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诸宫调》残卷
甘肃秦腔演出情景
1907年到1908年间的一天,一支俄国探险队正在黑水城遗址疯狂发掘,现场狂风呼啸,沙尘飞扬……
突然,一名探险队员从积沙中挖出一本古书。他捡起书,兴奋地大喊大叫。大家围过来,抢着观看出土的古书。这是一本残缺的线装书,全书仅剩42页,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汉字。
后来的研究发现,这本名为《刘知远诸宫调》的古书,原来是宋、金时期的诸宫调剧本。黑水城遗址位于甘肃境内。《刘知远诸宫调》的发现,说明早在宋、金时期,甘肃就有民间戏曲团体的演出活动。由于古代文献记载缺失,我们无法了解当时民间戏曲演出的全貌,由散落在古籍中的零星记载推测,当时甘肃的民间戏曲演出组织是非职业的,还不能称作真正的戏班。戏班在甘肃的出现,应该是明代以后的事。
从寥若晨星到遍地开花
明清时期的甘肃戏班,经历了从寥若晨星到遍地开花、从业余走向职业的发展道路。早期的戏班,几乎都是业余的。有的戏班,属于半艺半农,演员大都是农民,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演出;有的戏班,属于半艺半工,演员为手艺人,揽到活时干活,没有活时演出;有的戏班,属于半艺半商,演员为小生意人,有生意时做生意,没生意时演出,或者白天做生意,晚上演出。这种戏班,大都由所谓的“好家子”组成。这些“好家子”,类似京津一带的“票友”。他们以自娱自乐为主,有机会时,就挣几个零花钱。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演员艺术水平的提高,戏班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唱戏成了他们谋生的手段。
从文献记载来看,甘肃的职业戏班始于明代。从北宋末年到元代初期,甘肃战火连绵,先是宋与金、宋与西夏、金与西夏之间的战争,后是元与金、元与南宋之间的战争,陇原大地饱受战争蹂躏,人民流离失所,文化艺术遭到严重破坏,戏曲的发展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甘肃的戏班一直未能真正发展起来。元代中期,甘肃有过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受北方杂剧发展的影响,甘肃的表演艺术开始复苏。元代晚期,战乱又起,甘肃表演艺术的发展,再次停顿下来。
进入明代以后,甘肃境内战事稍缓。为了消除边患,明朝政府在甘肃推行屯边移民政策。从洪武初年(1568年)到永乐十五年(1407年)的五十余年间,明朝政府先后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明代的甘肃移民,主要来自山西、陕西一带,此外,也有来自江南的戍边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充军的囚犯。他们的到来,带来了山西、陕西和江南一带的民间表演艺术,戏曲就是其中之一。
内地移民中,有一部分是民间表演艺人。他们来到甘肃后,利用闲暇时间搭班唱戏。于是,甘肃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戏班。
明代前期,甘肃戏班寥寥无几。据《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记载,甘肃最早的职业戏班,大都出现在河西地区,这与河西是最早的移民区有密切关系。在这些戏班中,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戏班,是创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的高台县宣化乡乐善堡忠义班。传说忠义班是明代随着大量移民,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来时带有乐器和戏箱。移民口中的山西大槐树,是指山西洪洞县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大槐树旁是山西名刹广济寺,明朝政府在此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事宜,大槐树由此成为移民集散地,也成为移民心中永远的记忆。从大槐树下迁走的移民,不一定是洪洞县人。忠义班究竟从何处迁来,是一个不解之谜。由于忠义班扎根于乐善堡,所以又称为“乐善班”。忠义班当初演什么剧种,已不可考。后来,秦腔传入河西走廊,忠义班改演秦腔。
继高台忠义班之后,传说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前后,临泽县沙河渠也创立了一个忠义班。河西走廊缺水,为了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各地修建了大量水渠。这些水渠,大都控制在民间团体和家族手中。这个忠义班,就是临泽县沙河渠主为首组建的自娱自乐式戏班。沙河渠忠义班的早期活动,由于缺乏史料无法得知。据有关碑文记载,清乾隆四十三年(1782年),沙河渠主因争夺水源与另一渠主打官司,最终大获全胜。为了庆贺这次胜利,沙河渠主组织忠义班连唱几天大戏。此后,忠义班渐渐发展为职业戏班,开始长年的演出活动。
陇南文县玉垒坪的花灯戏班,也是甘肃最早的戏班之一。明代万历年间,文县玉垒坪袁应登参加武科考试及第,官封千总,为六品武官。袁氏家族为了庆贺袁应登及第封官,组建了一个花灯戏班,并在三官庙前修建戏楼,演出花灯戏。此后,玉垒坪花灯戏的演出成为惯例,每年正月初二到十六连续演出半月,久演不衰,延续至今。
兰州作为甘肃的省会,戏班的发展却落后于河西地区。明代前期,甘肃的政治中心是甘州,即今天的张掖市,原因是肃王府位于甘州,甘肃镇的总兵也驻扎甘州。明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府从甘州迁至兰州,推动了兰州的城市建设和文化繁荣。
据清代的文人笔记记载,兰州最早的职业戏班是秀元部,而秀元部却是昆曲戏班。这个戏班,从清初到乾隆、嘉庆年间,一直活跃在兰州舞台。
从百花争艳到秦腔独秀
明代甘肃的民间戏班,数量是比较多的,不过,在传统文化中,民间戏班属于草根文化的组成部分,难入文人法眼,所以,文人著作中很难看到戏班的身影。进入清代之后,特别是随着秦腔在甘肃的普及,职业戏班渐渐多起来了,有一定规模的戏班,几乎都是职业戏班。到了清光绪年间,甘肃秦腔戏班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光绪年间,甘肃各地新建的戏班将近20个,河东地区几乎县县都有戏班。
清代中期前,从剧种的角度看,甘肃的戏班可以用百花争艳来概括。这一时期,甘肃境内有大量的曲子戏班、皮影戏班、梆子戏班和花灯戏班,还有藏戏班。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敦煌由“卫”改“县”,驻军统领为了庆祝,抽调士兵排练曲子戏,在城乡演出。由于是军营戏班,所以这个戏班被人称为“武营班”。这是地方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曲子戏班。这个戏班,后交给地方,更名为“六合班”。
曲子戏是一种地方小戏,当时盛行于西北各地。据敦煌莫高窟遗书记载,早在唐代时,甘肃河西就流传着曲子这种地方小戏,它将歌舞诗词糅为一体,表演时有歌唱,有舞蹈,还有道白朗诵,也许还有乐器伴奏。后来这种曲子表演发展成为曲子戏,一度流传于甘肃各地。
除了敦煌的武营班,后来甘肃有了比较有名的曲子戏班,还有临洮的百子社等戏班。
天水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西秦腔的发源地之一,但天水的戏班出现较晚。有文献记载,天水的第一个戏班,是名为秦州魁盛班的曲子戏班。该戏班创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开始只演秦州小曲,后来专演秦腔。
皮影戏班也是甘肃戏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文献记载,早在明代中期,甘肃就有不少皮影戏班在活动,特别在陇西、陇东、陇南一带,活跃着不少皮影戏班,有的戏班规模不小,演出剧目达一百多出。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堂寺藏戏队。天堂寺位于今天祝藏族自治县,寺院始建于唐宪宗年间(806年—820年)。清乾隆年间,天堂寺僧人赴西藏求学,回归时请来了会藏戏的西藏僧人,让他们在天堂寺排演藏戏。后来,天堂寺成立了僧人藏戏队,在法会上演出自编节目和藏戏,先后演出《米拉日把》《智美更登》和《卓哇桑姆》等藏戏剧目。天堂寺藏戏队,是甘肃历史上的第一个藏戏演出团体。
清中叶以后,随着全省文化重心的东移,以及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戏曲文化在河东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大量的戏班。河东地区的文化积淀胜于河西地区,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更大,因此,河东地区的戏班一经出现,演出水平就高于河西地区。
这一时期成立的戏班,多数为秦腔戏班。以省会兰州及其周边各县为例,名气较大的有兰州的福庆班和东盛班、景泰县的永泰同乐社、永登县的苦水苗家班等。
此外,河东地区有名的秦腔戏班,还有清水县的马家班和福盛班、宁远(今武山)的于家班、宁县的李聚财班、庄浪县的将军爷戏班、岷县的全盛班、西和县的三盛班、泾川县的常家班、临洮县的福盛班等。
清代后期,秦腔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赢得了甘肃人民的喜爱。除了新成立的大量秦腔戏班,不少其他剧种的戏班,也陆续改唱秦腔,如高台忠义班、敦煌六合班、西秦鸿盛社等,都改唱秦腔,成了有名的秦腔戏班。到了清末,秦腔在甘肃终于一枝独秀,没有任何一个剧种,可以与其抗衡。
从照抄照搬到自编自导
明清时期甘肃有影响的戏班,几乎无一例外,都走过了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其中不少戏班,都从地摊演出起家。
地摊子上演出俗称“撂地摊”。每逢民间节日、庙会和大户人家的红白喜事,有表演才能的人,会自发地聚集起来,或者由班头(戏班头)、社火头串联起来,开始为乡亲们表演。后来,一些业余戏班随着艺人队伍的壮大和演出水平的提高,由演地方小曲小戏、折子戏,到演整本的大戏,渐渐摆脱了地摊演出,开始登上戏楼和舞台演出。
甘肃的戏楼和舞台出现很早。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上,就绘有专为神佛表演歌舞的戏楼和舞台,以及艺人登台演出的场面。据有关文献记载,甘肃一些地方,早在唐代就建有戏楼。华亭县砚峡寺曾发现一块庙碑,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唐高宗时期,元顺帝甲午年(1354年)寺庙重修,同时重修了戏楼。寺庙中的戏楼,是戏班的演出场所,但是,大多数寺庙中的戏楼,是用来娱神敬神的。也就是说,只有寺庙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时,才会请戏班在此演出,平时,戏班很难在寺庙戏楼演出。
大多数职业戏班,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只能四处流动,去闯江湖,在各地的庙会和庆典活动中演出,也在大户人家的婚丧嫁娶、寿诞庆宴上演出。有的戏班,甚至到周边省市流动演出,如清同治年间民勤县的小曲戏班容优堂,就去新疆、内蒙古等地演出多年。一些名气较大的职业戏班,在各地巡回演出时,会在当地搭建临时戏台。这种戏台,一般比较简陋,戏班走后,会被拆除。戏班流动演出,居无定所,生活十分艰辛,正如戏班门上的对联所写:“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
明代的甘肃戏班,由于职业演员和编创人员奇缺,所演剧种、剧目庞杂,很少有戏班能演出整本的大戏。即便是演小戏、折子戏,所演剧目也大都是照抄照搬。从演出内容到表演形式,戏班之间你抄我、我抄你的现象十分普遍。进入清代以后,职业戏班不断壮大,不仅演出剧目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戏班自编自导的喜人景象。
到了清同治初年,甘肃戏曲经过二百余年的发展,戏班队伍空前壮大,演出市场空前繁荣。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的戏班演出剧目达到一百多出。同时,剧本创作人才辈出,创作了不少优秀剧目。例如皋兰水川乡艺人张海润与人合作创作,创作了八折《西厢》,受人喜爱,一时轰动。再如秦腔艺人李炳南、魏启元等,先后创作演出连台大戏《三国志》《列国》《精忠传》《封神》《兴汉图》等十多种,在观众中产生巨大影响,进一步推动了秦腔剧目的发展。
随着戏班编创人才的涌现,自编自导剧目的增加,使戏班有了各自的代表剧目和受人追捧的演员。到了清中晚期,甘肃的职业戏班,大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同时有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名角。如高台县乐善堡忠义班,代表剧目有《正德戏凤》《红梅阁》《五典坡》《打金枝》《九龙峪》《顶灯》等,先后出现了许开元、许良志、刘士信、殷保廷、杨三保、许发昌、王来成、殷如珠等名角。再如临泽县沙河渠忠义班,代表剧目有《天门阵》《打銮驾》《芦花荡》《天官赐福》《八仙庆寿》《全家福》《刘海砍柴》等,名角有殷正绪、冯良基、殷廷贵、关干头、富贵子、贾明、道保娃、六斤娃、雒希武、李生俊等。兰州秀元部代表剧目有《斗水》《断桥》《合钵》《规奴》等,名角有五福官等。再如秦州魁盛班,代表剧目有《宁武关》《回荆州》《游宁夏》《上陈州》等,名角有东城子、温银水、陶大净、安甜醅等。各大戏班的名角,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锻造出高超的表演艺术,而高超的表演艺术,又征服了无数的观众。
从世界艺术史的范围看,中国戏曲是种非常奇妙的艺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几乎综合了所有的表演形式。戏班就是这种艺术载体,也是这种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明清时期的甘肃戏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业余到职业,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这段历史,是一卷斑斓的画,是一首流韵的诗,也是一段多彩的记忆。大大小小的甘肃戏班,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美的享受,也为后世甘肃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栏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