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老兰州,那些与光阴一道远去的年味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7-02-23 11:23:2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学者冯骥才说“福”字几乎囊括了一切好事。把它端端正正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年味顿时就来了。

晚清,持风车、看社火的兰州百姓。邓明提供

晚清,兰州东教场迎新春阅兵。

学者冯骥才说“福”字几乎囊括了一切好事。把它端端正正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年味顿时就来了。

年味实则就是一种传统和文化,更是一种文化意境与文化象征,它至少拥有四种文化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在人生旅途上树一通里程碑,即将步入的路程;二是祭祀,缅怀祖宗懿德,承继祖宗遗志,祈盼来年福星高照;三是礼仪往来,融洽亲情,密切亲朋关系;四是民间娱乐,普天同庆,宣泄感情波澜,体味生活乐趣。

人们都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年味的日渐稀淡,终究是光阴在流逝,传统在流失。

1“待招担子一头热”

老兰州有句谚语:“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兰州史话》载:旧时的兰州男人,一过腊月二十四就纷纷奔向那些摆在街头的待招担子处剃头。待招就是现在的理发师。那些待招的担子,一头是梯形的凳子(侧面为一系列小抽斗,内放理发用具),另一头是三位一体的火炉、铜烧水壶、铜脸盆,所谓“待招担子一头子热”即指此。

“顾客坐在凳子上,待招用热水将头发焖湿,然后用锋利的剃刀,把头剃得精光锃亮,把脸刮得净亮,再用挖耳勺把耳朵掏得干干净净,一阵捏拿按摩后完事,使人觉得精神一爽,意味着将一年的晦气一扫而光。”兰州史志专家邓明说:“之后再去洗澡。”据介绍,早年间兰州城有名的澡堂子有辕门西栅子的雅园、马坊门的灏园、南大街的兰馥池,都是大池子,蒸气升腾、热水融融,泡好之后,再搓背,不仅清除了身上的污垢,而且将一年的不痛快一并除去。

雅园旧址在今中央广场人民理发馆。雅园浴池开设于1912年。民国初年,晚清河州秀才小住兰州,一天他与几个朋友去雅园洗澡,赋七绝两首,题为《与诸友雅园洗澡》:“习罢兰亭字一张,墨精着纸淡飘香。有朋宣究卫生法,惹我肩随上浴堂。”意思是临写《兰亭序》后,朋友讲究卫生,约去雅园沐浴。表明民国初年,兰州士人已有到浴池沐浴的习俗。

“沂水未能远浴身,雅园结伴两三人。扣盘恍解汤铭意,就算吾草尚日新。”前两句话用《论语·先进篇》:“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典故,将他们的沐浴,比为孔子的弟子曾点等在沂水里沐浴的韵事。后二句典出《礼记·大学》商汤的浴盆上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铭文,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2除夕祭祀

昔日的兰州人过年是要祭祀天地人及各种神祗,其意在于祈福、消灾、报恩。

“这一传统在除夕之夜表现得尤为突出。”邓明说。除夕黄昏时分,全家更换新衣,在爆竹轰鸣声中从大门外将先人请进来,请出神主(祖先牌位),供奉香烛果品,焚香叩首,缅怀列祖。“近年来,则将已故长辈遗照代替神主,贡几碟果品,燃三炷香而已。”

由于兰州是明初的移民区,当时自江南等省移民占兰州人口的十之七八,据张国常《重修皋兰县志》记载,除夕,妇女在大门内朝南跪哭,遥祭娘家亲属,“天涯望哭,遂以成俗云”。秦维岳《皋兰县续志》亦载:“除夕妇女焚纸钱,祭门外。”这种风俗一直传承下来,至今兰州农村仍有妇女除夕哭临于门外的习俗,当然已不存在“天涯望哭”的意涵,而是倾泻一年中的艰辛和不顺心。

大年三十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中国人的岁尾与起始。只有在这个日子里,过去一年,那些所有欢乐、失意、成功、或是遗憾,从这一夜起,都全部归零了。

除了美食。

一只木炭什锦火锅端上了桌,铜制的火锅是用了几辈子的老拾物,铜锅子的周身被擦洗得贼亮,灯光下,那透明的铜色散发出一种黄金般的暖意。在灼灼燃烧的木炭的“鼓噪”下,那煮有豆腐、白菜、洋芋块、丸子、肉片、油炸鳇鱼块、粉条的铜锅子转瞬间就沸腾了,热气氤氲……对于旧时的老兰州而言,大年三十晚上的年饭,除了凉盘、馏热的“碗儿菜”,最少不了的便是这木炭什锦火锅,红红的木炭,热气四溢的火锅,都预示着来年日子红似火。还有一道袁家湾的百合炒肉片,这也是少不了的,寄寓来年百事合顺的愿望。老百姓总是把日子寄寓在那些美好中。

3换岁之际的“喜火”

除夕子夜换岁之际点燃“喜火”是源于古代的庭燎。

喜火就是将院中用“煤蛋子”(用煤末、少量红土和水捏成的拳头大疙瘩)码成的“金字塔”(中置引火柴)点燃,火乘风势,风借火威,炎焰冲天。

邓明的《兰州史话》中将此称为燎岁的习俗,最早在于熰祟(古时之祭),亦称燔柴、烧火盆。源于古代的庭燎,《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庭燎即是庭中照明的火炬。

“韩鄂《四时纂要》十二月庭燎说:岁除夜,在院子里堆柴烧火,‘辟灾而助阳气’。宋代以后,除夕烧火盆的习俗广为流行,有的烧柴,有的烧炭,大都变为营造节日氛围,以盼望来年日子红火。同时点燃挂在房檐下的临洮盘香,徐徐飘拂芬芳,一直能燃烧到十五。”邓明说。

水客子是多年已经消失了的一种职业,早年间老兰州人都吃的是黄河水,这些人通过为那些需要水的人家上门送水而获得一定报酬。坊间习俗,每当换岁之际,这些水客子就挑水走家串户,这时候的水寓意着“财水”,所以,水客子每到一家都受到热情的欢迎,照例多给水钱之外,主人还会赠予油馃等美食。

据秦维岳《(道光)皋兰县续志》载:正月初一,兰州人“长幼夙兴,祀天地、祖宗。焚香,燃爆竹,以次行礼。亲友交相贺,数日乃毕”。正月初一,兰州人老少早早起来,举行祭祀活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点燃一个内放置油灯的红纸糊成的方框,人们以最神圣肃穆的神态祭天祭地。除此之外,早时老兰州的各业当都要祭拜各自的行业神,铁匠祭老君,木匠祭鲁班爷等。

4黑衣鼓手和黑色太平鼓

社火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因之社火由风婆、雨师开路,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老兰州的社火里有“疯婆娘”(风神)、 “膏药望子”(雨师)、船姑娘、竹马子等形象,“竹马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它由数十列男童女孩扮演武士侠女,各人前后置马形彩灯,马项挂銮铃,挥动马鞭,随鼓点列队起舞,阵式开合,英姿飒爽。邓明说,自古以来,兰州就是大西北的军事要地,民间以习武为时尚,“竹马子”正是模拟古代骑兵战阵,弘扬尚武精神的遗留。

太平鼓是兰州社火的灵魂。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兰州的太平鼓队是“黑色的”——十八名身着黑色武松服的鼓手,斜挎着黑漆漆成的黑色太平鼓,右手执尺五鼓鞭。十八桶鼓忽而起飞空中,如一片黑云,忽而从空降落。鼓声伴着锣声撼天震地。

陇上寒气闭塞,春初打太平鼓,接地气,企盼五谷丰登。打太平鼓是古代屯军遗俗,后来又产生了明初徐达化装鼓手,鼓藏刀剑,混入元将王保保固守的兰州城,借闹元宵,智取兰州城的传说。从此,百姓将此鼓命名为太平鼓,寄寓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

邓明说已经不见的着黑衣的太平鼓,起于五行学说。从季节上来说象征冬季;从方位上来说,象征北方;从色彩上来说,象征黑色。鼓手从寒冬腊月就开始练打太平鼓,过年时打鼓迎新春,以应季节。兰州位于北方,以应方位。意在祈求上苍为黎民解困。“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太平鼓大都漆为红色。”

5那些老巷子里的太平歌

正月十五前后数夜,满城争唱太平歌,十六日夜“送鬼王”后,年告收尾。

太平歌是一种以兰州方言演唱的独具艺术特色的娱乐形式。唱家在太平鼓与铜钹的伴奏下,演唱《列国》《三国》《岳传》《封神榜》等演义中的故事,张扬忠君报国的情怀。还演唱富有生活情趣的《拙婆娘》、《灰老鼠》等幽默段子,感知生活的情趣。仅用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伴奏的太平歌粗犷豪放,像北方人的性情。

正月十五的夜晚,明月浩空,深深的金石巷口,三五个太平歌手被拥簇于人群之中,不远处的西关什字那边,不时响起烟花爆破声,随即天空中就出现了焰火,那形态多样的焰火很是明亮,把金石巷照得通明。

“泰源永”又在西关什字放焰火了!

每年支银二百两,精制花炮,于元宵节大放焰火,这是陕西商号“泰源永”扩大商号影响的手段之一。花炮是用层层草纸卷裹药料而成,大小有如水桶。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人群早已云集西关什字,有的人生怕看不清爽,就站在房顶观看。“泰源永”的学徒抱出花炮,稳稳置于十字当中,引燃火线,刹那间,焰火喷射升空,高达二十多米,呈现出各种图案:有的是一片茂林修竹,有的是当空盛开朵朵菊花,同时夹杂着阵阵啁啁啾啾的鸟鸣声……大人们引颈观看,小孩们试探着朝前看个清楚,又怕火花落下烫着而趔趄不前。

焰火的光亮得有些刺眼,金石巷口的那几个太平歌手年纪不小了,多的眼睛受不了这样的光,便眯上了眼睛,趁着烟花声再度爆破的空档,他们扯开了嗓子,唱起来了太平鼓猴戏。因为我们需要年,需要节日,需要一个给自己力量的理由,年给了我们内心缓冲和蓄力的可能。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