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老父亲到兰医二院看病,在院内路过修缮一新的至公堂,便与父亲游览了一番。
小时候随父亲看望他的好友时也路过至公堂。那时的印象,只感觉房屋高大,屋内光线昏暗,屋前的两棵古槐如伞盖。如今沧海桑田,古槐依然枝繁叶茂,每到春季,槐花繁盛,古老的树木仍然葱郁苍翠、生机盎然。
父亲感慨到,人不过百年,树却能活千年,谁知这株古槐见证了多少人事变迁。想起如烟往事,感念已作古的好友,父亲在这百年至公堂前久久驻足。
至公堂,是前清时期甘肃贡院的主体,是监临(用大员监临,以纠察关防总摄闱场事务)、外帘官(在考场提调监试的官员)办公的处所。建筑制式为十三檩五脊悬山顶,面阔七间21.7米,进深12米,青砖砌五花山墙,琉璃筒瓦屋面。前檐下悬挂青底金字巨匾一块,上面是左宗棠用行楷篆刻的“至公堂”匾额,上款镌写“光绪元年孟秋月吉日”及阴文小篆“千古大文章”压角印;下款刻“钦差大臣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陕甘总督一等恪靖伯加一等轻车都尉左宗棠书”刻阴文小篆“左宗棠”及阳文“东宫太保恪靖伯”两方印。堂内金柱悬挂左宗棠撰写的“共赏万余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楹联。
甘肃自明代起其行政管理就隶属于陕西,直到康熙二年,即1663年时才从陕西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省。在明代至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前(左宗棠于1866年任陕甘总督),甘肃一直没有自己的科举场所。陕西和甘肃的科举考试考场设在陕西,甘肃学子如果想参加考取举人的科举考试,必须前往一千多公里外的陕西有关的闱场应试。清光绪以前,时逢西北战乱,甘肃连续十年未曾科考,这无疑使得许多甘肃人才被埋没,也使得甘肃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看到这种状况后,立即上书清廷,请求在兰设立贡院,朝廷批准后于光绪元年(1875年)甘肃贡院落成。
甘肃贡院占地纵140丈,横90丈,外筑城垣,内建棘闱,棘闱即试院,中为“至公堂”,堂前建有明远楼,楼左右为南北考试号房,举院的大门在城西,门楣上书“为国求贤”四个大字。至公堂现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内,之前还曾为兰州大学最早的图书馆。
清廷陕甘分闱和甘肃贡院的兴建,为当时朝廷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对促进兰州乃至甘肃的科举考试,开启了甘肃一时之文气,对甘肃文化教育事业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光绪元年(1875年)秋,在新建成的甘肃贡院里进行了陕甘分闱后的第一次乡试,应试者三千人,青年才俊安维峻中解元,光绪六年(1880年)考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
今年是至公堂建成141周年,遥想左公当年,上书陕甘分闱,建贡院,搞洋务,何其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