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武威,阳光明媚。在凉州区长城镇长富村,设施齐全的新村文化广场是村里最漂亮和最热闹的地方,不仅时常有村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享受文化设施建设带来的便利,更有村民们在农闲时节,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一派喜庆祥和之景。长富村村民的文化生活真实地呈现出我市着力改善“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所取得的成效。
2016年,我市文广部门以繁荣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产业,保护文化祖业为重点,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项目建设,推动全市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6.81亿元,增速15.62%,位列全省第6位。
一
走进凉州区怀安镇三中村“农家书屋”,窗明几净,长排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书刊,书目琳琅满目,随时接纳村民们前来阅读学习。村文化服务站负责人叶如会向记者介绍说:“现在,很多村民都很喜欢农家书屋,养殖户、大棚种植户、学手艺的年轻人都爱来这里‘充电’,农家书屋在给村民送上精神食粮的同时,也成了一个很好的宣传文化阵地,成为村民的‘文化粮仓’。”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载体。2016年,我市把文化重心倾向基层,不断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9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28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0个,新建寺庙书屋19个、移民点书屋12个,更新农家书屋图书1421家。实施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和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维修工程。
如果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一张张文化餐桌,一项项精彩的文化活动则是一盘盘可心爽口的文化佳肴。全市深入开展“书城不夜·书香武威”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开展广场国学经典诵读、我的书屋我的梦、好书伴我成长征文等大型活动40多场(次)。积极推进文化集市建设,建成固定经营点7个、生产基地6个。组织“百村千人”农村文艺人才培训工程、“三区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行动、“结对子、种文化”等文艺培训100余场,培训文艺骨干1000多人。举办第六届武威市民族民间文艺汇演暨“乡村舞台”建设成果展示活动93场,参与民间自办文化社团及节目900余个,观众达10万余人。开展“庆祝建党95周年书画摄影展”,“庆祝十一国庆节书画展”等展览活动20余次,参观人数达2万余人。
二
穿行于民勤县郎福生态文化旅游区,只见景区内徽派风格的建筑古朴淳真、典雅庄重,置身其间,犹如江南之行。广场上的中心雕塑——春之韵,以沙生植物为表现对象,歌颂着民勤人民治沙植树的顽强精神,寓意着民勤生机盎然的发展之景,“生态文化旅游区的设计充分考虑民勤当地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结合现代旅游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集旅游、度假、休闲、康体于一体的旅游区,为美化民勤、提升民勤城市品位增添光彩。”朗福生态文化旅游区负责人介绍说。
以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抓手。2016年,我市以文化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招商引资及文化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成效。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8个,签约合同金额88.16亿元;23个项目落地实施,在建项目到位资金42.14亿元;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8.72亿元。着力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武威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项目完成动漫区部分卡通造型、凉亭、鼓楼、游客集散中心等建设;武威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完成原排练楼、办公楼装修改造;塔儿湾冰雪嘉年华二期项目以及民勤朗福沙漠公园生态文化旅游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市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规划,结合中央及省文化产业政策和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起草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武威项目区建设“十三五”规划》、《武威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规划》。积极申报文化产业项目资金支持,组织申报了古浪、天祝两个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建设项目;为民勤数字影院、民勤万福等2个项目申报了中央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为天祝西部山水画写生基地、天堂镇民俗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等10个项目申报了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向省文化厅申报了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剧团综合排练场所建设项目。
三
文物遗存是一种珍贵的文化留存,是对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展示。
2016年,我市加大文物保护和修缮力度,有序推动文物保护维修项目进行,海藏寺保护修缮、亥母寺考古发掘、天梯山彩塑壁画修复工作等40项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为92处文物古建筑配备了基本的消防灭火器材。雷台汉墓安防工程、武威文庙防雷工程等11个项目进入国家文物局实施项目库。瑞安堡、圣容寺防雷设计方案等7个文博项目已获省文物局批复。古浪县干城城址、马神庙、火庙大殿、罗汉楼、山陕会馆和天祝县坪山小沟遗址6处文物点被核定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着力推进“历史再现”工程,3家博物馆公布为全省“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雷台博物馆“凉州词”陈列馆建设进展顺利,中国印刷博物馆武威分馆基本建成。加大文物安全检查整治力度,组织开展长城执法专项督察工作,编制完成了全市长城保护档案。全年共检查各类文物点110个,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限期进行了整治。
四坝攻鼓子、凉州宝卷等民间文化技艺在保护与传承中,焕发勃勃生机,带来民间文化的繁荣。我市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荐《凉州狮子舞》等19个项目申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民勤骆驼客、凉州半台戏、金塔黄河灯会、凉州皮影戏4个项目申报省级非遗专项补助资金。建立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资料库,对全市符合条件的25个非遗传习所进行统一挂牌管理。组织实施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举办了第11个文化遗产日宣传展演活动,全面宣传展示了我市非遗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