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推动甘肃省文学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由甘肃省文联、甘肃省作协举办的第六届甘肃黄河文学奖已于2016年12月底评审结束。经过严谨、认真的评审,2月28日,第六届甘肃黄河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共有108部(篇)文学作品进入名单,其中长篇小说16部;中短篇小说12部(篇);诗歌36部(篇),散文31部(篇);综合类作品13部(篇);荣誉奖1项。其中兰州晚报文体专刊部主任、资深记者黎晓春与作家王澄明合著作品《大唐的裂变》获长篇小说类二等奖。
《大唐的裂变》以开阔的视野和清俊的笔触,对中国最为纷乱的一段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再现与演绎。全书以正史为主干,以野史作枝叶,通篇谋划布局,局部虚构演义,深得中国古典通俗小说之精髓,同时又借鉴现代小说的时空观和新闻报道的纪实感,对残唐五代十国时期纷乱的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化的整合和串联,使得通篇架构清晰,生动幽默,读来悬念叠生,代入感极强。让读者徜徉其间的同时,加深对中国民族融合历史观的认识。
甘肃黄河文学奖是经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由甘肃省文联、甘肃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全省文学专业奖项。黄河文学奖是我省文学创作的最高奖项,自2003年首届评选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现在已经跨过了13个年头,见证了甘肃文学发展的13年。通过黄河文学奖的评选,发现新的人才,凝聚强大的文学队伍,造就厚重的文学高原,为文学高峰的突起铺就坚实的阶梯,意义重大而深远。
70后80后作家正在成长起来
本届黄河文学奖评选中,专家评委为找到能发光的作家,几乎是夜以继日地阅读作品,不敢有一丝纰漏,也不想让任何一位优秀作者从眼皮底下溜走。整个评审下来,每个人的阅读量都能达到百万字以上,休息和吃饭时间都不得不缩水,眼睛高度疲劳,但精神却必须高度集中。在最终的评审会上,专家们仍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现场探讨气氛热烈。“不能错过一个好作家,对争议性过大的作家,几个小组集中讨论,最后确定名单。今年几个小组的意见比较一致,这充分说明‘专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好作品能赢得他们的芳心’”,评审结束后,专家们如释重负表达着自己的心情。
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
马步升(甘肃省作协主席)
马步升见证着几届黄河文学奖获奖作者的成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感慨地说:“黄河文学奖设立以来对甘肃文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获得此奖项的作者取得荣誉后,笔耕不辍在文学的道路上取得了更大成就,展示出甘肃文学创作的真实水平。”
马步升认为,此届参评作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升,奖项的影响力也在扩大。各评审小组组长秉持着在同等艺术水平下推荐新人的理念,获奖名单中产生了一部分新面孔。同时,在评选中还注重推介作家学者化,文学创作的领域虽然很广泛,但深度创作需要知识的积累的沉淀,这样才能迎合高水平的读者群体;其次,通过此次评选挖出了“宝贝”,一名东北农业大学在校女大学生创作的长篇历史题材小说《摽梅》,文化功底深厚,历史元素健全,从写法上以编年体的方式撰写了大框架,非常吸引人,评委一致认为作者张嘉婕是新一代作家的希望之星。
勤奋,努力,提升,具备这三个特质的作家非常之多,这些作家打动着评委组,其中农民作家金吉泰被专家组赞扬为“农民作家的华丽转身”,此次他凭借长篇小说《农耕图》获得二等奖。这是一本45万字的长篇,用文学的形式,从一个局部还原中国近70年的乡村史。“突破了原来的写作模式,笔法和写作技巧的掌握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可以说是老作家的新表现,非常值得肯定”,马步升这样评价耄耋之年的金吉泰老作家。
坚守文学阵地的作家获认可
高凯(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甘肃省文学院院长)
“中短篇小说往往考验作家驾驭文字的实力,寥寥数百字不仅能让人感叹文字的力量还能让读者遐想、深思,这也是中短篇小说的魅力所在。此外,能获得此项殊荣评审组更看重的是对探索精神和对文学的坚守,参评的29篇中短篇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原则还是要坚守的,那就是往届获奖的老作家作品如果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而新生作家的作品又有优势,老作家就得给新作家让道,让新人成长起来,我们也有义务给他们营造这样一个环境。”作为评审组中的一员高凯直言不讳,这也从侧面表达了大家一个共同的心愿,改变近年来中短篇创作不景气,新人缺乏的局面。
基于这种考虑,专家组评委介绍,从一等奖到三等奖的获奖情况看,40岁以下和文学新人占了一定的比例,发现新人,培养新人也是黄河文学奖设立之初的初衷。专职作家王晓燕的作品《河之殇》现代艺术气息非常浓烈,这是评委们非常期望看到的一种新气象。另一方面,作品标签贴近基层生活,反映时代精神,同时坚守文学阵地的青年作家也得到了评委的认可。
好作品会让人产生共鸣
魏珂(甘肃省作协常务副主席)
甘肃是诗歌大省,甘肃的诗人、诗歌作品在全国的影响力都非同小可。在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的评选上,参选的诗歌作品体现出了两大特点:一是青年诗人作品潜力足、水平高;二是申报范围扩大,专职、业余作者参与性增强。
魏珂介绍,历年在评选优秀作品过程中评委往往会因某一篇作品是否应该入围激烈争论,但今年大家的意见出奇得统一。一等奖获得者牛庆国的作品《我把你的名字写进诗里》让评委产生了共鸣:“这是一本写母亲的诗集,整体风格表现亲情、乡情、友情和兄弟情,主线以情为灵魂,表达真善美,语言简练、质朴、亲切,平常化中让人震撼,麻木的心都会流泪。”记者了解到,该诗集公开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过不小的反响,在一次诗歌诵读会上,台下听众闻听时倍受感动一度哭起一片,文字的力量加上作者的真情实感,触发了大家内心深处的泪点。
年轻作家正在成长起来
彭金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彭金山教授注意到参选作品和作者的特点。彭教授告诉记者,此次评选70后、80后的作品比较多,这说明在这个平台上,这部分作家正在成长起来。尤其在青年奖的设立上,两个都非常年轻,一个是1992年的,兰州知行学院中文专业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另一名是1989年的藏族青年,两人虽然年龄不大,但都先后出版了诗集,非常值得肯定。其次,他认为,奖项更加注重有生命体的诗歌,浅唱低吟式没有主题思想的尤为不提倡,从获奖作品的特征可以看出,优秀的作品总是来自生活。
好的作品出自生活
马青山(《飞天》杂志主编)
此次评选,散文组共收到106件作品,人数达到96人,应该说从参评到获奖都体现了多民族和谐共荣。其中一篇名为《长途》的文章让马青山老师眼前一亮。他说:“这是一名回族作者,名叫敏玉林,确切地说是个农民作者。他是一名长途车司机,长年奔波在路上,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在他的笔下这些经历都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凭借着走南闯北的阅历和扎实的文学功底,他把路途中的五味杂陈、趣闻趣事以及孤独苍凉感风格鲜明地表现出来,写出了《长途》这篇优秀散文。”《长途》之所以能打动评委组,正是其坚忍的风格和来自基层生活的质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