,为今人冠名为民俗文化生态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茫茫沙漠中,民族、战争、燹火、疮痍。生态谷见证了历史,留下了它永远的人文印记。经过二千多年的风雨剥落,烽燧虽无,但墙体仍存,足迹清晰,历历可辨。汉、明长城,蜿蜒于生态谷周边耸立的群山,向人们诉说着生态谷的过去。湿地与索桥古渡胜过遥遥想望,从旁见证了生态谷的繁盛和它历史。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结果,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汉旗大坝、城阙、烽燧及张骞出使西域等古风古貌的恢复工程,完美地体现了芦阳不屈不挠的开创精神,茫茫沙湖,经过数年改造,如今已是一片绿洲,郭维平介绍,目前,湿地公园北与兰石等各大农场相连,西与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相接,东与索桥古渡相望,与景电工程纪念园相衔,形成了景泰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而前来观光、自驾游的中外游客在逐年增多。吴滨表示,景泰县旅游业近年来的不断地发展壮大,使得芦阳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在景泰县的旅游规划中,突出龙头景区带动,组团推动产业发展清晰可见。以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永泰古城、景电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等四个国家级旅游品牌为主,依据景泰县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突出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实施黄河石林龙头带动、县城中心辐射、重点景区突破、整体推进的县域旅游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旅游功能区,整体推进全县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组团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让芦阳人振奋。

索桥古渡、媪围古城遗址、景电工程等景观均被列入其中。“这也意味着,旅游将成为芦阳镇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历史更迭,时事变迁,芦阳,这块土地所承载的传奇经历将恒久流传;脚踏实地,古镇在更高境界努力寻绎自己的坐标和定位。我们坚信,美丽而神奇的芦阳将越走越好。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