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收藏市场正在经历十几年来最严峻的考验,面对低迷的艺术品市场,许多经营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忧虑。
古玩店门庭冷落
自1986年从武威一位农民手中“抢救”下一匹“西夏木马”后,兰州“收藏奇人”姬建奎在艺术品收藏的路上快乐并“熬煎”了30年。去年以来,他每天都为收藏资金困难和市场疲态而“绞尽脑汁”。而在兰州艺术品市场,有类似困扰的不止老姬一个人。2月18日,记者走进张掖路一家古玩城,看到不少店门口贴着“招租”的广告单,尤其是第三层的多家店铺没有开门。记者数了一下,20多家店铺,开门的仅7家,还有七八家贴着转让和清货处理的告示。
藏宝轩瓷器店的王成清自2001年开店做古玩生意,短短三年时间就在兰州赚了一套房子。“前几年开古董店的确赚钱快,可没想到近两年生意突然就不行了,特别是从去年以来,辛苦一月连房租都赚不回来!”王成清表示,他手里的资金都用在囤货上。如果现在关门,库存的彩陶和瓷器就成了一堆烂泥巴。
走进陇西路上的一家古玩城,十几家店铺大部分门窗紧闭,亮灯的几家珠宝店也没见一个顾客。一位自称姓张的店主一边慢腾腾地泡茶一边听秦腔。谈起生意,他指着空旷的大厅反问记者,“生意好的话咋没个人影?”张店主叹息,他5年前借朋友30万元开起了玉器文玩店,没想到经营才一年多就栽到谷底,把本钱都赔进去了。现在不要说类似他这样的“小店”经营惨淡,就是“古玩大老板”日子也不好过,说白了大家都在硬撑。
无独有偶,2015年初,兰州市正宁路一家新建的古玩城开始鸣锣招商,至今3个年头过去了,这家古玩城里的店铺仍大量空置,客商寥若晨星,一点也看不到开张的迹象。
古玩商改行卖土特产
过完元宵节,兰州“聚翠堂”的店主庞祥禄开始忙着“挥泪清仓大甩卖”,过去售价超过千元的金星紫檀手串现在只要200元,一只价值近万元的冰种紫罗兰翡翠手镯半价出售……
庞祥禄在兰州从事古玩生意十几年了,为人热情、好客,往日出售大件艺术品时,总给顾客赠送一些小挂件,因此交往了不少客户藏友。经过打拼,六年前他在陇西路一家古玩城租了一间独立店铺,专门经营玉石和各种手串挂件,每年少说也有近30万元的收入。不料,去年挣的钱还不够交房租。
“前几年经营文玩赚钱容易,现在受大环境影响古玩市场不景气,东西越等越便宜还没人要。与其硬撑,不如改行!”记者见到庞祥禄时,他的文玩店铺已打上“转让”字样。“看上啥拿啥,多少给点成本就行,现在清仓呢!”庞祥禄指着柜台里的一堆手串说,像崖柏、砗磲、核桃等这些文玩,前几年出手比较快,资金回收也快,现在少人问津。手里的资金全压在货上了,连续两年经营惨淡,做文玩没发财还赔了本。
其实,从去年腊月开始,庞祥禄就着手清货。现在他已在雁滩租下一间店铺开始做甘肃土特产生意,“如今,城里人注重养生,绿色无公害土特产很受追捧,特别是农村的土鸡蛋,土蜂蜜,各种小杂粮等深受城里人喜欢,试营业一月生意还不错,加上网上出售,生意比只做古玩艺术品强得多。”庞祥禄对记者说。
艺术品市场显露疲态
“一位卖瓷器的老板,拖欠了半年房租,最近关门跑了,手机关机联系不上人……”近日,一位藏友向记者“爆料”:兰州张掖路某古玩城个别商户陷入经营困境,因无钱交房租关店门玩失踪。
记者走访兰州市隍庙、雁滩古玩城、工人文化宫等多家艺术品市场发现,具有甘肃“文玩风向标”之称的兰州市隍庙古玩市场,自两年前“清场退市”后风光不再。而陇西路某古玩城内顾客寥寥无几,随处可见一些店铺的门窗上贴着“转让”或“老板外出,有事打电话”的字条。透过几家店铺的玻璃门窗,只见室内的茶几上落了一层灰尘,不知何时从门缝里塞进去的报纸还散落在地上。零星开门的几家店内,店员们或在无精打采地喝茶,或在低头玩手机……
在一家贴着“出租”字样的店门前,一位自称“收藏彩陶吃了闷亏”的顾客告诉记者,两月前他在这家店铺用不菲的价格购买了一只彩陶罐,当时店主保证是“出土的马家窑彩陶,可随时来退换!”但当最近他发现是赝品来退货时,才知道店主早在去年腊月欠了半年房租从人间蒸发了,店铺已被商城收回招租。
“三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虽然古玩行有这样一句老话,但如今这一说法似乎已难应验。大部分古玩商一年忙到头甚至连房租都赚不回来,因此拖欠房租跑路者大有人在。姬建奎称,面对断崖式萧条的古玩艺术品市场,有人观望硬撑,有人悄然退场,也有人开始转型。总之,兰州艺术品市场进入疲态似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