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守艺人”郭光明:小小鸟笼里藏着独门秘籍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金琼 时间/2017-06-07 10:08:3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机械化生产可以大量制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但匠人的“匠心”却无法代替。

鸟笼的“顶”和周边的竹条被校正的分毫不差,看不出间隙

郭师傅手中提着他制作的大、小两种规格的方形鸟笼

今年步入花甲之年的郭光明,手工做鸟笼已经20来年了,只要提他的名字,兰州玩鸟儿的圈子无人不知。他手工制作的鸟笼不仅美观,而且非常耐用。不止是兰州人知道,许多外地人都慕名而来,买他制作的鸟笼。而他却不满足现在的制作工艺和水平,不断琢磨和改进技艺,希望可以继续“精益求精”。

选料

四川的竹子,柔韧性好、密度大

郭光明制作鸟笼的工作室在龚家湾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20年下来,他一直坚持手工制作鸟笼,因为他知道,有些手工制作的东西,机械化生产代替不了。手工制作是一项“个人化”很强的创作过程,这也许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的重要原因。

机械化生产可以大量制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但匠人的“匠心”却无法代替。制作手工鸟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为鸟儿们造房子也是要经过严格的一道道工序。从选料到制作,每一个过程他都亲自“把关”,因为只有每一个步骤都“讲究”,才能制作出精致美观并且结实耐用的鸟笼。

郭光明告诉记者,他制作鸟笼所选用的材料是四川的竹子,柔韧性好、密度大,比较适合做鸟笼。而当年生的竹子是不能用来做鸟笼的,竹子肯定会开裂,影响美观和使用。放置了几年的竹子具备了“稳定性”,才会被用来做鸟笼。而郭光明买的竹子不但不是当年的新竹,买回来后还会再放个几年才用来做鸟笼,差不多放上十年,或者更久——这是郭光明制作精良鸟笼的“上等之选”。

上等竹料在他的一双巧手中,经过剖料、蒸煮、晾干、走条、刨钻、打磨、镶嵌、雕刻,再配以鸟笼钩、佩珠、竹帮、雕刻牙子、鸟食罐、鸟架,一个竹艺鸟笼就呈现在眼前了。而工作室中,光是制作工具就堆放了差不多上百种。

把竹板用锯条截成宽度约一指的大小,对每一根竹条进行“去皮”,接着利用刨子把竹条的四个面都修正,让四个面都变得光滑平整。因为制作方形鸟笼(现在兰州本地的主流鸟笼)讲究的是“横平竖直”,因此,选料不能有一点点弯曲。紧接着就是粗选,把这些竹条来来回回的一遍遍筛,有弯曲的不要,有瑕疵的不要,再把竹皮颜色的深浅基本一致的大概归类。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筛选要进行4遍。这还不算完,有些小瑕疵不太容易被看见,没有被剔除出来的竹条在下一步制作的时候如果被发现,也会被进一步剔除。制作一个鸟笼,大概需要30根这样的原料,每一根都是这样经过了郭师傅严格的挑选。

制作

复杂工序与“独门秘籍”

大致选好了竹条,还需要在竹条的边缘部分手工压出一道细线,叫“起线”。做完了这些,就要准备组装鸟笼,而组装前的工序是用好几种砂纸对竹皮进行手工“抛光”,以保证光泽度。

经过一道道工序,鸟笼被制作成了“半成品”,接着需要给鸟笼装上“顶”和“抓”,必须校正的“分毫不差”,顶部的竹条和小小的“顶”必须合得严严实实,如果有一点缝隙,就证明这个鸟笼不成功,郭师傅的要求是必须“严丝合缝”。

鸟笼除了美观,还要结实耐用。所以,在这小小的鸟笼中又被打上了大约200多个铆钉,但从外观看,你根本找不到铆钉在哪里。有次,郭师傅的鸟笼不小心从7楼摔到了楼下,只是被磕了一个角。

一个样式较好的“抓”可以给鸟笼本身增色不少。刚开始,郭师傅并不会制作“抓”,专门去卖别人制作的“抓”来配,但有时候效果不理想,有时候还没有货。郭师傅下定决心自己摸索着制作,最终也拿下了制作“抓”。

竹子只有一个面有皮,而组成鸟笼“骨架”的竹条暴露在外的有两个面,怎样让两个面上都露出竹子的竹皮,以增加鸟笼的光泽度?郭师傅想到了一个办法——合柱。但是具体细节则是他的“独门秘籍”。

传承

精益求精,学无止境

为什么在40多岁的年纪选择了去制作鸟笼?上世纪90年代末,郭师傅想买个鸟笼,因为觉得市场上鸟笼做的不好,于是他想回家做一个试试。没有师傅教,请教别人也没有人愿意说。他想象着做鸟笼容易,但一上手才知道:太难了!磕磕绊绊,总算做出来了一个鸟笼。

做的多了,他也开始卖。刚开始,他制作的鸟笼一个只卖10元钱。后来,买得人多了,他也开始“精益求精”起来。已经不再单纯是为了养鸟,而是要传承工艺。工艺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创新是决计不行的。就拿“合柱”来说,南方鸟笼的工艺是将竹子的皮剥下来,粘到另外的一个面上。而他的“合柱”是将竹条45度角切开,再进行粘合。

既然有“独门秘籍”,为什么不到专业机构去认定工艺等级,或者是申请什么奖项?郭师傅说:还差得远呢,要“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好的手艺就没有想过传承下去?郭师傅希望“有悟性”、“有定力”的徒弟在他这儿学到基本的制作工艺后,还要继续改进、创新,让手工制作鸟笼的工艺继续发展下去,永远有生命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