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地方戏曲普查:摸清“家底”为了更好地守护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章先生 时间/2017-03-20 13:33:38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我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囊括了诗词、歌赋、杂技、武术、舞蹈、音乐、美术……汇百川而成江河,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

图为戏曲爱好者们在进行排练。

我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囊括了诗词、歌赋、杂技、武术、舞蹈、音乐、美术……汇百川而成江河,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

为保护戏剧,文化部于2015年底组织开展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戏曲普查工作。

一年来,我省普查工作人员走村访户,基本摸清了全省戏曲“家底”。

戏曲在民间

周三早上9点,西艺剧社的十多人准时来到兰州市文化馆。李创业组织大家在排练室里摆好二胡、板胡、锣鼓。七八个人演奏、五六人轮番上场打马开腔。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刘备本是靖王的后,汉帝玄孙一脉留。”61岁的赵凤珍唱了一段《刘备招亲》,铿锵苍劲。4人之后又联合唱了一折子《二进宫》,走场、演唱,一板一眼、抑扬顿挫。

来这里的大多都是秦腔爱好者,每周排练两三次,互相学习、交流。有群众演出时,一起参加,没有演出时,各自在社区、自乐班唱着。

西艺剧社成立于2006年,是目前兰州市最大的群众公益性秦腔班社,有40多名爱好者参加,每年都要参加春节庙会、黄河风情文化周等兰州市、城关区组织的各类群众演出。

赵凤珍是退休之后才参加班社开始唱秦腔的,她在这里和秦腔爱好者们互相学习、演唱。闲暇时,也在家附近的雁儿湾秦腔剧社唱,3月11日,和社区剧社的爱好者们一起到桑园子敬老院,给老人们演了一场。

“没想到去年的戏曲普查会把民间班社也纳入进来,大家都很高兴,感觉受到了重视,也更加有劲儿了。”赵凤珍说。

赵凤珍说的“普查”,就是指2015年底启动的“全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

为了全面掌握各地区、各民族戏曲剧种的发展情况和流传地区、演出团体等现状,我省按照文化部的要求,于2015年底启动了甘肃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经历一年,普查于2016年底正式结束。

与以往普查不同的是,这次戏曲普查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秦腔、陇剧、京剧以及各地、州的本地剧种,还包括皮影戏、木偶戏等不同戏曲样式。这也是第一次将皮影戏、木偶戏纳入戏曲普查范围。

另一个更大的不同是,这次普查将民间班社、民营团体纳入普查,并列为普查重点,全面摸清我省的戏曲“家底”。

普查时,李创业认认真真填写了表格,包括班社人数、演出时间、场次、排练场地、保留剧目等详细内容,报送了大家演出的剧照。

“我们填了很多表格,详详细细的,送了好些照片。”新生豫剧团的张庆连知道普查开始后,主动报送了资料。“政府普查能把民间自娱自乐的班社加入进来,我们肯定要积极参加。”

他退休后组建的这个豫剧团目前有20多个人,逢年过节经常在市民公园、西湖公园、五泉山演出,吸引很多爱好者参与、观看。

戏曲生于民间、长于民间。除了国办剧团,民间班社、民营团体也是戏曲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接地气”的演出,维系着戏曲在民间的生根、发芽。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苟晓飞说:“这次普查中,民间班社的积极性非常高,以前他们都是自娱自乐,没有多少人关注,这次的普查让他们感觉到了政府的关注,都特别高兴。我们不仅普查班社,也记录了民间有影响力的人才,将他们的资料向上报送。”

一年来,由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牵头的普查工作组,踏遍陇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到自乐班探营,听传承人讲述,赴史料馆查证,基本摸清了我省地方戏曲剧种情况,详细掌握了各类剧种、剧团的生存发展现状。尤其是对占我省演出团体总数68%的民间班社,基本摸清了底数。

小众渐消亡

普查结果初步统计,我省现存地方戏曲剧种共13个,其中本土剧种10个: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戏、高山戏、半台戏、“南木特”藏戏;外来剧种3个:眉户、京剧、豫剧。

此次共普查到地方戏曲演出团体701个,涉及各类从业人员1.9万余人。这些团体中,秦腔演出团体最多,为410个,占团体总数的58.5%。从河西到陇东、陇西、陇南地区,到处都有秦腔班社的影子。农闲时节,自乐班活跃在各个村庄的戏台、广场上,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

各具特色的曲子戏在吸收了当地文化特色的同时,与眉户戏相融合,在省内各地也普遍流行,包括敦煌曲子戏、民勤曲子戏等。

京剧、豫剧、陇剧在我省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兰州市城关区文化馆组织的普查采集中,共采集到4家京剧班社、2家豫剧班社、2家秦腔班社。

皮影戏是我省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流传较广泛,目前在兰州、白银、定西、酒泉、陇南、平凉、庆阳、天水、武威、张掖等市均有流布和演出。尤其庆阳市环县道情皮影戏最为突出,这一门类的演出团体多达36个,是目前甘肃皮影戏演出团体最集中、最为活跃的地方。

在此次普查中发现,现存剧种与《中国戏曲志·甘肃卷》所列入剧种相比,蒲剧、越剧、评剧3个外来剧种证实在我省消亡。

这三个外来剧种此前在我省都有专业的剧团,但随着剧团改制、群众基础相对薄弱,这三个剧种在我省慢慢消亡,已经没有任何班社、团体再演唱了,退出了我省戏曲舞台。

作为一种外来剧种,蒲剧自清末传入甘肃,曾在酒泉、兰州及定西、平凉、庆阳一带广为流传。该剧曾因演武戏时多使用真刀真枪,被群众称之为“铁把子戏”。民国年间,这一剧种在甘演出的剧目曾多达200余个。1997年,随着我省最后一个蒲剧团——定西蒲剧团的解散,该剧逐渐在甘消失。

除了外来剧种,我省本土生长出来的部分戏曲也逐渐式微。文县的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戏、武都的高山戏、武威凉州区的半台戏在当地唱的人、听的人都慢慢减少。其中,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戏、半台戏都只有一个民间班社在演唱,且唱的人年龄都很大了。这个剧种有可能会消亡。

晋代衣冠唐代曲,今人面目古人心。也许再过几年,几十年,有些剧种或许都只能作为一种历史、一种博物馆里的纸上艺术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则难觅其踪。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剧种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正在逐步消失。根据不完全统计,1959年全国尚有368种地方戏,2013年余286种,前后约82种地方戏基本消失,差不多平均每两年我国就失去3种地方戏。

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建仁在普查启动时曾说:“同一时间里,甘肃地方戏也从近40种缩减到20多种,永远消失的剧种从某种意义上抹去的是民族的记忆。可以说,抢救性的摸底、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目前,我省还面临着戏剧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虽然14位梅花奖获得者还有9位活跃在舞台上,但作为西部地区的省份,青年戏剧人才流失严重。”

摸底为保护

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悲欢离合。戏剧是中华文化最优秀的瑰宝,包罗万象,是面对面感受的艺术样式,最能打动人心。

“在没有电视电影之前,戏剧就是人们接受道德、人文等方面教育的主要渠道。普查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更好地守护属于我们华夏文明传承的精神家园,对戏曲传承发展做出新的保护和贡献。”杨建仁说。

普查结束后,我省共向国家普查办上报戏曲人才929人,皮影戏、木偶戏人才127人,创研机构人才25人。上传图片2440张,收集视频资料40多小时,各市州共上报普查报告15.2万余字。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撰写我省的戏剧普查报告,将于4月底上报。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副所长王馗曾发文:“只有全面了解了戏曲的存在状况,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戏曲管理政策,才能在戏曲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剧团建设、遗产整理、理论建设等方面,做出切实有效的工作推进。”

苟晓飞认为,这次普查中,积累了许多详实、可靠的资料,这些珍贵的数据成果对于确保文化资源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平凉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艺术科科长马桂莉在2016年12月底举办的甘肃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说:“在普查过程中,普查员们还深入到各个剧团,与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亲切交流,这不仅确保了原始资料的详实、可靠,更显著激发了基层戏曲艺术人才的发展信心、传承动力。”

地方戏剧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保护与发展也屡次被各级政府提到议事日程。

2016年底,我省出台了《甘肃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加快戏剧大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戏剧大省的建设目标。我省将根据民众实际需求,把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赴农村、社区、企业、军营、学校进行演出,以此来支持戏曲传承发展。

我省将每3年举办1次甘肃戏剧节,发现、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把新戏好戏演出纳入“乡村舞台”“情系陇原”“千台大戏送农村”等公益性演出,把优秀剧目推向市场。

为解决戏曲“人才”问题,我省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戏曲专业,对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免学费。鼓励戏曲表演类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戏曲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

目前,我省已经在兰州文理学院等高等院校成立戏曲大师工作室,邀请省内外知名戏曲专家、演出机构专业人士、戏曲评论家开展讲学,并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与高等学校合作,建立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及人才培养基地。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