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刚在兰州新理想艺术培训中心
2003年首次高考时,他数学只考了31分,被别人戏称为“数学白痴”;他是中学老师眼中“人见人愁”的“坏学生”;也正是他,于2004年以总分接近600分的优异成绩被西北师范大学新闻专业录取;他喜欢文学,大学期间加入西北师范大学文学联合会担任第18任会长,有多篇诗歌获奖并入选师大110年校庆文学作品集;他参与深度追踪兰州追星女杨丽娟的深度报道《谁导演了追星悲剧》入选《读懂甘肃》,被当年的《南方周末》评为年度致敬稿件;他的《高校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一文,开启《中国青年报》师生关系系列稿件的大讨论。如今,他所在的兰州新理想艺术培训中心已成为甘肃省最知名的传媒艺考培训机构,帮助成百上千有传媒理想的学生实现了原本不可能的大学梦。
他就是出生在羲皇故里一个美丽小镇的马俊刚——兰州新理想艺术培训中心、西影艺考常务副校长。他对文字有着天然的敏感,一直到大学毕业前,他都以为自己会是一个以写字为生的诗人。
坐在山头看云的男孩
马俊刚八十年代出生在农村,虽没有城市孩子的富足生活,却有着像春天一样快乐,像云朵一样自由的幸福童年。
桃红叶绿、田野返青、在河里摸鱼、在田野里追蜻蜓抓蛇的生活经历,都为这个性格有点狂放不羁的男孩日后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少年时,马俊刚的哥哥在家乡开了一家书社,这给他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在上初中以前,我几乎读完了书社里所有的书,或许我已经忘记了那些书的内容,但是那时读过的无用之书对我性格的养成、知识的积累和眼界的拓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许是凭借少年时的阅读积累,他坦言自己很少看语文书,也没有好好读过一本名著,也许就是凭借少年时的阅读积累,上学时语文却可以每次轻松地拿到第一。
高中时,老师布置作文,要求要用点面结合写一个大场景。没成想他信口一句“一朵是花。许多,是春天”得到了老师的赞赏。也正是这种良师的鼓励,他开始尝试投稿,一篇篇见诸报端的诗歌,使他越发爱上充满书香气息的世界。
“无冕之王”梦想的萌发
在中国青年报北京总社,马俊刚和自己当年的稿件合影。
2000年,马俊刚中考结束后赴嘉峪关游玩,住在嘉峪关日报社他哥的宿舍。隔壁是《兰州晨报》驻嘉峪关的田记者,没事的时候,马俊刚总喜欢站在这位“写着一手漂亮钢笔字”的记者旁边看写稿。
一夜,田记者伏案疾书,马俊刚在旁边翻报纸。突然电话响起,谈话虽然模糊不清,但该记者严肃的表情和用力挥动的手势使马俊刚意识到事情不太好。
“农民的命就不是命了?!稿子一定要发!”这位记者斩钉截铁地挂了电话。
在记者的唏嘘中,马俊刚得知:有领导从医的爱人由于未按规定操作,错误用药使一位年轻患者致死。得知媒体参与此事,上头欲对此医疗事故在报道前干预,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时的马俊刚并不知道这位记者这样不留余地地拒绝领导会对他本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也不知道“柔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什么意思,但那一夜这位记者的拒绝给马俊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马俊刚决心以后也要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折戟沉沙。2003年,马俊刚经历了高考失败,当年他的数学只考了31分。他认真复读。每天凌晨一点睡觉,五点半准时起床准备早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接下来的高考没有多少悬念,他拿到了应得的分数:数学从31分补习到98分,语文拿到了138分的好成绩,总分接近600。也终于让他无冕之王的梦想看到了曙光——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专业录取。他破釜沉舟的复读没有为他的青春留下遗憾——曾经输的片甲不留,最后赢得轰轰烈烈。
大学时期的马俊刚,依然没有放弃对文字的热爱和对新闻梦想的执着追求。除了加入学生处创办的报纸《关注》锻炼新闻专业写作,他还加入了人才辈出的西北师大文学联合会,依旧坚持诗歌的创作。他的诗歌获奖无数,清丽婉约,挥洒自如,多篇被《散文诗》等知名刊物选用,还有作品入选师大110年校庆文学作品集。
实习时,他师从原《中国青年报》甘肃站站长狄多华(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现就职于国家网信办),关注教育话题,有多篇深度报道发表。
毕业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做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记者。供职于《新疆都市消费晨报》,先后在社会新闻部和西北最大的教育周刊《花季周刊》教育新闻部工作近四年,稿件无数,深度关注教育话题。其中以《离家出走17年无音讯 17岁血癌少女盼父归》为题,报道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高中17岁女孩王彩虹的事,此外还先后联动《兰州晨报》《南方都市报》《晶报》等媒体为其寻父救命,众多读者也心系彩虹,为她捐款献爱。其中新疆甘肃企业联合会(商会)为她带募集了12万元捐款。
辞职前,他在新疆都市消费晨报的最后一篇报道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凭借他丰富的采访经验,在接到热线之后第一时间联系相关的熊猫血群,在《出生两天新生儿急熊猫血救命》的报道刊发的同时,帮助了一对维族夫妻挽救他们第五个,也是唯一一个孩子。
记者到教师,都是份良心活儿。
马俊刚(右一)在模拟考试中给学生当评委。
“从小被当成问题学生的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老师。”记者转型是痛苦的,让马俊刚觉得意外的是自己最后会成为一名老师,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2012年,马俊刚选择回到离家最近的省会城市——兰州,除了继续做老本行相关的行业——杂志编辑,也开始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特别的学生——艺考生。
是的,从狂放不羁的“坏孩子”到笔底波澜、铁肩道义的记者,再到诲人不倦的老师,一切好像纯属意外,又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文学社出刊的经历让他为杂志工作做了积淀,而教育新闻的工作经历又为学校的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
结识姚海涛师兄,为其创业的热情所感染。加入西影团队,从网站建设到印刷材料,再到全省各地招生,马老师一直见证和伴随西影艺考的点滴成长,也和西影的同事们一次又一次地修剪着成长过程中横生出来的旁枝斜芽。
“西影创立初期,我和姚校长驱车八千公里,走遍甘肃各式(市),很辛苦,也很充实!”这几年下来,马俊刚不无感慨。他说来西影的学员,无外乎三种:第一,非常喜欢传媒专业;第二种,学习成绩欠佳,想通过专业考入大学;第三种,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家长安排到了这里。
马俊刚说:“前两种,一般都会考入理想大学,第三类同学就需要我们去鼓励他们,帮他们树立一下信心。”
事实证明,这绝非一番空话。
来西影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但也正是这些问题少年,在西影的洗礼下,破茧成蝶、凤凰涅盘,实现了人生关键路口的逆袭。
比如来自庆阳的一位姓谈的学员——打架转学再打架再转学,这是他高中前两年的写照。谈同学刚来西影的时候,文化课仅200分。4个月以后取得了联考全省第18名的好成绩,10个月以后被陕西科技大学录取。西影是他在高中阶段上过的第14所学校。
“我终于在我爸面前有脸了。”联考成绩出来后,他感叹自己的变化。
与西影结缘,10个月以后谈同学从一个辍学少年变成了省重点大学大学生,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而这样的案例,在西影艺考不是个别。
还有一位来自陇南的学员,在来西影之前她已经跟着本地电视的一位老师,学习播音主持。铁了心要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她被马俊刚拦住了——因为身高原因,孩子考播持并不占优势。
马俊刚建议她学编导,但她的母亲很不理解。马俊刚数次耐心的跟孩子母亲解释:“第一,学播音主持的费用要高于编导,我没有理由拦着你;第二,孩子学编导我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成绩,但我一定知道她考播音的成绩。”最后孩子和家长听了劝,改学编导,次年她被一所211院校录取。
录取之后,孩子在她的朋友圈发表说说:“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考上本科,而且还是个全国重点,感谢西影的老师!”
而这样的故事,在西影艺考发生过太多。
2014年报志愿期间,有个家长为志愿选择犯了难:一面是家长想让孩子学的医学类专业,一面是稳走的四川大学。“学习完编导专业,你喜不喜欢?”孩子告诉我,一开始学专业只是为了走好学校保底,没想到学习完之后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最终,孩子选择了编导专业,顺利被四川大学录取。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忠于内心的选择,这一条路你才不畏艰难,走得更远,痛并快乐着——所幸,编导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专业。
马俊刚说,直到从事这一行,他才理解当年那些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也更能理解老师身上那份良心和责任,一个用心的教育机构一定不是收了钱就不再管学生,而是对孩子的变化有监督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方向。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八个字,在这里都能比较好的实现。”而西影艺考就这是这样一个造梦的地方,是一个给有梦想肯努力的人准备的平台,所以曾被老师嫌过和自我放弃的学生,他们在这里都会找到自信和可能。
亦师亦友,打造放飞梦想的舞台
马俊刚(中)和年轻西影艺考团队在一起。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马俊刚说,现在才明白,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给学生鼓励和希望,让他建立信心,点燃无限的可能。
马俊刚最欣慰的是在他最关键的时候都能遇见很好的老师,他们一次次的指点和修剪,才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学时候的马云老师,在我对学习失去信心的时候说我语文学的好;初中时候的杨新芳老师,鼓励我参加作文大赛;高中时候的陈广忠老师,把我的诗歌投给报社发表,还有我复读的时候遇见的数学老师程芳军老师,把我从一个数学白痴教到高考的98分;上大学的时候遇见的徐兆寿老师,给我创作给了更多的肯定和鼓舞,让我在200人的写作课讲课;实习时候遇见的狄多华老师,敦敦教诲成为我新闻职业的领路人。”
事实上,从事教育后的马俊刚,也一直在践行这种理念。
往期的学员何玉斌写了一篇回忆在西影求学的经历:“看到十二月份的课程表时,我曾发了个说说抱怨,为什么要三天安排一次考试?”
然后马俊刚在下面评论了一句:等你高分通过联考和校考的时候,就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了。他看到了评论,但并没有回复。
一直到联考成绩出来时,何玉斌捧着手机满大街的狂奔,口渴的不行才蹭着墙根儿坐了下来,然后找到那条说说手抖着给马老师回复:“是的,我明白了。”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学员的负责让我感触很深,他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导师,是他,点燃了我的大学梦,燃烧起来了我对大学的憧憬,一步一步对我的悉心教导,我以校考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广西师范学院。”已经考入广西师范学院的西影学员王田这样说马俊刚不但在学习上对他很多帮助,在为人处世、生活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
不仅仅是学生,他还跟家长成了朋友。其中有一位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非常信任地交给了西影,虽然第一年孩子因文化课失败,但是次年孩子复读再战,最终被陕西一所省重点院校录取。
“马老师热爱教学工作,热爱西影艺考,热心关爱学生,热切哺育桃李,热情贴近家长,热烈分享教学成果。”这位家长这样评价马俊刚。
马俊刚说,很多学生在来西影之前已经基本不报上本科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在灰色的高中末期,重新树立了信心,这一次成功对他们人生的意义远远大于考上大学本事。
“给有梦想的人一个飞翔的可能。一不小心,成了一名老师。虽然没有多少学问教给学生,但可以一心一意打造最好的艺考培训平台,把家长交给我的孩子当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去对待,他们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比我自己上大学还开心。就用这样的心,如此三年,西影艺考已经成为全省最棒的艺考培训机构,没有之一。只愿:西影艺考的孩子都有美好的未来,最后祝我的同事和自己,教师节快乐!”2016年教师节,马俊刚在他的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西影公益基金资助考入大学贫困学生姚欢
西影艺考对外招生三年之后成为甘肃最好的艺考培训机构,帮助众多学生考入大学。
这种帮助,不仅仅是最优质的的师资和教学体系平台,还有实实在在的雪中送炭。
2014年学校成立了“西影公益基金”。马俊刚说,发起这个基金的目的很简单,除了奖励那些考的好的同学,还想帮助那些品学兼有优的学生圆梦。
“有一位来自庆阳镇原县的学生叫雷凯,孩子比较优秀但是家庭比较困难,学校通过西影公益基金,减免了他冲刺班的费用。帮他解决了学费的后顾之忧。”不负众望,这位同学次年考入了陕西科技大学,他不仅得到雪中送碳的帮助,而且获得了“西影奖学金”。
雷凯在颁奖仪式上眼含泪花地说道,假如没有“西影公益金”帮他解决学费问题、没有老师专业的志愿填报指导,就没有他的大学梦。
奖学金的发放需要都是公开的,而助学金则是私下的,通过减免的方式进行。马俊刚说西影公益基金基金成立三年,已经奖励和资助的学生逾60人,更多的是在默默地资助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西影公益基金还覆盖到其他方面,先后帮助民乐一中的姑娘姚芙蓉和酒泉的学子姚欢,为他们提供大学所需的资金支持。
2016年,西影公益基金还赞助了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空乘专业的礼仪风采大赛。
马俊刚介绍说,西影公益基金的用途范围也不断地再扩大,这几年又从基金里分出一部分,用于西部大学生的影像拍摄计划,其中资助拍摄的几部微电影都在重大的比赛中获奖,来自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助教石浩生和王怡然还双双被保送到暨南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采访结束,马俊刚说,对通过专业努力考上大学的同学而言,大学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好起点,需要更加努力充实,每一步都努力。
马俊刚他很喜欢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副书记王德祥在微博里说一句话:“勇于展示自己,乐于创作作品,善于留声留影,勤于沟通交流。精通传媒六艺(礼、乐、摄、制、书、说),必成文武之才。”
“我很赞同这句话,把它送给已上大学的传媒学生!”希望他们的大学四年后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还记得与西影艺考的缘分。(作者: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