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永泰古城明清军事要塞的标本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7-03-13 10:10:3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明清两朝,这里曾经是一座显赫的军事要塞,这里因为战争而兴起,又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衰落。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明清两朝,这里曾经是一座显赫的军事要塞,这里因为战争而兴起,又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衰落。摄影师和作者带您进入古城,去触摸400多年来战火硝烟的痕迹。

永泰古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建成后即成为军事要塞,兰州参将就驻扎在这个城堡内。当时,城内驻有士兵2000多人,马队500人,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

战争的副产品

从甘肃景泰县城向西数十里,曾经有一片丰美茂盛的森林,现在是绵延不绝的戈壁。祁连山余脉在荒凉的大地上横亘而过,散落其间的古兵寨和烽火台让人想起王之涣的“一片孤城万仞山”。

永泰古城由于城墙坚固,作为一道完备的军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400多年来没有被攻破过。

景泰境内的寿鹿山和昌岭山,在清朝康熙之前,分别称之为大松山和小松山。“左拥兰、靖,右护凉、古,前逼庄浪,两河则腹心,甘镇则咽喉”(《秦边纪略》),是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收复河西后就曾在此地屯兵设防,到了明朝,作为与蒙古人对峙的前线,明王朝曾经在此修建了一片很大规模的防御工程,史称“松山新边”。到如今,当年的新边已成了难寻踪迹的残垣,你争我夺的草场也化为戈壁。而那些曾经旌旗飞舞的古城堡,却还有人居住在其中。这些城堡中,迄今保存最好的一座,是位于景泰以西25公里处寿鹿山北麓的永泰城。

永泰城作为一座军事要塞,它的诞生是由于一次战争。元灭亡后,蒙古分裂为东西两部,东蒙鞑靼和西蒙瓦剌。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鞑靼的阿赤兔部落不断侵袭景泰,并先后占据了大松山和小松山。据史料记载,鞑靼到达景泰以后,“(阿赤兔)虏恃地利,东寇延绥宁夏,南犯固靖兰州,西侵武威张掖,往往饮马黄河”(明朝荆州俊所写的《三眼井堡记》)。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三月,兵部尚书兼三边总督李汶率兵十万征讨鞑靼,经历大小战役一百多次,最终将鞑靼围困在大松山附近。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明军分兵七路发起总攻,鞑靼兵败,明王朝重新占领了黄河以北大漠以南的失地。

古城由于鸟瞰形如金龟,故又称“永泰龟城”。古城城围周长1.7公里,高12米,炮台12座,城楼4座,外形是一大圆,城周有护城河。古城四面有4个瓮城,形似龟的肩足,保存尚好,只是瓮城上的建筑已不存在了。

战争的胜利并没有给李汶带来喜悦和安慰,登临大松山,李汶望着山下一望无际的草地川滩,发现明朝原来修筑的长城,经兰州、永登、乌鞘岭到古浪,既绕道耗资不说,又将景泰这片沃野置于城墙之外,从而引得鞑靼屡屡进犯。“查得历凉(武威)之泗水,以至靖(靖远)之索桥,横亘不过四百余里许……勘得自镇番(民勤)以至中卫,烽堠相望,迄今旧址犹存……乃旧自永安(今靖远小口),历皋兰,渡河逾庄浪(在今永登)以至于凉,则一千五百里。舍此四百里不守,而欲守一千五百里之边,孰难而孰易?”这篇《计处松山善后事宜疏》的奏章,很快就被朝廷采纳。第二年,为了巩固了松山战役的收获,新的长城发端于景泰,从东部黄河渡口的索桥,向西北绵延,经城北墩和红墩子,然后折而西行,再经昌岭山北麓、古浪裴家营、大靖和土门墩后抵达武威,与原来途经兰州的那条长城会合。为别于早期明朝在河西修建的长城,史书上将这条从景泰出发的城墙,称之为“松山新边”,当地百姓又叫“新边墙”。松山新边,从景泰到武威境内共400余里,它不仅使原来戍边河西的长城在空间距离上缩短了三分之一,又使明王朝在甘肃北方的防线,自黄河沿岸向北纵深扩展了300多里。

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修建,兵部尚书李汶亲自主持这项工程,他没有想到,这是明朝最后一次的大规模长城修筑工程了。绵延400里的松山边墙的修建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这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个奇迹。这道长城也成了景泰的标志,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在景泰的松山新边的旁边,有一座很小的火车站,被命名为“长城”。长城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但这却是全国唯一一座以长城命名的火车站。

军事要塞的样板城

永泰城是松山新边中的一座军事要塞,在李汶的亲自监督下,永泰城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三月开工建设,第二年六月完工。当时驻军两千多人,马队五百人,兵营、练兵场、火药场、武器库、草料场、马场等一应俱全。城墙上有炮台12座、城楼4座,城下有瓮城、护城河,城南北两侧分别指向兰州和长城方向建有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如此完备的设计,堪称中国古代军事要塞教科书式的典范之作。

永泰城现在的行政区划为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永泰堡村。城内目前居住着74户人家,420多口人。据当地老人讲述,古城内现在的居民大多是明代驻兵的后代,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姓氏,起初大概有七八十个姓,数千人。经过陆续的迁移,在上世纪50年代村里还有30多个姓,1300多人,那时城外的草原和树木还相当繁茂,不似现在荒滩戈壁的面貌。

永泰城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周长1717米,墙高12米,城基厚6米,占地面积318亩。整个城平面呈椭圆形,城门向南开,外筑甬门,外门叫“永宁门”,内门叫“永泰门”,门稍偏西,形似龟头。四面筑有瓮城,形似龟爪。城北有5座烽火台渐次远去,形似龟尾。城周有护城河,宽约6米,深约1至2.5米。整个城池形状酷似乌龟,故名“龟城”。

城内有军事机构,察院一条街,城墙内边修有马道,围城墙一周,城墙上有射击垛口,在4个瓮城上建有瞭望哨。城南有太极圆池(汲海、涝池);南面曾建有李汶将军的公馆。城南一里处建有演武厅和教场,占地300亩。教场之南还留有一条长约6里的“龙沙”(山丘),“龙沙”之上架有炮台。城西北7里处设有军需草料储存处,城东南15里的骟马沟是当时的牧马场地。目前这些军事设施痕迹尚存,除了居民为通行方便和取土造房而拆落的部分城墙,还完整地保存着大部分城墙、城门,城内还保留着两座清代民居,以及一所建于民国时期的小学。

走进这座静谧的古城,在一个个黄土围墙构成的院落间穿行,几乎见不到什么人。只能听到偶尔的狗叫声,从院墙里伸出的榆树枝叶在西北特有的凛冽阳光中闪着光,蓝天在一片黄土的映衬下越发的清澈深远。

55岁的村民白复荣领着我们在城内四处参观。在他的指引下,一座繁华喧闹的古代兵城在我们的脑海中慢慢浮现出来。“这里是城内驻军的司令部,后来改成了关公庙。”他指着一片堆放着麦垛的空地对我们说。

明朝后期松山战役之后,西北甘肃边界仍然屡遭异族进犯,但都被抵御在长城之外,兰州也从未失守,这座连接长城和兰州的兵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城现有74户人家,420多口人。当地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胡麻、土豆、油葵、苦豆等。

永泰城里的岳家将领

这一切在今天已经烟消云散,只存在于考古图册和我们的想象之中。清朝建立之后,疆域大幅扩展,这里已由边塞变成了内地,永泰城的战略作用也渐渐由军事防御变成了屯兵开垦之用。旌旗战火不再映照着古城,变成了一派农耕和商贸的和平景象,这从城内曾遍布的二十八处庙宇、牌坊、戏楼可见一斑。上世纪50年代开始,城内外古建筑几乎被扫荡一空,庙宇被拆除,连寺院里的圣物金佛都被拉出来炼了钢铁。这座酷似金龟的古城堡仿佛被剔掉了骨头和内脏,唯留下五眼井水不断汩汩流出,延续着村庄的生息。

城中的五眼井水是永泰村民们的骄傲,每一个来汲水的人都乐于告诉你它们的来历: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城中,曾有岳飞的后人在此居住生活,而其中更出了一位“三朝武臣巨擘”岳钟琪。

古城里的生活安静却不封闭,傍晚时分,永泰古城村里的老戏台前放映的故事片吸引了不少的村民。放电影的人并不常来,于是每次放电影,便成为了村民们的一次聚会和节日。

岳钟琪是南宋名将岳飞的第二十一代世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二十三日在永泰城里出生。他的先祖岳大舟因罢黜被贬至临洮,岳大舟的儿子岳仲武曾任职于永泰堡,并在永泰城内安家,始为岳飞后裔永泰支祖。

岳大舟在被贬之后感叹仕途艰险,曾留下遗训后人不入官场,但是“精忠报国”的基因始终在这个古老家族的血液里流淌,之后的岳仲武、岳文魁、岳镇邦、岳升龙都是自幼从军、骁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受到君主的加封和赐谥。其中岳文魁是岳钟琪的曾祖父,因明末立下战功被封授太子太保、三等公爵。到了岳钟琪这一代,终于走到了仕途的顶峰。

岳钟琪幼年跟随父亲岳升龙戎马沙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参与平叛准噶尔的战斗,被升为四川提督。在雍正统治初期,岳钟琪率五千铁骑夜袭青海叛军,又立下十五日平定青海数万人叛乱的奇功,被授“奋威将军”。雍正七年(1729年),领兵部尚书衔,拜“宁远大将军”,护“抚远大将军”印,率西路清军出兵新疆,指挥了征讨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的战役。仿佛是历史的捉弄,被诬蒙冤一直是岳家的诅咒,雍正十年(1732年),岳钟琪因遭诬陷罢官入狱,雍正以“误国负恩”的罪名,判岳钟琪“斩立决”,后又改成“斩监候”。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得以释放归田。乾隆十三年(1748年),因大小金川之乱岳钟琪被重新起用,以总兵衔赴四川大金川指挥平叛。乾隆十九年(1754年),卒于平定陈琨叛乱凯旋后的路途上。

据《永泰城记》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岳钟琪衣锦还乡,祭祖之后,站在城南山坡上北望,说:“永泰城虽建造似龟形,但未有五脏,宜补之。”即捐资动员堡中兵民从城南五里处开暗渠引水直达城内,在堡内又筑汲井五眼,以补龟城之五脏,并在北城角设一大池,叫“甘露池”,合诸井并为二腑,以补龟城地脉,增添龟城之灵气。如果我们按今天的观点来看,岳钟琪当年修筑暗渠井、池,大概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永泰城与蒙古相邻,经常受到外部族的侵扰,一旦敌人围城,堡内人畜出不了城,水源即断,引暗渠入堡,可防敌人围困。这是战时坚壁清野的作用;二是铺暗渠,砌水井,修涝池,不致水源污染,人饮从井中汲水,牲畜在涝池饮水,使人畜饮水分离,讲究卫生,有利健康;三是方便了城中百姓,出门就能汲水,免除了雪雨风霜天外出数里汲水的苦处。至今,这座人畜饮水工程仍然完好无损,城中居民还在使用。

城中的岳府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城南七里处山坡上的岳家掌坟(因形似一只张开的手掌而得名)成了岳家留在永泰县的主要遗迹。城中传说曾有浪荡青年夜里骑摩托车上山来盗挖岳家祖墓,突然被惊雷炸死的故事。

雍正二年(1724年),岳飞的后人岳钟琪在永泰古城中挖凿了5口水井,至今还在被城中的居民所使用(上)。永泰小学建成于民国3年(1914年),系中西式结合的哥特式建筑,现在依然有十几个学生和5位老师坚持在这里读书教学。

春节里耍社火,成为古城中村民迎接新的一年,祈福来年风调雨顺的娱乐节目之一。此时城里老老少少全部出动,穿红戴绿,锣鼓喧天,扭着秧歌,穿城而过,给寂静的古城增添了喜庆色彩。

除了岳家掌坟,城内还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的小学一所。这所建于民国3年(1914年)的学校外形秀美端庄,建造得十分精致。前门是一壁高大的青砖磨面墙,校园呈两进四合院格局,两厢的教室门前是深檐长廊,木格门窗,前后院之间的一排房屋又为起脊浅檐拱顶门窗,前后院形成了一小一大两个操场。学校的创立者是永泰城居民李善澈,他从兰州的军事学堂毕业后回到家乡建造了这所学校。据说原本的计划是修建一所“准军校”,购买了若干枪支。但因资金问题,最终建成为一所小学。格局建筑如此精美的小学在全国也不多见,目前小学内只有12名学生,每个老师教授2—4个学生。我们在校门外遇到了赶着骡子去井边饮水的李老师,他也是学校创始人的后代,关于学校的未来,李老师说,因为生源太少,今年学校可能就关闭了,之后他就回家务农去。想着如此雅致的小学即将关闭,城里再也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让人不禁黯然。

小学生源的缺少源自城内居民的迁移。新中国成立后永泰城经历了三次大的迁移,1974年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竣工后,迁走了800多人,1989年景电二期工程迁走了500人,然后是2008年的新农村建设又迁走了500多人。经过这三次大型迁移,永泰村民被安置到其他有灌溉的地方,城内人口的急速下降,到目前只剩下420多人,让这座古城日渐荒凉。许多人搬走时将房屋拆除,连建房用的房梁等木材也一起带走,留下了损毁的房屋和院子,迅速地化为废墟。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陕西按察司副使邢云路在监修完永泰城堡后曾经作《永泰城铭》,其中写道:“其间崇岗隐天,邓林蔽日。华实之毛,衣食自出……林麓之饶,何物不有!……”当时这里还是一块树木丰饶的风水宝地。后来,伴随着新边墙、烽火燧台和城堡的修建,导致了规模空前的林木砍伐。为了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不断地把森林、牧场、湖泊垦成农田,其结果就是降水减少、牧场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如此恶性循环不断加剧。到了清代后期,永泰城周边的生态环境已逐渐无法适应农耕的需求,整个社会经济出现了萧条和停滞。同治四到十年(1865年到1871年),永泰城所在的景泰县境内连续遭到空前的大旱灾。据粗略记载:同治四年“冬天饥,斗粟值银七八两,饿殍载道”。同治五年,“春饥,麦值银四十两,人相食”。同治六年,夏大旱。同治七年,春夏又旱,死者甚众。同治九年,正月至五月十八日旱。连年的大旱灾害导致整个景泰县城的人口减少了1/3。

我们在城中借宿的晚上,听着留守的村民讲述着村庄的衰落,仿佛能听到房屋渐渐破落的声音,这座金龟的身体正在一块块流离不见,化为尘土。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