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福担心以后买不到彩色皱纹纸了
传统彩灯
凤凰彩灯
春节观灯,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这些年来利用各种现代技术的大型灯展在各大城市已成一项固定的文化“年菜”,而传统的手扎彩灯却渐渐被人遗忘。在皋兰县什川镇的万亩梨园内,扎了一辈子彩灯的魏公福却丢不下这门不挣钱的手艺。
魏公福在家乡皋兰县什川镇颇有一些名气,每年年前,组织社火的负责人都会慕名而来,拜托魏师傅制作闹社火用的各式灯笼。揽下活儿后,早晨五六点魏师傅就睡不住了。屋外天寒地冻,夜色尚且深沉,老汉点上一支旱烟,悠闲地抽上几口,将事先准备好的家什一字摆开:皱纹纸、剪刀、钳子、铁丝儿、竹条、浆糊、颜料……
做纸扎彩灯笼,真是一件麻烦事儿
每一个灯笼小到一页润色装饰的纸片、一根牵引连接的细线,大到一艘花团锦簇的宝船、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鸾……一点一滴、一丝一缕,都是心血。
相对比较简单的“仙桃”灯笼,也得用上至少五六个小时。先要撵好绑扎用的线绳;将竹条削得粗细合适,放在炉火上烤一会儿,适当的温度能够增加竹条的柔韧度,这样才能屈出想要的圆弧;接着用线绳将屈好的竹条一圈接一圈扎起来,箍成灯笼的内栊;再把皱纹纸糊上,为了好看,还要配上装饰,色彩过度不匀的地方要补染颜色,底部得加上絮丝儿,灯身要贴上福字儿、镶上金边儿……一个小小的“仙桃”灯笼才算大功告成。
“竹条粗细要合适,还得光滑均匀,才容易屈出形状,光是这道工序,没个十几年功夫,就没法儿准确地拿捏分寸。”魏师傅说。
工序更为复杂的大型花式灯笼,动辄就要三五天的工夫。
去年农历猴年,魏师傅专门做了一只怀抱莲花的猴子,满身的猴毛极为逼真,是将白色皱纹纸剪成毛茸茸的絮状,一层一层粘上去的。在染色上,魏师傅可谓绞尽脑汁,首次作出了混合使用墨汁、水粉、水彩的尝试,在朦胧的墨色之上层层渲染出一种透着深褐、浅灰的复杂色调,让猴子的毛色浊而不重,看上去十分生动自然。
今年的“金鸡报喜”则更加繁复,白羽红冠的肥美公鸡看似轮廓粗放,细节上却处处精准,尤其是一对爪子,村里有位90多岁的老奶奶养了一辈子鸡,看了魏师傅的作品连连叫好,直说“跟真的一样!”为了做好这只彩灯,魏师傅干脆在院子里席地而坐,有时候一趴就是两三个小时,“越做越有兴趣”。
世界再嘈杂,手艺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除了每年制作十二生肖、狮子、凤凰等这些传统花式灯笼,魏师傅还会在种类上与时俱进。为了迎合小孩子的口味,他专门设计了充满童趣的葫芦灯笼。有些比较新奇的形象,魏师傅还会专门让女儿在电脑上给他下载一些图片,打印出来,自己细细揣摩研究。
这门老技艺正逐渐离我们远去
每年春节正月十一、十二、十三的晚上,还有正月十三、十四、十五的白天,是什川人闹社火的好日子,社火队伍按照老规矩,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特有的习俗迎请彩灯。男女老少纷纷聚集到广场上,观看当地有名的铁芯子表演,欣赏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花灯,逐一点评,啧啧称奇,称赞不已。有的人还会上前讨要一只,挂在自家的屋檐下消灾祈祥,小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彩灯里玩闹嬉戏。
扎灯笼的皱纹纸是魏师傅在兰州的东湖市场上精挑细选出来的,厚而且韧,不易弄穿、脱色,却能传递出有温度的家乡味道。虽然如今很多地方霓虹灯华丽闪烁,节能LED灯泡制作的大型彩灯、用布或者塑料制成的彩色灯笼比比皆是,但这些都不及传统纸扎彩灯那样富有人情味儿。
夜晚时分,纸扎灯笼被一一点亮,颜色柔和鲜艳,轮廓清晰明了,火苗在过年时节微微寒冷的春风中一闪一闪地跳动,明明灭灭的灯光照亮了乡亲们言笑晏晏的面庞,这样的情景,充满故乡特有的熨帖和温情。
纯粹的事物不能发声,但人的情感赋予了它们太多的内容。人的制作、人的欣赏、人的赞叹、人的传承,才让它们拥有了灵魂和生命。
平日里农活忙完,魏师傅最大的消遣就是拿着女儿买给他的平板播放器,观看过年闹社火时录的视频,里面有他亲手制作的各色花灯,有街坊邻居开心的笑容,有浓浓的年味儿和喜庆感,更饱含着魏师傅太多的深情和热爱……这些都让这位年近古稀的老手艺人感到无比的欣慰、骄傲和满足。
然而,人们的热爱与欣赏并不代表当地的纸扎灯笼制作业也同样兴旺。
随着上一辈的老艺人慢慢老去,手扎灯笼的工艺正走向式微。
作为当地纸扎灯笼由盛而衰的见证者,魏师傅颇有种“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意味。“小时候每到过年,什川人家家户户都要做手工灯笼,自己家里到处挂,闹社火时每家还要出一个人,聚在村委会的院子里一起扎,大家基本都会。而现在整个什川镇上,还会这门手艺的村民不足5个。”
魏师傅从小耳濡目染,无师自通,十五六岁就能扎得有模有样。一晃50多年过去了,每年春节他都会包揽下镇上闹社火用的灯笼,这几年材料费、手工费能报销一些了,而前些年则完全是义务的,用魏师傅的话说,乡里乡间,都是人情。“我是真的爱这门手艺,才这样认认真真死心塌地地扎了一辈子。”
儿子和女儿从小给父亲打下手,但长大以后,他们各自成家立业,虽然对父亲的爱好十分支持,但谁也不愿再沾手,唯有老伴儿忙前忙后,帮着捻捻线绳粘粘纸片,每天一日三餐全心全意支持老头子的“事业”。
“现在的年轻人一是没工夫,工作太忙事情太多;二是压力大,要养家糊口,天天蹲在家里扎灯笼咋行啊,挣不来钱,出去打工才是正事儿;就是年龄大一点的,也嫌麻烦,不愿意费这个劲!”魏师傅的女儿说。简单几句话,道尽全部实情。
一方面后继无人;而另一方面,扎灯笼专用的皱纹纸也因销量太低将要退出市场。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门老技艺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正逐渐离我们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