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诗圣杜甫与甘肃秦州的一场伟大邂逅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廖海洋 时间/2016-11-29 11:06:3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秦州,今称天水,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人口曾长期居全省第一,达360万人。秦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隔陇山与关中相望,经渭水与长安相连,东通关辅,西达朔漠,北控紫塞

蒋兆和所作杜甫像

光绪《秦州直隶州新志》所附秦州十景之一“东柯积翠”

清代刻有杜甫《秦州杂诗》的二妙轩碑文 

公元755年,大唐帝国玄宗天宝十五年,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自燕山脚下席卷而来,繁富无比的洛阳、长安从此陷入了长期的动乱与恐怖之中,多半个帝国的人民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其中包括那些怀揣“大唐梦”的“京漂”们,杜甫,就是当时“京漂”中著名的一位。

“安史之乱”的战火烧到长安之时,杜甫已经在京城里整整“漂”了十年,苦苦的坚守并未看到出头的曙光,玄宗、肃宗抛赏给他的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这些从八品的芝麻官,既没有让他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也无法改善他全家饥寒交迫的困境。杜甫只好弃官携家踏上远游之路,这次,他的目光越过高高的陇山,投向丝绸之路重镇、陇东南咽喉要道的秦州,希望那儿是能够让他终老的“乐土”。杜甫决计想不到,他的这一决定,为自己留下了一段三个多月的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让秦州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秦州,今称天水,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人口曾长期居全省第一,达360万人。秦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隔陇山与关中相望,经渭水与长安相连,东通关辅,西达朔漠,北控紫塞,南扼巴蜀,是丝绸之路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唐时战马粮草和良将雄兵的重要来源地。杜甫把逃难的目的地选在秦州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包括秦州在内的广大陇右地区在当时是富庶地区,《资治通鉴》216卷《唐纪》中说:“是时(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秦州也没有发生当时关中一带的大旱及由此带来的饥荒;二是秦州有亲旧可以依傍,有侄子杜佐和由长安贬谪到秦州的赞公和尚等人;三是秦州社会秩序此时尚属安定,并无变乱发生。

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七月立秋后的第二天,48岁的杜甫写下了“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的决裂宣言,其后不久毅然携带家小从华州出发,一路向西。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杜甫陇右诗的精髓部分《秦州杂诗》第一首第一联即开宗明义点明了西行的起因:他是为了讨生活、投靠他人而作远游的。行程自然是艰辛的,难以尽述,他用十个字做了精炼而准确的概括:“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到了秦州,杜甫先是暂居于从侄杜佐所住的秦州城东南五十里的东柯谷,此处离赞公和尚所住的西枝村不远,后来又搬到秦州城中居住。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置办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这不仅仅是当今火热楼市的写照,对于一千三百年前的杜甫而言,同样也是一件大事。从现存陇右诗看,杜甫显然是想留在秦州终老的。他到了秦州,就开始考察地段、建造草堂。其有《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诗,又在《寄赞上人》诗中说:“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但最终杜甫还是离开了秦州,南下到同谷追寻“乐土”去了,在同谷曾短暂居住不到一个月。可叹可悲的是杜甫在同谷的遭遇很惨,在天寒地冻的深冬之时,生活陷入绝境,最后沦落到扫雪捡拾橡栗充饥,《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记录了杜甫此时绝望悲愤的心情。于是,杜甫只好继续南下入蜀到了成都定居。

丝绸之路上的秦州,驿道还是通畅的,朝廷的政令、时局的变化还是源源不断地传到了秦州。杜甫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也忧虑时局,陆续写出的十五首《遣兴》诗绝大多数都是对时局的评论。另一则就是系念故知,李白、郑虔、舍弟、严武、贾至、高适、岑参都被重视友谊的杜甫写入了陇右诗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提到了两个秦州当地人。

一个是叫阮昉的隐士,他对这位从长安来的客人出于诗名的景仰或者流离的同情或者兼而有之,先是登门拜访,其后又赠送了三十束薤菜,以饱杜甫全家饥肠。杜甫为此非常感动,同时也对阮昉淡泊宁静的操守很是认同,因此写了两首诗赠给阮昉,这就是《贻阮隐居名昉》和《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在前一首诗中赞扬阮昉“贫知静者性,白益毛发古。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在清寂萧瑟的环境中能够安贫自得。又十分感动阮昉“寻我草径微,褰裳蹋寒雨”,冒着秋雨,提着裤脚,一路打听,到草径深处来看望自己。这份情谊对一个饱经丧乱、流落他乡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雨中的一把伞、雪天的一盆火。杜甫赞誉他是“足明箕颍客,荣贵如粪土”,说阮昉像许由巢父一样的古代隐士,把荣华富贵鄙夷如粪土一般。这个高洁而厚道的秦州人想不到,他会因此而流芳千古。清人黄生《杜诗说》评论此诗说:“唐诗人有此高士,赖公诗以传。”

另一位秦州本地人是“幽居在空谷”的绝代佳人,杜甫没告诉后人她的芳名。诗中说佳人的兄弟在关中做官,但都死于安史之乱,而自己的丈夫又移情别恋,但她依然能够贞洁自守,自甘幽独:“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为什么会写《佳人》这首诗呢?我辈猜来,应该是佳人的遭遇引起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杜甫的“身世之感”。仇兆鳌《杜诗详注》评论此诗认为,“天宝乱后,当是实有是人,故形容曲尽其情。旧谓托弃妇以比逐臣,伤新进猖狂,老成凋谢而作,恐悬空撰意,不能淋漓恺至如此。”《佳人》是杜诗名篇,赢得了千古一致好评。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说,“结处只用写景,不更着议论,而清洁贞正意,自隐然言外,诗格最超。”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引用前人评论赞叹这位佳人“似悲似诉,自言自誓,矜持慷慨,修洁端丽,画所不能如,论所不能及”。这位不幸的美女也是万幸的,借助诗圣的诗句留下了美丽高洁的身影。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杜甫真是一个诗心敏锐、诗笔勤奋的诗人。算来在陇右秦、成两地滞留共三个多月,尽管生活困顿不堪,但诗情未曾老钝,经统计共写了一百零几首诗,几乎是每日有作,每事有咏。正是他的这一百零几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当时活生生的秦州,成为宝贵的弥补正史之疏漏的资料,不愧“诗史”之美誉。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这是杜甫离开秦州时所写的《发秦州》中的诗句,居然是杜甫离开秦州的理由之一,说明当时的秦州的确是一个通都大邑,东来西去,人多事杂。在诗人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秦州是这样的:

一是丝路重镇,军事要塞。“万里流沙道,西行过此门……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东楼)“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杂诗其三)。“此邦今尚武,何处且依仁。鼓角凌天籁,关山倚月轮。官壕罗镇碛,贼火近洮岷。”(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戍鼓、夕烽、戎马、胡笳等词在诗中反复出现,充分昭示出这是一个号称“关陇锁钥”的军事重镇。人口众多,大致算来应该有五六万人,在当时算是大都市了:“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杂诗其三)

二是物产丰富,特色独具。秦州是唐时重要的战马产地,朝廷在当地设有马监,专司养马:“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杂诗其五)动植物特产较多:“牛羊岭上村。”(杂诗其十)“一县葡萄熟,秋山苜蓿多。”(寓目)“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山寺)“瘦地飜宜粟,阳坡可种瓜。”(杂诗其十三)

三是名胜众多,景色独特。杜甫登临了好多当时的寺庙和景点,如城北寺、隗嚣宫、南郭寺、太平寺、麦积山、法镜寺、赤谷、凤凰台等。描绘了陇右渭水流域深秋清幽之景,如:“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杂诗其九)“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杂诗其十六)“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日斜。”(遣怀)“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雨晴)“楼角凌风迥,城阴带水昏。”(东楼)“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寓目)“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杂诗其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杜甫暂居秦州期间造访了至今闻名遐迩、饮誉千古的麦积山石窟和南郭寺,并题诗纪游。在麦积山他写道:

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可以得知,唐时的麦积山石窟名气很大,以至于让诗人兴致勃勃地出城跋涉百里去登临,但此时寺沦为野寺,僧只剩残僧。但是诗圣雄健的笔力准确而又形象地描摹了石窟的形象是“山圆细路高”“悬崖置屋牢”,令今日之诗人为此搁笔。在南郭寺他写道: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我们因此而得知,在唐时,寺中空庭就有两株在杜甫眼中已经很古老的树,这就是至今苍翠依然的汉柏。我们因此得知,当时的北流泉居然水量很大,北流成渠可供应一邑之需。诗里还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就是当时的秦州是汉胡杂居,羌人众多。秦州辖属的伏羌县,古称冀县,今称甘谷县,东汉时为凉州州治、汉阳郡治,唐初武德中改为伏羌县。证之以杜诗,朝廷以镇伏羌人作为县名的确是有依据的。“羌妇语还笑,胡儿行且歌。”(日暮)“羌女轻烽燧,胡儿掣骆驼。”(寓目)“羌童看渭水”“羌笛暮吹哀”“牛羊岭上村”“降虏兼千帐”,这些诗句无不透露出此地羌人生产生活的气息。经过千年沧桑,甘谷县早已没有了羌人的身影,但甘谷方言与周边方言差异较大,具有语言学上“语言岛”的特征,莫非这正是当年羌人留下的痕迹。

 声名从此大,泪没一朝伸

“声名从此大,泪没一朝伸。”这是杜甫在秦州怀念同遭厄运、正在流放途中的李白的诗句,赞扬早年的李白因诗才卓荦而声名大播,曾经的埋没失意一朝得到伸张。其实,这诗句完全适合杜甫本人。杜甫决计是想不到的,在他贫病失意而死后,他曾经多么自信又自负地认为自己“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得到了后世的广泛承认。在他曾经停留三个多月的陇右,人们以各种方式给予诗圣以荣光,表达景仰和怀念之情。

后人纪念诗圣,最常见的方式在其足迹所履之地建造祠堂,即杜甫草堂或杜公祠。据天水师范学院教授刘雁翔考证,在全国大约有三四十处杜甫草堂,在陇右就有九处,其中天水五处、陇南四处。天水学者马银生考证认为,早在北宋哲宗时期,在徽县栗亭就建有杜甫草堂和少陵钓台,这是陇右有史可考的最早纪念杜甫的祠堂了。现存的成县草堂要算是陇右规模最大的杜甫草堂,建在杜甫到达同谷曾短暂寓居的凤凰台下、飞龙峡口的一片苍松翠竹丛中,祠堂内有汉白玉杜甫立像。甘肃诗人、联家、邑人陈琳为祠堂创作过一副警策无比、为人传诵的楹联:“唐室至今无寸土;草堂终古属先生。”此外,古人在杜甫曾经的寓居之地东柯谷、西枝村,在其西逾陇山入秦州经行的麦积区社棠镇,在其秦成两州经行的西和县仇池山下、木皮岭前,也曾经建有杜甫草堂。

明朝嘉靖时,在秦州城西北的天靖山麓的著名的道教丛林玉泉观,地方官颇有创意地建造了李杜祠,将李白杜甫两位诗界高峰供奉一室。这个匠心独运的安排据说是当时国内首创,应该说在天水将李杜放在一个祠堂供奉,是再合适不过的。正如晚清湘籍文宗王闿运所撰《秦州北山李杜祠堂记》所言,“以李供奉者成纪人也,可为地主,因建李杜祠堂。”如今李杜祠遗址尚存,将来这个长期以来天水文人雅集凭吊之地如能恢复重建,应该建一个李杜二人举酒论诗的雕塑,正好可以圆杜甫《春日忆李白》:“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的心愿。清初山东莱阳诗人宋琬任秦州佥事时,做了一件很有创意、很有价值的事,独具慧眼地将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与诗圣杜甫的陇右诗结合在一起,以晋字刻杜诗,将杜甫陇右诗60首共3241字刻成石碑,后人称为“二妙碑”,当时碑廊就建在李杜祠中。如今在杜甫曾经驻足歌咏的天水城南名刹南郭寺建有“二妙轩”,轩中排列这些石碑,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要算是全国绝无仅有的纪念方式了。

天水、陇南当地的学者和学术机构如天水师范学院、天水杜甫研究会等,都对杜甫陇右之行开展了持续深入地研究,成果显著。陇上的诗人、作家们也都创作出了大量各种体裁的杜甫主题的文学作品。本世纪元年,天水市邀请当代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了汉白玉杜甫像,将其安放在南郭寺翠竹苍松之间。该塑像颇为传神,诗圣姿态半卧,面容清癯,神态凝重,手持酒杯,目光远眺,眼神尽处恰恰就是他当年亲眼所见所咏的空庭之老树,游人一见无不叹赏。

国家不幸诗家幸,诗家不幸山河幸。王朝的风雨飘摇、人民的沉重苦难造就了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而诗人杜甫悲苦艰危的陇右之行为陇右地区带来了光辉灿烂的一百零几首诗,为陇原播下了诗歌的种子,激荡了家国情怀,增添了人性光辉,成为甘肃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栏图片由天水师范学院教授刘雁翔提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