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甘肃境内的茶马古道大致走向如下:茶叶由四川进入文县,沿白龙江到达武都,经宕昌到岷县进而进入藏区;由陕西进入陇南,经成县、西河到天水,经甘谷、武山到达临洮,在此可以分出两条路径,向北可达兰州等地,往西可进入临夏,进而进入藏区。
2009年文化部门在望关发现了一块半截残碑,几经专家辨认,认定是明朝时的路碑。
该遗址位于陇南康县望关镇政府西北100米处山垭的石猫梁上,东面斜坡石路上开凿有石台阶,现存二十级,长约11米。西南坡上有石上开凿台阶路和石砌路基,长约20米。半截石碑残宽70厘米,高90厘米,厚18厘米,有可辩认的碑额“察院明□”和碑文“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示知一应经商人等……茶马贩通番捷路……”等字样。
它证实:康县境内有一条远古时期的茶马贸易通道。它属于川陕甘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支线。
这块碑类似告示的性质,告知沿途经过这里的茶马商贩,一是要接受驻关官兵的检查,二是说明康县望关茶马道路是通向藏区的便捷通道,碑文虽然残缺不全,但据考证,这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现存的记载相关茶马古道的碑刻。
康县望关:被时光镀亮的古驮道遗迹
康县太石乡:西汉水上简易的木架桥,枯水时节,当年的商队就是从这样的木架桥上渡过河的。
康县太石乡--巩家廊桥山
康县的茶马古道始于东汉时期,后来由于宋时政治中心南移,西北地域少数民族政权的扩张不断引发战事,运兵频繁,切断了陕西和四川经甘肃通往青海、西藏的商道交通。而在陕西、四川、甘肃这些地方生产的茶叶、土布、蚕丝、药材、土纸等无法运输出去参与交易,换不回所需的食盐和马匹等物,最终导致在西南重新开辟了一条运输通道,形成了著名的西南茶马古道。
当年窑坪集镇上交易的水烟
明代,西北的茶马古道才得以再次疏通,陇南康县段的这一段驮道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荣。由此,陕甘交界处的康县窑坪乡,逐渐由商队歇脚的地方演变形成了一个商品贸易集散地,并传进了许多外地的生产劳动技术和不同的生活习俗,这些文明被带进来以后,和当地的原始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康县北部独有的地域文化,带动了这一区域的开化和文明进步,并在陕甘交界处形成了一个当时规模较大的商贸集镇。
当年窑坪集镇上交易的青盐
资料记载:当年窑坪最风光的时候,农副土畜产品量大类多,交易活跃,商队云集,多时上千商人,数百匹骡马集聚于此。交易的土产主要有核桃、木耳、土纸、蚕丝、柿饼、五倍子、毛栗、薇菜、蕨菜、槲树、皮毛。中药材有天麻、麝香等。这些产品有的转运出口至南亚各国,有的远销西北及全国各地。
窑坪街上当年的骡马店
建国前的窑坪商业非常发达,门店林立,居全县之首。从事商业的116户商人,来自陕西、四川、山西、湖北、安徽、甘肃7个省,32个县。
窑坪当年的商号
西汉时,中国特产之一的茶叶,已被蜀人发现。据《中国史稿》所载:“武都地方氏羌杂居,是一个对外的商市,巴蜀茶叶集中到成都,再运到武都,卖于西北游牧部落,故成都和武都都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清初时期,陕川行商,陆续定居窑坪。窑坪商业从明代起到建国前经过了约570多年的兴盛历史。
窑坪老街
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从窑坪起步,过大南峪(古兰皋镇)、大山岔(古散关)、翻越险峻的乔家山到关沟门后,经寺台、大堡、巩集,过菜籽垭、长坝、到望关岔路口。至此,一条路过歇马店、甘泉、翻米仓山、到达武都后可去甘南,或经宕昌走岷洮到兰州,最远可达青海和西藏。另一条路沿平洛河北去,从药铺沟翻太石山到大川坝,过官渡到成县的小川后从西狭直至西和、礼县和天水一带。
窑坪当年的栓马石
康县平洛镇龙凤桥
四川和陕西上来的商队由窑坪进入甘肃境内,南去四川成都和东去陕西汉中到湖北的商队亦在此分路。大队的驮队人喊马嘶,一路涌挤在康县这段窄细的驮道上,把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洒落在寥落寂寞的康北山区,悠悠荡荡地回响了上千年。
康县太石:被岁月遗弃在悬崖上的险峻古驮道。它的脚下是现代宽阔的泊油路。
康县云台镇白马关古城
最后的马帮
漫漫岁月流逝,沧桑古道犹在。当我们今天踏上茶马古道寻访之路,在康北的那些古镇、遗址、栈道、河谷、山梁……我们的耳边仿佛回响起清越悠远的驮铃,还有悠扬的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