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中国甘肃网“河西走廊FM”视听精品栏目开播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张兰琴 时间/2016-12-22 12:20:4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黄沙漫漫、驼铃悠悠,一段深情而悲壮的讲述,翻开了敦煌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篇章,让人穿越千年,站在敦煌莫高窟前,聆听历史。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路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内全是壁画和彩塑”……

黄沙漫漫、驼铃悠悠,一段深情而悲壮的讲述,翻开了敦煌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篇章,让人穿越千年,站在敦煌莫高窟前,聆听历史。

今天,中国甘肃网“河西走廊FM——来自读者的声音”专栏及微信公众号“河西走廊FM”同步推出,讲述甘肃籍作家王家达先生的获奖著作《莫高窟的精灵——一千年的敦煌梦》,中国甘肃网联合读者集团甘肃人民出版社打造和倾情推出此档栏目,力求为西北地区再呈视听文化盛宴,诠释河西走廊璀璨文化。于此同时,也向已经故去的作者致敬,向作者笔下为敦煌倾尽一生心血的专家学者致敬。

十六年心血 用生命书写敦煌

“在敦煌那片小小的绿洲上,有我们民族的魂。我下定决心,要为敦煌的忠魂写一本书。”作者王家达先生,就是这样下定决心,从1994年开始了他十六年的研究,青灯素笺、伏案经年,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他爬石崖、钻洞子、访阳关,倾尽全力搜集资料和信息,用近乎“马拉松”式的采访,完成了这部倾尽他一生心血的著作。作品于2010年,由读者出版集团,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五个一”工程获奖图书,也被列为甘肃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重点资助项目。

作者王家达,甘肃兰州人,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出版和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数百万字,首部著作《敦煌之恋》在《当代》发表后,获《当代》优秀作品奖等多项奖励,作品当即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并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应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要求,王家达又将其改成了十多万字的小长篇,出版后获得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至今已经被译成英、法、日等五种语言在多国发行。作者曾任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作协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作协名誉主席,系国家一级作家。

几十载春秋 为敦煌不改初心

就在漫天黄沙连年战火和帝国主义的探险家们即将把敦煌莫高窟的洞窟毁灭时,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的血性儿女、仁人志士、艺术圣徒站出来了,他们毅然来到死寂的大漠绝地,用热血和生命挽救了敦煌,保护了敦煌,研究了敦煌,发扬了敦煌,使莫高窟重放光华。

在本书中,王家达先生写出了发生在敦煌这片土地上的悲壮,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动人故事,我们看到了他们:张大千、常书鸿、段文杰、席臻贯……这些生前为了敦煌殚精竭虑的英灵,还有以樊锦诗为首,正在为敦煌的今天和明天付出毕生心血的敦煌守卫者,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震古烁今的敦煌恋歌,他们的故事,足以撼天动地、震古烁今,正如王家达所说,“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魂”,这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感人的部分,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献给祖国和整个人类的最圣洁的礼品。

翻开敦煌英雄谱,每个名字都闪闪发光,每件事迹都令人感动。就像作者所说:“更多的专家学者在保护敦煌、发扬敦煌,高高飘扬的敦煌大旗上有着他们的骄傲”,一批批的文化学者,他们在大漠戈壁的敦煌,成为中华民族敦煌艺术之路上的殉道者和民族魂!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吧!

欢迎点击专栏“河西走廊FM”,链接:http://gansu.gscn.com.cn/cms_udf/2016/bofangqi/index.shtml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