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丝路花雨》的37年:浴火重生淬炼 铸就永恒经典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6-12-20 10:44:0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37年,演出2690余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是甘肃乃至中国名副其实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一名特殊的“文化使者”,所到之处,和平与友谊之花绽放,掌声与鲜花绵延不绝。

《丝路花雨》演出现场

37年,演出2690余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是甘肃乃至中国名副其实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一名特殊的“文化使者”,所到之处,和平与友谊之花绽放,掌声与鲜花绵延不绝。

37年,一剧三版,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经典的生命之树依然常青。

37年,与300多万人次观众相约,将3亿多元收入囊中,以“名利双收”的印章为“中国舞剧史上的里程碑”“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东方的《天鹅湖》”等诸多美誉和盛名做着最好的注脚。

这,便是出自甘肃的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

“西艺东输”文博会的后现象

10月18日,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之后一个月,《丝路花雨》首登中央党校,在深秋季节为在这里学习的学员送上甘肃最美的“汇报”。

10月28日至30日,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剧目,《丝路花雨》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大觉堂连演3场。

11月7日至25日,《丝路花雨》“南下”,开启文化部、财政部及教育部主办的“2016高雅艺术进校园”高校巡演,在福建、广东、浙江三地12所高校连演13场,在广大学子中一举收获“演出喜爱程度”和“演出质量评价”双双第一的“奖牌”。

12月2日至6日,又先后在广东江门、广西南宁演出3场,在冬季的南国刮起强劲的“敦煌风”。

“自参加首届敦煌文博会开幕演出后,《丝路花雨》又在全国连演20场,创造了敦煌文博会的‘后现象’。”为此,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陆金龙很是欣慰。他说,首届敦煌文博会结束了,但文博会精神永不落幕。《丝路花雨》以开放包容的敦煌文化为精髓,与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敦煌文博会精神一脉相承,“我们是沾了老祖先的光,也借了文博会的东风。”

是如此,又非如此。俗话说得好,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机会也永远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比如,广东江门的商业演出之行就是赴一场“七年之约”。

2009年,广州大陆创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向荣意欲向文化演艺领域进军,突破口确定为:组织优秀剧目在经济发达但仍处在“文化荒漠”的广东二、三、四线城市进行商业巡演。张向荣在网上搜索到几百个院团和剧目,再根据适合巡演的费用、剧种确定了七八个剧目,最后通过邮件、电话一一联系。

“陆金龙的思路非常活跃。”张向荣告诉记者,虽然当时的甘肃省歌舞剧院还在体制内,但市场意识很强,几番碰撞彼此都很满意。但当时,张向荣虽异常“倾心”《丝路花雨》,但囿于场地、费用等限制,很难成行。几经沟通,决定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创排更适宜巡演的主题歌舞《敦煌佛印》,由张向荣负责市场筹划,双方携手走市场。

2010年5月至6月,作为《丝路花雨》的姊妹剧,依然以“敦煌文化”为灵魂的《敦煌佛印》,23天内在广东9个城市连演18场,媒体这样报道:“这一次,艺术的门槛不再高不可攀,秉承‘让老百姓看得到戏,让老百姓看得起戏’的宗旨,通过现代运营方式,《敦煌佛印》将主战场放在广东的二三线城市,让广东一些久违戏剧的地区也能欣赏到高品位的好戏。”

首次合作,意犹未尽。

“《敦煌佛印》虽未实现经济效益,但社会效益特别好。”张向荣很理性,由于首次操作演艺市场,运作模式还不成熟,但他看到了演艺市场的广阔前景,更深切感受到了甘肃省歌舞剧院专业的演艺水平和敢于开拓创新的市场精神,便与陆金龙约定,在其公司建设的江门演艺中心落成时,请《丝路花雨》“打头炮”。

六年之后的2016年4月30日,投资近5个亿的江门演艺中心建成,但《丝路花雨》忙于“备战”首届敦煌文博会,只能延期赴约。

“借《丝路花雨》树立江门的演艺标杆。”张向荣告诉记者,江门是中国舞蹈之城,一门心思邀请《丝路花雨》到江门演出,就是要告诉观众,“到江门演艺中心,看全世界最好的剧目。”

靠实力赢得市场“话语权”

《丝路花雨》是不是世界最好的剧目?市场最有发言权。

“上座率达80%,最贵的680元的门票都卖光了,还有不少观众是从广州、中山、珠海赶来的。”张向荣说,因为江门演艺中心开业不久,为了培育市场,也有不少赠票,但《丝路花雨》是开业以来卖得最贵也最好的剧目。

单是江门的演出自然没有说服力。

“自1979年创演以来,历经37年,共在全球演出2690余场,演出收入达3.0652亿元。”陆金龙告诉记者,一部剧目37年常演不衰的现象不多,三次再版的现象更是少见,《丝路花雨》创造了中国舞剧史上的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是经过观众和市场严格检验过的。

的确,从1979年首演,到2008年再版,再到2016年三版,《丝路花雨》一剧三版,版版经典,虽说一路掌声和鲜花,但市场之路并非坦途。

“真正有意识地开展商业演出,是在上世纪90年代。”陆金龙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有偿服务”才刚刚开始,自然更谈不上走市场。到了2008年,为了以全新的中国舞剧迎接参加奥运会的各国嘉宾,创排了2008版《丝路花雨》。后来,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公司的策划组织下,开启了《丝路花雨》欧美之行,先后登上肯尼迪艺术中心、纽约百老汇、联合国总部国际会议中心等国际舞台,“一下子增强了文化自信,也充分认识到了敦煌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此后,《丝路花雨》先后赴朝鲜、法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演出,成为世界舞台上广受欢迎的中国剧目,也开启了一条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崭新道路。

“有实力才有话语权,无论1979版,还是2008版,《丝路花雨》的市场价格一直非常坚挺。”陆金龙告诉记者,1979版《丝路花雨》演了29年,演出场次达2117场,演出收入达15329万元,国内外平均票价分别为每人次40元和16美元;2008版《丝路花雨》演了8年,演出场次达573场,演出收入达15323万元,国内平均15万元一场,国外平均票价每人次80美元。今年,为迎接首届敦煌文博会,以更新的高度创排了2016版《丝路花雨》,更加国际化,也更加突出“一带一路”精神,“相信同样经得起市场和观众的考验。”

陆金龙不是盲目自信,《丝路花雨》37年走南闯北、驰骋世界,让他们愈来愈坚信敦煌艺术没有南北之差、东西之别,正如《丝路花雨》在台湾演出后,对敦煌文化魂牵梦绕的星云大师所言:“敦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最高支点和顶层内容,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巡演,都没有文化差异的禁区。”

核心引领经典长久延绵

即便如此,《丝路花雨》也从未骄傲自满,始终在演出中总结经验,在市场中淬炼经典。

“演艺市场营销是个大课题,《丝路花雨》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我们善于‘清零’。”陆金龙告诉记者,尽管《丝路花雨》名声在外,但真正走向市场并不容易,37年长演不衰且价格坚挺更是难上加难,相比诸多美誉,多年来摸索得来的经验更加弥足珍贵:比如,将掌声和鲜花统统“清零”,以高标准要求,把每一场演出都当作首演;比如,以开放包容的敦煌文化精髓去弘扬敦煌文化,不画地为牢,不本位思考,依靠外援却不依赖外援;比如,贯穿“甘肃力量,中国名剧”的理念,不自我束缚,和一切有利于传播甘肃文化的外界合作发展;再比如,在每一场演出、在每一次合作中发现不足、捕捉机会……

江门的演出之行就是这样一次收获满满的行程。

12月2日至4日,《丝路花雨》在江门演出期间,应江门演艺中心邀请,剧组分若干小组分赴江门幼儿园、养老院、消防队进行演出。虽是“义务劳动”,但《丝路花雨》剧组却有着别样的收获:看得见的是老人、孩子和消防官兵灿烂的笑脸;看不见的是更为长远的效益——新一代观众的培育、双方战略合作的延续等等。

“最关键是,看到了‘西艺东输’‘北艺南输’的广阔前景。”陆金龙和张向荣有着同样的憧憬:结合甘肃敦煌文化和江门侨乡文化的优势资源,发挥甘肃敦煌舞的师资力量和江门演艺市场的各自优势,开展敦煌舞少儿艺术培训与专业少儿师资力量培训,尝试、探索东西两地联动教学、互联网远程教学等等……广东江门、甘肃兰州,这两座“因剧结缘”的东西部城市还有无限“深切来往”的可能。

“是经典,就不能昙花一现。”陆金龙告诉记者,《丝路花雨》这部经典名剧37年的市场化道路,不仅仅是赢得“名利双收”,更是“以演推演”,以演出收入支撑了“一剧三版”的经费保障,推动了《丝路花雨》的重复生长、创新生长和循环发展。

《丝路花雨》以敦煌文化为灵魂,《丝路花雨》剧组又以“开放、包容、创新”的敦煌文化为引领,将《丝路花雨》推向更远处。

如今,除了不断更新的传统舞美版《丝路花雨》外,甘肃省歌舞剧院还先后研发,成功制作了适应各种舞台和演出需求的视频舞美巡演版《丝路花雨》,特别是能在体育馆、大型户外实景场地演出的数字视频舞美版《丝路花雨》,加上12月18日签约的旅游演出版《丝路花雨》……市场愈加细分,按陆金龙的话说;“《丝路花雨》要既能登得上‘厅堂’,又能下得了‘厨房’。”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