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牛,官名孙金福,49岁,通渭县襄南乡孙家班社的主唱和主演,通渭影子腔民间传承人之一。通渭影子腔是一个有地方特色的剧种,201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已到天命之年的孙金牛从十一岁就跟随爷爷学习影子腔,从一个乡社辗转到另一个乡社,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中,他已经深深“好”上了这种民间艺术。从18岁开始,他就可以独立出演,成立了孙家班社,在影子腔演出的这三十年中,他获奖无数。岁月悠悠,其间的悲凉与沧桑,欢快和离合,伴随着他浑厚的嗓音在这片黄土地上绵延不绝。
孙金牛是通渭县藏有传统影子腔戏本最多的艺人,最早的本子能够追溯到清朝他太爷爷时代,有五、六十本不同剧目的戏本,其中十多本剧目也仅仅是孙家独有,传承至今,比如《马踏贤官镇》《无义图》《平顶山》《无底洞》《坐月国》《忠孝图》等。而现在他自己所用的戏本子是一笔一画从古戏本上誊抄下来的。实际上,在每次演唱中,戏本是用不到的,因为唱了这么多年,那些唱词早就滚瓜烂熟,铭记于心了。
孙金牛拥有的这些制作皮影所用的画稿,也称“样谱”,为祖辈世代相传,主要用于皮影造型。
皮影,便是影子腔的主要道具,所以影子腔也称“皮影戏”。皮影的制作工序复杂奇妙,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八道工序,前后需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极其考验艺人的耐心和制作雕刻技术。孙金牛的这箱皮影大约有上百件,一些是从祖上传承下来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色彩灰暗,极富历史厚重感。每次谈到他的皮影,孙金牛总是自豪地说:“这箱东西就是我的传家宝。”
说到皮影,孙金牛特地拿出这两朵祥云,这是从他太爷爷手上传承下来的,斑驳的印记仿佛一下子能把人的思维拉回到中国皮影戏发展的鼎盛时期——清朝,也见证着皮影戏直至今天,它的传承发展一刻也没有停止。
皮影的人物造型与戏曲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充分吸收了秦腔脸谱、头面装饰、戏剧服饰的图案特点,一般是半边正脸。所以,民间有话:“一张牛皮记录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表演所需的道具,如桌、椅、马、车、刀,甚至门、城池、山石都呈现缩微现实镂刻而成,美观真实、细腻精巧。
据孙金牛介绍,皮影的人物头像除了单脸,还有阴阳脸,一般面部形象有个别丑角、鬼怪之类的,主要用于小人物的出场。一张头像可以交替使用,省去在表演中频繁换头像的麻烦。这种阴阳脸较为少见,孙金牛所持有的也是祖辈们传承下来的。
孙金牛和他的班社成员从每年正月初四就开始了演出,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初七,他们都奔波在通渭县境内的各个村社。这些艺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把式,在这落后闭塞的黄土沟壑中,他们的出行工具一般是农用车或摩托车。
每次演出,孙金牛会根据演出剧目提前整理相关的皮影物件。一个完整的人物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人物皮影的头部包括面、帽、须、颈,下端为锲子、演出时用小竹竿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同时,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装置三根竹棍(签子)操作,便于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百般姿态。
孙金牛在准备演出的“亮子”。亮子,是投射影子的影窗,也是演出皮影戏的“舞台”,一般用白纸做亮子,后来也有用经过鱼油打磨后的白纱布做亮子。但是真正技艺高超的艺人都用白纸做亮子,因为白纸薄脆易损,这就要求表演艺人在操作影子时,手上功夫了得,正所谓“一口影子腔,两手硬功夫”。
东家会协助班社成员搭棚子、支影窗、挂皮影、晚上的皮影戏就在这方寸之间上演。
通常,一场戏需要三个小时左右,主要的唱腔都由孙金牛一人完成,这就对嗓音的要求很高,如果唱法不对,三个小时很难支撑下来。孙金牛会在演出前含一药片,润润嗓子,保证一晚上的嗓音都能够浑厚响亮。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全村人在鞭炮声中请来“各路神仙”。这时艺人的表演就正式开始了,亮子上配合此景请求“各路神仙”落座。
皮影戏表演融入秦腔的唱、念、做、打,演出时皮影紧贴亮子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刹那间,千古兴亡事都呈现在这六尺亮子上了。
在通渭皮影戏中已形成了板腔体戏曲形式的地方剧种,主要唱腔”影子腔“特色鲜明、节奏明快、紧凑热烈、带有土生土长的地方音律。其中影子腔的打击乐器全部采用秦腔的铜器鼓点,只是在唱腔和过门中以摔板子、碰铃,掌握节奏,演唱道情用渔鼓敲击节拍,所以形成了影子腔独特的风格。
在农村“空心化”的今天,加之影子唱腔的单调乏味,已经没有几个人喜爱这种民间艺术了,影子腔的发展已成没落态势,影子腔的传承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