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兰州往事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6-12-02 09:32:4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2013年,是人民音乐家王洛宾诞生100周年。这位搜集整理了741首西北歌曲的“西部歌王”的时代并没有过去,听,全世界都传唱着他的歌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从西部大地上传唱到全世界的歌儿,带着草原上的辽阔和荒蛮,那抽在小羊身上的皮鞭,打动了无数听众。

1934年,年轻的作曲家王洛宾随着丁玲任团长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兰州。在这个遥远的地方,他邂逅了他的音乐女神。不知道两者的相遇,是天意,还是偶然,是西北传唱多年的音乐选择了他,抑或者是他的慧眼,发现了西北音乐中的悠扬旋律,这些都是后话了。

2013年,是人民音乐家王洛宾诞生100周年。这位搜集整理了741首西北歌曲的“西部歌王”的时代并没有过去,听,全世界都传唱着他的歌曲……

儿子眼中

他因歌而起,又因歌而落

“我出生在兰州上沟。王洛宾这个名字曾经给我带来苦难,使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浸满了苦涩和艰难。”谈起父亲王洛宾,王海成既痛苦又荣耀。

“我十七岁的时候就上山下乡了,条件非常艰苦,有时候我也绝望了。我们一块下乡的三四十个知识青年全部回城了,就我一个人还在那个地窝子里住着。我经常到监狱去看我的父亲。他看出我的心情,每次都偷偷地送给我一张纸条,是他在监狱里整理的一首首民歌。《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撒阿黛》《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前前后后有二三十首。他鼓励我唱歌,想用这种歌来激发我对生活的勇气。这也就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一种关心、一种爱的唯一的表达方法。因为在牢狱中的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

据说王洛宾幼年时曾算过一次命,当时算命先生扔下一句话:“你注定要在西北安家。”那时候王洛宾还是北京一所教会小学的学生,受的是正儿八经的西洋宗教音乐的熏陶。后来他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学的也是西洋音乐,他的老师就是当时俄国沙皇的亲姑母、巴黎音乐学院的高才生沙多夫斯基伯爵夫人。在西洋音乐的长期熏陶下,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远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西洋音乐的作曲技巧。

但是,人生总有无数偶然。

“卢沟桥事变”发生,王洛宾没有出国,他参加了西北抗战服务团,投身到宣传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由于原本答应接受他们的甘肃省教育厅没有履行承诺,抗战服务团被迫解散,王洛宾便长达数年辗转甘肃、青海两地。

《达坂城的姑娘》

原来是青年的美丽“梦想”

“六盘山下唱花儿的客栈老板娘‘五朵梅’是王洛宾音乐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兰州的‘羊毛客',则是他改编创作西北民间音乐的源头。”兰州史志专家邓明谈到了一个略显耳生的称呼“羊毛客”.

抗战期间,新疆到河西走廊是一条重要的运输线,国外的军事物资通过这条路输送到内地,甘青宁游牧民族丰富的特产羊毛则被源源不断地通过这条路运输到国外。由于车上拉的都是羊毛,因此兰州百姓称呼这些货车司机为“羊毛客”.王洛宾整理改编的第一首红遍华人圈的曲目《达坂城的姑娘》就是从“羊毛客”那里听来的。

1939年的一天,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服务团,举办了两次慰劳车队工友的联欢会。在欢迎会上,为表示答谢,车队一位维吾尔族司机,即兴唱了几句新疆民歌。那特殊的曲调和韵律,一下子震惊了王洛宾。他如获至宝,欢迎会后专门买了小酒去找那位司机求教,还请兰州卖葡萄干儿的朋友帮忙翻译,现场匆忙地记下了乐谱和唱词。

第二天,在欢送新疆运输车队去陕北的联欢会上,王洛宾亲自登台演唱《达坂城的姑娘》,他一边唱,一边配合自己模仿的维族舞蹈动作,台下欢声雷动,演唱获得了空前的效果。这首民歌也不胫而走,由此唱遍全国,且越唱越远,久唱不衰。“这首歌父亲最开始取的名字叫《马车夫的梦想》,他是根据维族司机的状况创作的歌词:一贫如洗的马车夫,幻想着一个漂亮的姑娘嫁给自己,这难道不是梦想吗?”王海成的解释,这首歌中描述的场景原来是一个梦境呀。

兰州狱中

为狱友的女儿创作《大豆谣》

1941年,当时在青海工作的王洛宾前往兰州看望自己的妻子罗珊,却不料罗珊心中另有他人,王洛宾强忍悲伤登报声明了两人离婚的消息后,准备前往车站乘车离开兰州,却被特务带走了。

兰州市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袁志学曾就王洛宾的这一段经历,采访过他本人。“据王老回忆当时,他坐在黄包车上,忽然路边巷子里出现了两个人,一前一后,堵住了黄包车的去路。王洛宾问他们是干啥的,其中一个说,跟他们到贤后街走一趟,贤后街是国民党特务关押人的一个据点。

就这样,王洛宾被关押了起来。后来我查阅国民党留下的资料,发现在他的罪名一栏中写着’共党嫌疑‘.显然,这是个莫须有的罪名,因为王洛宾当时并不是共产党员,甚至连党组织的发展对象都算不上。”在王洛宾儿子王海成的记忆中,这次入狱事件,其实是由一张照片引发的。丛德滋是共产党员,跟王洛宾关系不错,丛德滋去青海塔尔寺旅游,王洛宾陪同前往,两人还在景区合影拍照,但是这张照片却落到了特务的手中,他们拿着这张照片就判定父亲有嫌疑。

袁志学说,在狱中,王洛宾还为狱友罗云鹏的女儿创作了一首歌。

“蚕豆秆低又低,结出的大豆铁身体,力立牢中夸大豆,世界上吃的属第一。小力立笑眯眯,妈妈转身泪如雨,街头叫卖糖板栗,牢房的大豆也稀奇。小力立有志气,妈妈的哭声莫忘记,长大冲出铁大门,全世界大豆属于你。”

“那次采访中王老不由自主地唱起了这首歌,他一边唱一边流泪。这首《大豆谣》是他专门写给小力立的。这是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袁志学说。

狱中的伙食非常差,小力立几乎没有什么零食。有一次,一个好心的看守从街上回来,给小力立带了些大豆,小力立吃了非常开心,这是她有生以来吃过的最好的美食。吃着大豆,小力立模仿着看守训斥犯人的情形说,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一个难友说,是牛奶,还有的难友说是肉。“都不对!”“告诉你们,最好吃的是大豆。”

传唱不息

晚年创作诗歌《怀念兰州》

王洛宾曾描述道:“如果你喜爱音乐,就会发现,丝绸之路是用美丽的民歌铺成的。”因民歌而蜚声中外的王洛宾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虽然传歌人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歌儿却留在了世间,传唱不息。

有人说,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使新疆民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在青海收集生活素材,在兰州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一批优美的丝路之歌也是首先从兰州流传开的,然后又传向内地和国外,他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曾被美国着名歌唱家罗伯逊唱遍了全球,被巴黎音乐学院作为教材,1992年又荣获中国金唱片特别创作奖。《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又于1993年荣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康定情歌》是他收集改编的四川民歌,被美国选为宇宙探测卫星的歌曲。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最终实现多文化等特点。早在汉唐,汉文化就吸收了许多西域文化,比如说胡旋舞、菩萨蛮,通过汉文化的重新演绎,有着多元文化的精髓。王洛宾将维吾尔族的民歌转换为口语化、充满诗意的汉语传唱到了全世界,在民族文化交融方面,不得不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采访中,王海成说,王洛宾晚年曾经创作过一首诗歌:《怀念兰州》。

怀念兰州,亲爱的第二故乡。

遥远的年代里,和一些孩子们曾高擂战鼓,声讨贼寇。

怀念兰州,亲爱的第二故乡。

苦难的岁月里,和一些志士们曾在黄水旁,扮演楚囚。

而今,怀念的不是金城冬果,不是塞上西湖,怀念的是一架竖琴。

一架金色的竖琴,一架最轻的竖琴斜依在五泉霄楼。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