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一个落榜考生1935年暮春的甘肃之行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郝九林 时间/2017-06-15 09:53:4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清末的一位落榜考生,经过多年自学,终于在民国初年,成为著名教育学家。1935年,这位从落榜考生奋斗而来的著名教育家,对陕、甘、青的教育进行了考察,那么他看到了什么?

讲讲述人:赵澎涛书法家本土历史文化研究者

 

清末的一位落榜考生,经过多年自学,终于在民国初年,成为著名教育学家。1935年,这位从落榜考生奋斗而来的著名教育家,对陕、甘、青的教育进行了考察,那么他看到了什么?

这位教育家就是侯鸿鉴。侯鸿鉴是无锡人,18岁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无奈都落榜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自学成才,就刻苦自学。后来,又到日本留学,研究东西方的教育学说。他在日本参加了革命活动。回国后,又在家乡举办女子学校。他后来写了一本《民国教育制度》,还特地带着这本书到南京见到了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建议进行教育制度改革。

侯鸿鉴不仅是著名的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个旅游达人。1918年后,他先后游历了南洋各国,又到英法美日等11个国家进行了游历,可谓是足迹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

1935年4月,他开始了第二次西北之行,这次他用3个月时间,行程7省,在陕、甘、青做了大量的考察。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侯鸿鉴在甘肃考察教育的往事!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兰州白塔山

平凉中学,两百学生,年办公费用只有5元

在交通、通讯不便的年代,出行可不容易,非有大勇气者不能为。别的不说,仅仅是出门需要准备的信函和证件就不少。这两样东西,一来证明身份,二来好找人帮忙。

先看看侯鸿鉴出门都准备了哪些证件信函!首先是给所到省份的公函,按照他的计划,要在当时西北的五省考察,就要分别给这些省写公函。当时,他托江苏省教育厅长给这几个省的主席、军政要员写了信。侯鸿鉴的其他朋友也分别给各省教育厅负责人、各地欧亚航空公司的负责人写信。林林总总的证件信函至少有20份,仅这些就是厚厚的一摞。可见,当时远行的艰难。

1935年4月28日出发,5月22日,才进入甘肃泾川县,下午4点钟到达平凉。

在平凉,他见到了一位朋友葛可权,两人谈了好久。他对当时的平凉教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当时,平凉主要的学校有平凉中学、平凉师范、平凉女子师范三所,不过学生似乎不多,平凉中学有200人,师范120多人,女子师范100人。其他就是小学,学生多则百人,少则几十人。还有一个私立女子学校,一个教会学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平凉城内的学校每年的办公费用,只有区区5元,可谓少得可怜。

侯鸿鉴旅游经验丰富,车过六盘山时,他留下了非常有趣的记载,对今天早已习惯从隧道穿过六盘山的人们了解翻越六盘山的艰险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了解一年后,长征的红军翻越六盘山后的激越豪情。

车过和尚铺后,基本上算是正式爬山了,山路不仅崎岖,而且很颠簸,他感觉非常危险。路边,不时能看到坠崖的骡马,老鹰在空中盘旋。好在,这个司机技术高超,没有啥危险。从山脚到山顶,他数了一下,有52个大弯,同车的另一个人,则数了23个大弯;下山,他数了40个大弯,同车的另一个人则说,有16个大弯。虽然数字各异,但至少说明,六盘山山路盘旋,大弯不断,毫无疑问,六盘山就是由这些大弯而得名。

抗战时期,西兰公路上的长途班车

遭遇雨雪,被困华家岭,写下大雪歌

过了六盘山翻越华家岭,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华家岭海拔高,山上风大,下雨可不是个好兆头。

司机说,从上山到下山两百里路,人烟稀少。如果下起大雨,山路上车就不能走了。山路逐渐升高,迷雾重重,行走更加艰难。就在一个急转弯的时候,忽然对面来了一辆卡车,眼看就要撞车了,好在司机师傅眼疾手快,猛地把车刹住,虽然没有出事故,可车上乘客全都吓坏了。稍停片刻后,汽车继续前行,走了五六十公里。这时,天总算晴了。可惜,又遭遇事故,车坏了。

好在问题不大,司机师傅找到了配件,修理了10分钟车才好。这时,已经逐渐到了山顶,天气越来越冷,车上的乘客取出羊皮大衣穿上。侯鸿鉴也明白了书上所说的“五月披裘”的意思了。山顶上,云雾缭绕,迷迷茫茫。就在这时,山中跑出了动物,有人说是虎,有人说是狼,到了车前面,却是山上牧羊人带着的牧羊犬。惊险,总算结束了。

继续前行,走了十几里路,车又出故障:这时,汽车水箱中的水又干了。司机动员乘客们拿出水壶,将剩余的水集中起来,加入水箱。又走了四五十里路,才找到了一户人家,购买了一桶水,解决了水箱缺水的问题。

在泥泞的山路上,慢慢前行。下午3点,总算赶到了华家岭车站。这时,他们遇到了两难的选择。走还是停?走的话,下山道路结冰,泥泞不堪,行走怕是出危险。不走,山顶上没有地方可住。尽管有些乘客坚持下山,可是司机认为明天再走。要住的话,山顶上最多只有20多户人家,怎么能住下这么多乘客呢?

没有办法,只能在山顶上将就一夜。住的自然是甘肃的土炕,他在这里遇到一个烧水壶,很是惊奇,他特地记录下来。

第二天,天降大雪,厚达五寸。无法前行,他们被困在山上,只能停留一夜,他写了一首长歌《华家岭大雪歌》,其中写道:朝看雪花大如掌,积雪五寸满车上。

上世纪三十年代,兰州市民在黄河边取水的情形

当时兰州的中学生最喜欢读的书是杂志

5月26日出发,行路更加艰难,车辆发动不起来,乘客用绳子拉车,才将车发动起来。谁知走了二十多里路后,水箱再次出现故障,水箱下的螺丝丢了,漏水了。又修理了两个小时,直到一个乘客发现自己的花露水瓶盖可以堵住水。这次才解决了难题。一路前行,在下午7点钟到了甘草店。第二天下午总算到了兰州城。

进城后,他不顾旅途劳累,就先去拜访有关人士,掌握兰州的教育情形。这时,出发前各位朋友写的信件派上了用场。欧亚航空公司的黄贤俊,曾在福州师范读书,后留学德国。似乎侯鸿鉴对山路有了恐惧,决定下一个阶段乘坐飞机飞往西宁。

他参观了兰州一中,此时正是教育家张作谋任校长,这时的兰州一中有学生516人,学校经费7万多元,基本上不收学生学费,教科书也由学校发给学生。兰州一中图书馆有藏书2万册,每天有70多人到图书馆看书。这时兰州的学生最喜欢读的书是杂志,其次是社科图书,读得最少的是自然科学和线装书。

侯鸿鉴建议兰州教育应注意师范教育,以培养造就师资,否则小学教育很难普及,这时,甘肃省立师范,有男女两校,他建议两所学校合并教育,尤其要鼓励学生下到县上乡间去为民众服务,小学生教师要有研究之心,如果没有研究之心,则固步自封,没有进步。

几十年过去了,他提的这些教育观点,至今还有借鉴作用。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