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庆阳正宁县泥阳城和泥谷水之谜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张玉芳 时间/2016-11-24 11:18:4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清顾祖禹《读书方典纪要》卷五十七载;“《汉志》注:‘泥阳,有泥水,出郁郅北蛮中’,城盖近泥水上流而名也”。

一、西汉泥阳在泥水之阳

清顾祖禹《读书方典纪要》卷五十七载;“《汉志》注:‘泥阳,有泥水,出郁郅北蛮中’,城盖近泥水上流而名也”。这里一个“阳”、一个“近”,早已给泥阳县城定了位。班彪《北征赋》更说明他过了泥阳后,登上一个长坡才进入义渠旧城。这些汉代的史料应当是最为可信的,不管从史料或从地形上考察,泥阳城都应该在今宁县城之庙咀坪。但是古今一些文人都以“古城一般都放在水边”为由,将义渠城从宁县西北的大原上搬到宁县城西之庙咀坪,致使西汉泥阳无处安身。由于对义渠城定位不准,是造成泥阳县城出现混乱之说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东汉泥阳曾多次迁徙

由于战乱的结果,东汉泥阳曾多次搬迁,致使城址多变。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将泥阳县城从庙咀坪迁往河东台地上(即现在宁县政府所在地),并改泥阳为泥阴,改义渠为义沟。东汉政权建立后又回复原名称泥阳,地点仍在东台地。但不久,东汉泥阳县就开始了县城的大搬迁。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先零羌民大起义,拥立羌民首领滇零为天子,在北地建立政权,和汉政权对峙。东汉永初五年(公元111年),朝廷命北地、安定郡县政权内迁避难。于是安定郡迁往美阳(今武功西北),北地郡迁往池阳(今陕西泾阳)。泥阳县因在建武六年已将阳周、襄乐、独乐三县并入泥阳,地域扩大,遂将县城由东台地迁往古阳周城,于是阳周城就变成了泥阳城。这便是泥阳城的第二次搬迁。为什么说西汉的阳周城就是东汉泥阳城呢?魏书说:“阳周有泥阳”。唐代批注的《史记正义》说:“泥阳故城在宁州罗川县北三十一里”。《明史.地理志》和《正宁县志》均记:“阳周故城,一名驰武城,在县北三十里”。可见阳周城、泥阳城、驰武城均在同一地方。也就是说,东汉的泥阳县城搬迁到阳周城后,阳周城便改叫泥阳城,二城合而为一。自古至今,由于历史的演变,一地两名的叫法是常见现象。正如过去庆阳府设在庆城,今庆阳市设在西峰。所以西峰也是庆阳,庆阳也是西峰,正宁县治设在山河,县城和山河镇均处一地。又如张掖市设在古甘州,酒泉市设在古肃州,武威市设在古凉州,二者同为一地,一地曾叫两名。东汉的泥阳和阳周正是这种情况。东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17年)安定、北地两郡又迁回原地,恢复旧治。这时原在宁夏的富平,迁建董志塬的彭原城。永和六年(公元141年),羌人又攻北地、安定,北地郡南迁冯翊,安定郡南迁扶风,泥阳县亦随郡治的南迁而第三次迁徙。原在彭原的富平县南迁左冯翊。直到西晋时,北地郡才又迁回彭原,泥阳、富平两县也随之北迁,返回原治,这便是泥阳第四次搬迁。东晋十六国时,北地、安定郡郡县皆废,富平又迁左冯翊,即今陕西富平县,泥阳不再出现。北魏时,由鲜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统一了北方。赵兴郡、西北地郡、安定郡均在庆、平两地设立,在正宁县除设了两个驻军城即泥阳军、惠涉军外,又在罗川复置阳周县。泥阳军城设在今平子地界,也即杨维乔先生所说的胡账里,这就是后来的泥阳平子之说的原由,明代还在平子设泥阳里。关于泥阳即今正宁之说只对了一半。因为他们没有分清是西汉泥阳,还是东汉泥阳。正确的答案应该是:西汉泥阳在今宁县城,东汉泥阳在正宁,即古阳周城。如果说正宁在西汉就归泥阳管辖,那就否定了西汉阳周在正宁的存在,同样也否定了黄帝古冢和桥山(子午岭)在正宁的存在,因此这个观点是不对的。至于泥阳城在米桥之说更无道理,因为米桥从历史文献上看,它既不在《史记正义》上所说的距罗川城31里之处(米桥距罗川城60里),又无故城遗址可考。而且它的西面过岘子铁索桥后就是阳周县辖地平子里。泥阳县城怎会隔岘子设在那里呢?至于宁县襄乐之说,东南十五里之说,均是后人盲目瞎猜,毫无考究价值可言。政平之说也很荒唐,西汉时政平是弋居县治,直到东汉末年弋居才被废弃,政平怎会一地设两个县城呢?

三、揭开泥谷水之谜

泥谷水在什么地方?它同泥阳县是什么关系?近年,我看到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东汉泥阳城在泥谷水之阳,并非泥水之阳的泥阳。张耀民先生在《汉泥阳城考》一文中说:“据《史记正义》云:在罗川县北有泥谷水,源出罗川县东北泥阳塬侧。有泉于泥中(潜流二十余步而流入泥谷)。又有泥阳湫,在县北四十里”。他又说:“此泥谷水,即今日之无日天沟上游的纥拉沟,泥阳湫即纥拉沟的源头掌圈沟老”,“泥阳湫之阳即今南柳村一带,原属宁县米桥乡辖”。“由此看来,《史记正义》所说的泥阳城,乃泥谷水或泥阳湫之阳的泥阳城,并非泥水之阳的泥阳城,二者不是一回事”。这些论述便是“米桥之说和泥谷水之阳之说的源头,而且已被史学家采用,记入《庆阳通史》(见232页)。张先生对此判断是不准确的。首先,泥阳县、泥阳城早在秦代就有了,大家都知道是因位于泥水之阳而得名。东汉时,不可能再因泥谷水之阳而重起此名。其次,说纥拉沟的掌圈沟老有泥谷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从距离看,它不在东汉泥阳县城附近,不在罗川县北30里、31里、35里、40里之内。按现在的里程计算,它和山河镇一样足在60里开外。从地形上分析,泥阳湫的形成,肯定是由塬头山峁因重大滑坡,产生泥石流,堵住谷水,形成堰塞湖,人称湫池。若年深久远,湖水撤走后,必然会留下一大片淤泥川台地。但是,我从掌圈沟老直至到米桥岘子查看了十多里,都没有发现这样的地形地貌,它完全是一个崖峻坡陡的夹皮沟。没有大滑坡和湫池的痕迹,没有滩地,怎能说这里有泥谷水和泥阳湫呢?那么《史记正义》所说的泥谷水和泥阳湫究竟有没有呢?它在哪里呢?有!确实有!它就是著名的友好沟,今在永正乡政府脚下,也就是说它在西汉阳周城、东汉泥阳城附近。这就是当地人都知道的五谷泉和冉峪湫。这个湫池位于冉峪、蒙恬洼、岭上、粟里、上官庄五村的沟壑包围之中。五村各有五条从泥谷中流出的泉水注入湫中。为什么说它就是泥谷水和泥阳湫呢?一、从距离上看,它同阳周县城一样,位于罗川城北30里至35里之处,方位和里程同史料吻合。二、这个湫的东南部有一高大的原峁叫箭竿岭,不知那年将一半山岭滑坡沟中,同西面的南峁圪垯相合,将五泉之水挡在谷中,形成一个面积很大、周边如犬牙交错的湖水,人们称为冉峪湫。冉峪堡子山伸入湖中,形成半岛,坐落在五村之中,远看格外壮观,这就是古代的泥阳湫。三、数百年后,这个湫池水冲破山谷,注入罗河。湫水撤走后,留下数百亩大的一片滩地,五泉之水从滩地中流过,汇入罗河,据当地老年人说,明清时候,滩地上还种植着稻子,直到全国解放后,合作化时期,友好农业社三队、四队的社员,仍在这里种植着稻子。这恐怕是陇东高原种稻最早的地方。现在看这个湫池及周围历史遗迹明显。南面已滑坡塌陷的地方叫烂山,留下的半载原峁箭竿岭巍巍在望。箭竿岭南是南龙头村,龙和水有关连。西面塬畔上有秦将蒙恬坟墓。北面,栗里和岭上村之间有西汉阳周故城(东汉泥阳城)。岭上村前山台有药王庙。西面冉峪村下有大庙台和小庙台,曾修有龙王庙。相传,箭竿岭是昔日蒙恬练兵射箭的地方。箭竿岭南有沟叫圈马沟,是蒙恬养马的地方。粟里村是蒙恬储粮的地方,上官庄和粟里之间有一长梁叫苜蓿岭,是蒙恬种牧草的地方。冉峪村这个名称也很有意思。这里历史上没有姓冉的民众,但村名叫冉峪村却令人狐疑。当地群众说:“冉峪没有姓冉的,路李家没有姓路的”。我追问:“那为什么呢”?一位老先生说:“古代,我们这里是路上里,路上里的李家就是路李家,冉峪的‘冉’字应是‘染’字。过去我们这里人染黑布都是用芦花苗子水和污泥染的。把芦花苗子煮成水,然后把白布放进水里浸透,再放到常年积水的污泥里,过上两个小时,把泥水洗净,白布就变成了黑布。过去人们都到泥湫里染布。所以冉峪实际就是染峪,是染布的地方”。我想老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同时,岭上(今永正乡所在地)这地方还有重要文化遗址,它位于岭上村东西沟畔,面积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2米,周、秦、汉器物和灰坑很多,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冉峪村南梢山包上也有1.5万米的古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说明了这里历史的古老,值得我们珍惜和研究。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泥阳湫和泥谷水是因东汉泥阳县城在此而得名,而不是先有泥谷水和泥阳湫,然后才有泥阳城。

另外,我还想补充说另一件事:对永正乡东不住,西不住和南住三个村名的来历,在正宁有两说:“一是杨维乔先生考究认为这几个村子都是秦代蒙恬驻军阳周时修的三个驻军堡子,即东堡子、西堡子、南堡子”。后以堡名演化为村名;二是传说清代当地兴教寺铸钟,在东西五里两个村子未铸成,而搬到南村就铸成了。后来东不铸、西不铸、南铸均演化为村名。两种说法,我觉得杨维桥先生的说法较为可靠,因为他有历史依据。从历史资料查看,清代,西不住和东不住叫西布村和东布村,“不”和“布”同音,但因同在清代,“布”已否定了“不”。对“堡”,陕甘两省均读音为“不”或“布”。所以“不”“布”均由“堡”的读音演变而来。全国解放后恢复原名为东堡住村、西堡住村。南住村是不是南堡?这里有个堡南村可以作证。堡南者在堡子南面也。它证明了南堡子的存在,也协证了东西堡子的存在。据印象庆阳网

众所周知,西汉泥阳县即今宁县,因位于泥水之阳而得名。泥水,即今马莲河。古书说,泥水发源于“郁郅北蛮中”。郁郅县即隋唐的庆州,宋代庆阳府所在地,今为庆城县。既然汉泥水即今马莲河,泥阳县及县城必在马莲河附近。汉代著名学者班彪《北征赋》中记有过泥阳“登赤须之长坂,入义渠旧城”的记载,说明泥阳在川道地区,而义渠城在高原上,证明今宁县城就是西汉泥阳县城。但是,后代史学家和一些文人在肯定泥阳即泥水之阳的同时,都又将泥阳县城到处定位,以至出现了正宁之说、泥谷水之阳之说、宁县米桥之说、平子之说、东南十五里之说、甚至还有宁县湘乐之说、政平之说等等。致使建县长达四百年的泥阳县有县无址、有域无城。按新编宁县志的说法是:众说不一,至今无法定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一些学者和文人,没有把泥阳县的历史变迁搞清楚,把西汉的泥阳和多次迁徙过县址的东汉泥阳混为一潭,结果就出现了许多混乱的记载和多种说法。现在让我们用事实来澄清是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